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868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七校2014-2015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题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绍兴市七校 2014-2015 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 10 月份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全卷分为试卷、试卷和答题卷。试卷共 12 页,20 题选择题,5 题综合题,一张答题卷。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试 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根据图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 是指( )A、德国、奥匈帝国 B、德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 D、英国、

2、俄国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下列有关一战的描述,正确的是( )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有人看到了坦克、潜艇、航母作战 塞尔维亚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A、 B、 C、 D、4、下列最能体现出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条约内容是( )A、重划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 C、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西岸5、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

3、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6、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7、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

4、君主立宪政体“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2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A、思想大解放 B、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C、国民革命运动 D、袁世凯复辟之路9、右图是有关美国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从中 可以看出( )社会购买力下降,人们无力购买产品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相对过剩A、 B、

5、 C、 D、10、1932 年春,美国总统胡佛对著名歌唱家鲁迪瓦力说:“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医治“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良方”是( )A、新经济政策 B、反危机措施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1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作为先锋队举行抗议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12、“我们现在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从图片可见, “赛 先生”指的是( )A、民主 B、科学 C、平等 D、马克思主义

6、13、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合约签字”14、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表述正确的有( )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 陈独秀参加会议并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 B、 C、 D、15、“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3观点的有( )南昌起义爆发 黄埔军校的创办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 B、 C、 D、16、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内容。若输入“周恩来”“第一枪”两个

7、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17、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 1935 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18、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19、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井冈山革命根

8、据地的建立20、中国近代史是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过程,下列属于制度层面的探索活动是(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 C、 D、试 卷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21、【世纪帷幕】(11 分)20 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舞台。材料一: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叶挺独立团攻克贺胜桥,第四军独立团被誉为“铁军”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4材料二:百年前的一次灾难,“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

9、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直接死于大战的军人达 900 万,2000 多万受伤,350 万终身残疾,饿死疫死大约 1000 万;直接经济损失约 185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 1516 亿美元。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总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老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而“狐狸”(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崇尚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会场充满着争吵和争夺。这场尔虞我诈的争吵最终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而换来暂时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材料一的地图上,用字母 A、B 标出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分别核心。(2 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10、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百年前的灾难”的?这次灾难的转折点是什么?(3 分)(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这个“和平”是暂时的。(4 分)(4)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坟墓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有关反战的宣传语。(2 分)22、【探索之路】(11 分)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

11、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材料三:“皇帝都可以打倒,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5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革命所指的是哪场革命?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 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证明“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4 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4 分)23、【回顾危机】(9 分)材料一:一 二材料二:1933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道

12、:“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此举让美国人民获得了新生!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 1929 年经济危机的特点。(2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为挽救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明智试验”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3 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对“此举让美国人民获得了新生”这句话的理解。(4 分)624、【长风破浪】(13 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期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迎来了

13、近代史上最终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摘自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3 分)(2)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便声震全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 分)(3)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经历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次失败的痛苦考验分别是什么?共产党是如何应对一九三四年的失败的?(3 分)(4)

14、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迎来了近代史上最终的胜利,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土地革命”方针的确立是在哪次会议上?中国近代史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3 分)25、【中国梦】(16 分)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活动回顾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也参加进来吧。任务一 填表忆史(1)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4 分)提示语 历史事件开天辟地军旗升起的地方星星之火7任务二 读文析史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课本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