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565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生物体的功能活动 一、植物体的无机营养 【知识网络结构及知识点归纳】 多细胞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需要通过生物体整体的功能活动,才能实现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植物体的有机营养在细胞代谢中涉及。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植物体的无机营养,包括植物体的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重点、难点、拓展知识解析】一、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吸水的结构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液泡是植物细胞的水盐库和代谢库,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具有很高的浓度,所以和细胞外溶液之间有浓度差。而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半透膜。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可以依靠渗透作用而吸水或失水。2 渗透吸水原理的验证性实验细胞质壁分离

2、及复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因 质壁分离实验的意义验证原生质层确实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一层半透性膜。质壁分离现象是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该结果成为我们论证原生质层的选择透性的论据。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细胞失水;细胞失水,说明原生质层内外溶液有浓度差;细胞能维持原生质层内外溶液的浓度差,说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蔗糖分子不容易通过,相当于半透膜。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检验细胞是否有生命: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因此,该实验可以检验细胞是否是活的。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梯度(A1、A2 、A3 、A4、A5、A6 )的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是否发

3、生质壁分离现象。如果细胞在 A3 浓度下,没发生质壁分离,而在 A4 浓度下,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就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在 A3 与 A4 之间。二、检验某种矿质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的实验设计注意教材中 64 页所介绍的检验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方法。该实验设计中,涉及到了无土栽培的方法,以及设计实验方案要遵循的原则。如设置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可变因素的原则。三、根吸收矿质元素特性选择性吸收:和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代谢性吸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与水分吸收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区别:原理不同。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是通过渗透作

4、用实现的,本质是水分通过原生质层的自由扩散;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形式是主动运输。联系:矿质元素的离子溶于水中,才能被吸收; 矿物质随水分运输而运输 矿质元素的吸收引起细胞液的渗透势的降低,从而影响细胞吸水速率。3四、矿质元素的利用存在形式 实例 分布及利用 缺乏症离子态 K+不稳定态 N、 P、Mg从成熟器官转移至代谢旺盛器官,能多次被利用 成熟器官先发病化合态 稳定态 Fe、S 、 Ca 不能转移、一次利用 幼嫩器官先发病【例题解析】1、利用高浓度盐水可杀菌防腐,如腌制咸肉能存放很长时间 ,其原因是:A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的作用B高浓度盐水中的 PH 值不适于腐生菌类生长 C水分不足,菌类

5、不能生存D渗透作用的结果使细菌细胞失水死亡解析 细菌细胞如果处于高浓度的盐溶液中,细菌细胞会渗透失水而死亡 。答案为 D2、向土壤中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严重失水B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液泡胀破C土壤酸碱平衡失调D细胞中矿质元素含量多解析 答案为 A3、下列关于植物大量失水的意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可以促进矿质养料在体内的运输C可以直接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的速度D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强光灼伤解析 植物大量失水的方式是蒸腾作用,本题考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答案为 C4、下列哪组元素都是植物生活必须的

6、矿质元素:A氮、磷、钙、硼B碳、氮、镁、钙 C氢、铁、碳、硒D硫、钾、锰、铝解析 本题为识记题,答案为 A5、把菜豆幼苗放在含 32P 培养液中培养,1 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 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数天后 32P: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根中解析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矿质元素的利用形式。P 元素在植物体内以不稳定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在缺乏时,可优先移动到植物的幼嫩部分,供植物体利用,所以缺乏时,衰老器官先受害。答案为 B6、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数量关系的是:4解析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7、包括离子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过程。呼吸作用一方面为根细胞的离子交换吸附提供 H+和 HCO3-,另一方面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呼吸作用的增强,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数量增加。但是根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的数量还和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具有饱和效应。答案为 B7、下列实验中,不需要始终用活细胞做材料的是:A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观察 B植物根系的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观察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D观察细胞的胞质流动的现象解析 质壁分离复原、根的离子交换吸附和细胞的胞质环流现象都是活细胞特有的现象。而由于植物的分生组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所以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原生

8、质的形态,就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答案为 C。 8、说出下列生物器官的主要吸水或失水的方式 大豆种子在水中膨大 把萎蔫的黄瓜放入清水中变得坚挺 根毛细胞吸水 浸入清水中的干木块吸水 根尖生长点细胞的吸水 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浓盐水中发生皱缩解析 本题考察了细胞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的特点和原理。答案为: 吸胀吸水 渗透吸水 渗透吸水 吸胀吸水 吸胀吸水 渗透吸水。9、用含有各种必须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 小时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 Ca 2+ K + Mg2+(%)光下 1

9、090 135 27 179暗中 435 05 35 113 从吸收离子和吸收水的比例看,大麦吸收哪种离子比吸收水快? 从上述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审题,表中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如果植物吸水和吸收离子的速度相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会改变,而当吸水速度大于吸收离子速度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超过 100%),反之则降低,由此可以判断大麦吸收 k+速度大于吸水速度。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有: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10、将紫色万

10、年青的叶片表皮细胞分别浸入不同浓度(A-F)的硝酸钾溶液中。5min 以后,观察各叶片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5叶片表皮细胞 A B C D E F硝酸钾溶液 (mol.L -1) 0.11 0.12 0.125 0.13 0.14 0.50质壁分离程度 开始分离 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自动复原 自动复原 被诱导复原 不复原质壁分离指的是_。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_。在 C 和 D 的浓度下,叶片表皮细胞发生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原因是_在 F 浓度下,当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清水不能诱使它们复原,原因是_。该实验如何证明原生质层具有

11、选择透性_。根据该实验结果,万年青叶片表皮细胞的浓度约在 _之间。解析 本题考察了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的实验验证,答案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分离,硝酸钾溶液原生质层不是典型的半透膜,K +和 NO3-逐步运转到细胞内部,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水分子自由扩散入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性如果原生质层为全不透性,不会发生细胞因失水而导致的质壁分离现象;如果原生质层为全透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浓度会迅速达到平衡,也不会有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0.120.125mol/L 11、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Ca(N

12、O 3) 21.0 克MgSO 40.25 克KH 2PO4 0.25 克 KCl0.12 克 FeCl 30.005 克H 2O1000 毫升用此培养液培养高等植物时,往往需要给营养液中通入空气,这一措施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对溶液中离子的吸收,原因是 _。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检验到培养液中留存的 Ca2+较多,而 NO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_有关。把植株从光下移到暗处,植株对水分的吸收减少,而同一时间对钾离子的吸收,略有增加,这说明_。在上述营养液中,降低 MgSO4 的含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叶色变黄,且老叶先出现症状,原因是_溶液中距离根较远的离子若被根吸收,其过程是_.解析 本题答案为

13、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在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中,为离子交换吸附提供 H+和 HCO3-,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NO 3-的载体的数量多,而 Ca2+的载体的数量少根系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镁是叶绿素的成分,缺乏后,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变黄镁在植物体内以不稳定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缺乏时,可移动到植物幼嫩的部分,所以老叶表现出缺乏症状。扩散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主动运输61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知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是否与光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的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过毒的种子等。方法步骤: _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