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16980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对大学生的影响,论述了在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德育工作要主动结合网路,应对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更高要求。关键词:网络 高校德育21 世纪,世界呈现出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的态势,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推进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至为广阔的虚拟空间,不仅改变了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人们观念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

2、计,我国网民人数已达 1.62 亿,其中,青少年学生在网民中占 30%以上。 1 由此可见,网上资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在高校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也必将对与此密切相关的高校德育带来巨大冲击。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一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1) 即时性。在网络媒体上,我们往往看不到头版头条新闻在哪儿,新闻内容总在不断滚动更新,借助数码摄录设备和手机等现代化影像处理和通讯工具,网络新闻记者可以进行事件现场直播,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地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报

3、道出来,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网络比电视编辑的时间更短暂,更迅速,公众在网络上可以即时看到事件的每分钟的发展情况,而网络后台的编辑们还可以迅速调出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图文资料,让社会公众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新闻后面的故事或细节。网络这种即时性的特点,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或某一事件的“距离” 。(2) 互动性。互动性可以说是网络上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性而带来的直接结果,事实上,互动性不仅仅体现在传受双方交流的增强,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在一个真正的互动的环境中,信息不再是依赖于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也可以这样说,网络上不再有信息

4、传播控制者,而只存在信息传播参与者。 (3) 分众化(个性化) 。互联网不应该被理解为大众化的媒介,恰恰相反,人们相信因特网上的人群终将向小群体化发展,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上的人群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由的群居,而且具有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分众化传播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这种更具个性化的甚至一对一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更大的价值。(4) 社群化。网络上的人们大多是“群居”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络创造的自由的、无时空局限的更大的交流空间,来自全世界的网民在这里都可以寻找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网友,互通消息,交流知识。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社区、BBS 和自由论

5、坛、俱乐部充斥在虚拟空间的各个角落。(5) 娱乐性。网络是一座多媒体智能化的娱乐工厂,这无疑更多的是用来描述网络上内容的丰富性及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的。网络是一个多媒体兼容的媒体,这使得信息的传播模式更加多样,在网络上信息的传递可以图文、声情、影像、动画并茂,同时,网络也创造了自己众多的娱乐模式,比如游戏、动漫、在线影视、音乐等。据来自 CNNIC 最新的报告,在网络娱乐方面,在线影响、在线音乐的收看、收听及下载的使用规模均已超过 4000 万人,专家表示,伴随着宽带时代的到来, “宽带娱乐”将成为互联网未 来应用中的新热点。(6) 全球化。互联网使人类“地球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网络的普及为

6、世界各个角落的机构和个人获取信息、输出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二 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第一次把信息传播变成及时互动的交流,为人们的交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网络领域交往的发展,促进学生与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和极度丰富,为大学生增长见识、获取知识、提高判断和选择能力提供了载体;网络领域交换、沟通的便捷,为大学生的学习、研究乃至生活,消除了时空的障碍,提高了效率,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网络领域的虚拟空间,也为大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理想化模拟和试验的可能,同时也提供了预测目标与预防风险的条件与手段,从而促进了大

7、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可否认,我们既要看到网络信息对学生知识、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的积极一面,也要看到对学生发展不利的一面。(1) 网络信息的诱惑性使得部分学生具有网络成瘾症。诱惑性是网络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为新颖性、奇异性、成瘾性。新颖性是指它的内容与形式无限多样地不断更新;奇异性是指它的内容与形式奇特怪异;成瘾性是指它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引诱、迷恋的作用。网络信息的诱惑性既可反映、模拟现实诱惑性,还可运用网络方式制造诱惑性、强化诱惑性。 2网络信息诱惑性因人而异,对追求新颖好奇、自主意识不强的青年学生来说,网络信息诱惑往往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如有的学生追逐新潮奇异,有的学生迷

