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93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盐城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随堂练习历史试题(12 月)命题人:王 军 审题人:杨翥雄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有利于A.处理君臣关系 B.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2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

2、之有关的措施有唐朝实行三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3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 “郡县中正官评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4. 清朝王士禛池北偶谈:“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出现该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

3、处5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涉及的省份不包括A广东 B福建 C浙江 D江苏6. 右面漫画中的 “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A19 世纪初期 B19 世纪中期C19 世纪末 D20 世纪中期7. 近代中国的历史,也就是近代中国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下列近代中国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一座万园之园,一个艺术典范,一把旷世大火,一片断壁残垣。 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愿人人战死

4、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A. B. C. D. 8 “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阶级阶(级)层的代表人物 2A鸦片战争期间 地主阶级抵抗派 B太平天国期间 农民阶级领袖人物C维新变法期间 资产阶级维新派 D辛亥革命期间 资产阶级革命派9.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

5、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0.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以下的相关史料:太平天国运动 抗日战争 中共诞生 维新变法运动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 A. B. C. D.11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 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12从 大 革 命 失 败 的 教 训 里 , 中 国 共 产

6、 党 得 到 的 最 重 要 的 认 识 是A 尽 快 解 决 农 民 的 土 地 问 题 B 确 立 武 装 反 抗 国 民 党 反 动 派 的 方 针C 建 立 并 巩 固 革 命 统 一 战 线 D 坚 持 无 产 阶 级 对 革 命 和 武 装 的 领 导 权13. 右 图 是 邓 小 平 为 八 七 会 议 会 址 的 题 字 , 他 亲 身 经 历 了 这 一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 对 这 次 会 议 表 述 正确 的 是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确 定 土 地 革 命 和 武 装 反 抗 国 民 党 统 治 的 总 方 针C.标志着中 共 创 建 人 民 军 队

7、 和 武 装 夺 取 政 权 开 始D.事实上确立 了 以 毛 泽 东 为 核 心 的 党 中 央 正 确 领 导14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15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 1937 年和 1938 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 下列史实能证明毛泽东这一观点的有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A. B

8、. C. D.16.东史郎日记这样写道“战争是什么?战争二字就是残忍、悲惨、暴虐、放火、屠杀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性代名词。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肆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无数的生灵成了孤魂野鬼。”运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史实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3南京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 建立“七三一”部队 大“扫荡”A B C D17邓贤在的 700 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

9、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 ”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182010 年 2 月 11 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A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859 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1939 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1949 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

10、中国 22 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1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中国抗战相关的是A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B打过长江去 解放全中国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20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2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C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D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22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B 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C 1954 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 1954 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

12、自治区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4A B C D2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A 中美联合公报 B 告台湾同胞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九二共识”25.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 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

13、一的方针政策 D1984 年政府工作报告二、判断题(请将答案涂上答题卡,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 分。)26秦朝推行郡县制,唐朝完善科举制,元朝开创行省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27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 ,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内阁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28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9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301924 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32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两个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 、苏(苏联)武。这两个谜底的认识是正确的, 因为它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33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 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