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233371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就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 会计电算化专业数学课教学大纲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1.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

2、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三、教材内容结构本课程教材共分上、下两册,第一册包括集合与逻辑、不等式、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指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共计 6 章,第二册包括向量、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复数共 6 章。其中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向量、数列、二次曲线是核心内容。四、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能够很容易去解决电工问题。2. 技能与

3、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

4、,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 ,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五、数学知识结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计划开设 4 各学期,每学期 90 课时,总计 360 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一) 集合与逻辑用语(共 37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集合与元素 2 集合的表示法 3 集合之间的关系 3 交集 2 并集 2 补集合 2 命题 1 且 1 或 1 非 1 如果那么 2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3 等价.充分必要条件 3 四种命 3 复习测试 5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全集、空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

5、义,并能掌握相关术语和符号。2、了解命题的概念和构成,了解逻辑联结词“或” 、 “且” 、 “非”的含义,理解充要条件。(二) 不等式(共 20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2 不等式的性质 2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分解因式法 4 线性分式不等式 2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3 不等式的证明 2 复习测试 5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会解简单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三)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共 36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映射 2 函数 2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 函数的单调性 3 函数的奇偶性

6、3 反函数 2 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法 3 利用平移研究函数的图像 4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 函数的实际应用 3 复习测试 81、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求函数的定义域和简单函数的值域。2、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共 17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分数指数幂 2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幂函数举例 1 指数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1 指数增长与指数衰减 2 对数的概念与计算 1 对数函数 1 倍增期

7、与半衰期 2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能熟练进行指数式的化简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理解对数、常用对数、自然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换底公式,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对数式的化简运算。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复习测试 53、能应用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五)三角函数(共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角的概念 1 弧度制 2 三角函数的概念 2 诱导公式 8 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3 余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3 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3 函数 )sin(xAy的性质和图像3

8、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6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 简谐振动与简谐交流电 6 解三角形 2 复习测试 7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3、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理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正弦型函数 y=Asin( )的周期、最大(小)值,并能用平移法画出它的示意图。5、 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在0,2上的角。6、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9、并能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六)数列(共 21 课时)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认知要求 说明了解理解掌握数列的概念 1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2 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 3 等差数列的应用 2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2 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 3 等比数列的应用 2 数学归纳法 1 复习测试 51、理解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的公式。3、能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七)平面向量(共 31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2 向量的加法与

10、减法 4 数乘向量 3 平面向量分解定理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 平面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的关系 2 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和定比分点坐标公式2 平移公式 1 向量内积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用直角坐标计算向量内积 3 复习测试 7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形式以及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实数与向量的乘法运算。2、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3、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概念,理解两向量垂直、共线的充要条件,掌握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4、能应用平面向量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八)平面解析几何(共 52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

11、明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2 直线的斜率 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 3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3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 平面上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2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夹角 2 点到直线的距离 2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3 圆的方程 3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椭圆的标准方程 2 椭圆的性质 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双曲线的性质 4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 抛物线的性质 4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一般式,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能根据直线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夹角及点到直

12、线的距离。3、根据所给条件求出曲线方程,会求两曲线的交点。4、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的方程。5、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不含离心率) ,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椭圆的方程,并能根据方程画出其图形。6、理解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不含离心率) ,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双曲线的方程,并能根据方程画出其图形。7、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方程,并能根据方程画出其图形。复习测试 88、了解圆锥曲线及其初步应用。(九)立体几何(共 39 课时)(十)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共

13、19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分类技术原理与分步计算原理 2 排列 3 组合 3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2 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的概念。2、掌握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了解组合数的性质。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平面的性质与确定 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 空间向量 4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2 直线与平面垂直 4 三垂线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 3 二面角.平面与平面垂直 4 柱体 2棱锥 2圆柱、圆锥与圆台 2球 2复习测试 5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画平面直观图。2、了解空间两条

14、直线、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3、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4、了解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以及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5、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以及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较复杂的计数问题举例 2 二项式定理( 2 复习测试 53、能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4、了解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十一)概率与统计初步(共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3 古典概率模型 2 每次试验只有两

15、个可能结果的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模型3 离散型随机变量和它的概率分布 2 复习测试 51、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及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2、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理解概率的古典定义,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3、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乘法公式。4、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能计算事件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5、能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6、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十二)复数(共 24 课时)认知要求知识内容 学时分配 了解理解掌握说明复数的概念 2 复数的运算 2 1、理解复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复数的应用举判别式小于 0 的是系数一元二次

16、方程的根1 复平面 2 复数的向量表示 2 复数的三角形式 3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与除法 3复数的指数形式 2次单位根 3复习测试 4例2、了解复数的运算3、掌握复数的应用举例注: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学校条件,可开展拓展性知识讲座和相关活动。例如,举办“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数学在相关职业岗位上的应用” 、 “数学与文化” 、 “数学史”等专题知识讲座。六、教学实施(一)教学建议1. 教学安排建议在保障教学时数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灵活地进行教学安排。下面提供的教学方案,供对口升学各专业参考。第一册供一年级上、下两个学期使用,第二册供二年级上、下两个学期使用。2. 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