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52169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 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 581 年,北周外戚 杨坚 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 589 年,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大运河(1)目的: (2)大运河以 ( 洛阳 )为中心,北抵( 涿郡 ),南至 (余杭 ),自北向南分为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和江南河 )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作用: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勾通南北交通,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发展。 第 2 课 唐太宗于贞观之治 1. 618 年,(李渊

2、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 年,(李世民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2. 唐太宗时期,( 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3. 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 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 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4.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5.贞观之治 (1)原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 ;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法律上 :修订法律,宽省刑罚 。 (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3、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 认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 3 课 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1.武则天的统治 (1)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措施: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减轻农民负担 。 (3)表现: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 。 (4)影响: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开元盛世 (1)措施: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2)表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

4、号“开元”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开元盛世 ” 。 .2.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 )和(筒车 ) 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第 4 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科举制度 (1)含义:通过 (分科考试 )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才能 )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创立:隋朝(隋炀帝) 。 (3)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改考诗赋) 。 (4)主要科目: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明经 )和 (进士 )。 (5)作用: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

5、的竞争机会;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2.饮茶习俗在唐代 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代(骑马) 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1)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活力。 (2)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 5 课 “合同为一家” (1) 政策:民族平等 (2)天可汗:唐太宗 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含义: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3)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作用: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

6、切交往的基础。 第 6 课 开放与交流 1.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 鉴真 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作用: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 长安 出发,到达天竺研习佛法。 作用: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4.唐朝都城 (长安 )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 7 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1. ( 唐朝 )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唐末,雕版印刷业已比较发达。 成都/洛阳 等地都

7、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 4.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 (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5.唐朝末年,(火药) 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 ,也叫“飞火” 。 6. (赵州桥 )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 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 ( 李春)。他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 第 8 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时代。 2.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 李白

8、和杜甫 。 (1)李白诗歌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们称他为“诗仙 ”。 (2)杜甫诗歌特点: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后人称他为“ 诗圣 ”,称他的诗为“ 诗史 ” 。 3.唐代时期的乐舞也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的 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 4.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敦煌莫高窟 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 佛教 故事为主。 第 9 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中国古代的姓氏是区分族属的特定符号,具有 明世系 、别婚姻 、区分等级贵贱 等社会功能。 第 10 课 辽、

9、西夏与北宋并立 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建立者. 都城 (北宋 汉 960 赵匡胤 汴京 ) (辽 契丹 916 阿保机 上京 ) (西夏 党项 1038 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115 阿骨打 会宁 ) (南宋 汉 1127 赵构 临安 )2.澶渊之盟(1)时间:1005 年;(2)双方:辽与北宋;(3)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澶渊之盟 ”。(4)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3. 宋夏和约 1044 年,宋夏订立和约:夏

10、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 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作用: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第 11 课 宋金南北对峙 1.( 1115)年,阿骨打 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1125 年,金灭辽 。 2. ( 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等,标着着 北宋 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 靖康之变 ” 。 3. ( 1127)年,北宋皇族 赵构 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他就是宋高宗。 4. 岳飞 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被称为“岳家军 ” 。1140 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 郾城大捷 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 作用

11、: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5. 1141 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6.金朝变革女真习俗:改革官制;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生活习俗。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1. 魏晋南北朝 以来,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太湖流域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南移方向: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长江流域 流域。3.原因:南方地区长

12、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 表现: 农业 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水稻 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太湖流域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手工业 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 商业 北宋 前期, 四川地区 出现了“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 “关子”等纸币; 5.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 广州 、 杭州 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福建泉州 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第 13 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原因: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13、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城镇大量涌现,南宋都城临安 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 2.宋朝开国后实行 重文轻武 国策,士人 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宋代的三大节是 元旦、 寒食 、 冬至 。 .宋代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 佃户 为生。 3.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 坊郭户,依据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 4. 瓦舍 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第 14 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1206 年,推举 铁木真 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2.1260 年,成吉思汗之孙 忽必烈 继承蒙古汗位,

14、1271 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 。( 忽必烈 就是元世祖。 3.忽必烈改革 (1)政治上:建立 行省 制度。中央设“中书省”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 (2)经济上:推行 重农 政策。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编写农桑辑要 。 (3)文化上:提倡儒学,在中央设立国子学.(4)作用: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元朝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 回族 。 5.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 蒙古人/色目人 、汉人 和 南人 四等,目的是 分而治之 。

15、第 15 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 是 北宋的 毕昇 发明的 意义: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叫司南; 宋代 时期,加以改进变成指南针;意义:一经发明很快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期, 阿拉伯 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唐代 就已经发明;宋代时期,得到改进后,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绵纺织技术革新 革新者: 元代妇女黄道婆 革新时间:元朝 重要发明:制棉工具和织造技术 ,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纱来。 意义: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绵纺织业中心;棉布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第 16 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资治通鉴北宋 司马光 编著的 体例:编年体通史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 通史。 具体内容:记述了战国时期至五代末的历史。意义: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词,出现于宋代。代表人物: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元杂剧 著名作家有 关汉卿 ,代表作是悲剧 窦娥冤 。第 18 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朝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 年 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