8、恋智能竞技,有的学生满足于谈情说爱,有的学生沉湎黄色信息的感官刺激,等等。一旦在网络中形成一种持久而难于解脱的信息满足状态,就意味着网瘾形成,表现为大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模糊、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有的还产生了冷漠、压抑、多疑等心理疾病,甚至伴有莫名奇妙的言行。有的通过上网来来逃避现实,并出现了焦虑、忧郁、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 网络信息的低可信度使得学生难以获取有效信息。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其应有的诚实和准确。荷兰一位学者说,网络媒体正在从内容为王的时代,演变到谣言为王甚至谎言为王的时代。这虽然极为夸张,但可见,随着网络新闻

9、、言论、广告、娱乐混为一体,公众已逐渐开始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失去信任。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但也会使许多人在网络的信息里迷失方向,无从选择,而一切都想选择与一切都无法选择的迷惘会使学生产生焦虑。(3) 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对成学生的文化渗透。世界全球化不仅仅指的是经济的全球化,还有政治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等,同样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将加强多国之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同时意识形态的较量也日益激烈。网络信息以数字、图像、声音等抽象方式表达,这些信息集娱乐性、政治性于一体,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面对互联网文化这种开放性

10、的、跨国界的、全球性的、多元化的文化。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转变、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的冲击。西方发到国家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网络文化传播方式,在对外输出其文化的时候掺杂了大量的政治观点的信息,导致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4)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诱惑性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反社会行为。网络交往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感情沟通方式,与现实交往相比,具有更加平等、自主、自由、广泛的特点。它完全建立在交往主体的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可以不受现实条件和利益关系的制约,把交往变为非功利的信息与情感交流,也就是交往双方或多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进行对话、渲泄、

11、坦露、交流,只要交往双方或多方接受、满意,交往就可以进行下去。然而,学生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人机对话上而疏远了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造成了人际情感的逐渐淡漠;由于减少了与社会的接触,甚至自我封闭起来,失恋者感情受挫追寻网恋,失败或失利者寻找渲泄对象等,这样的学生发展下去,有可能由逃避现实,进而发展到敌视现实甚至反抗现实,成为现实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三 强化网络时代大学生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主动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要善于借助网络这个载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创

12、新。(1) 构建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首先,我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 ,这是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网络建设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思想的阵地,最要紧的就是以校园网为依托,积极开展党的理论创新和方法论的学习研究。其次,高校校园网要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美德、历史、现代化建设等社会主义教育主题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和传播,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此来唤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大学生的爱国行动,来抵制网络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运用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在互联网上传播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再次,通过网上

13、党校进行党的的思想教育学习,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党课教育,端正入党动机,认识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带头作用。最后,以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文明的网上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在思想上筑起不良信息冲击的“防火墙” ,同时,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遵守网络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2) 大力推进高校德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性。首先,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阵地。我们应当看到网络信息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延伸。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有益于大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校

14、应该把网络信息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阵地,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减少负面影响,迎接挑战。其次,加强高校德育信息资源建设。选聘一些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和参与高校德育网站建设,增补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制作一批思想性、教育性、功能性强、形象生动的德育信息资源上网,提高教育学效果,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 3最后,采用声音、视屏、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得原来那种乏味的说教变得生动,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受到启发。网络时代为学习者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提供了新的契机。 “学习者的学习有了更大的选择,任何人在任何地

15、方、任何时间的任何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 ”4(3) 加强校园网站的管理,实现网络管理的创新。首先,要求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备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还要具备相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特别使网络意思,要善于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同时对学生心理特别是网络心理要有精深的研究。 5其次,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要有一套适合校园网特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制定专人网上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病毒信息的侵害和传播,建立网上信息发布的审核制度、备案制度,做到谁发布,谁负责。最后,强化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完善网上立法,规范网络行为。并制定严格的网络规范,对网上的不法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做到政府、学校、家庭、业界相结合的模式,尽可能消除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1 邹建勇 贾德民互联网与高校德育创新工程的研究天津:问题探讨,200812 陈青松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广东: 探索与争鸣,2007123刘庆东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基本路径辽宁: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4谢维和 陈建翔 李亦菲信息社会与“新教育” 北京:教育研究,200115宫源海等探寻与应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