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95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苏州中学 2003200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请将答案填在答卷上)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轫(rn) 瓦楞(lng)瘦削(xi o) 间或(ji n)B、草窠(k) 呜咽 (y)鄙薄(b)蹙缩(z)C、晌午(sh ng) 凫水 (f)解剖 (pu) 自诩(x)D、畏葸(s) 憎恶(z ng) 噩梦() 睥睨(p)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局促烟霭 沸反盈天残羹冷炙B、寒宣惦记 苍劲有力礼尚往来C、孱头国粹 宽鸿大量安然无恙D、磨砺通霄 筋疲力尽哀声叹气3、考虑语词的感情色彩,选出表达无

2、误的一句( )A、他是个心地坦诚的人,来学校的第一天,他就肆无忌惮的和我们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B、敌人非常狡猾,驾机往云端里一钻仓皇的逃走了。C、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个上午,也还是没有什么后果。D、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正确又尖刻。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语词,恰当的一组是( )女人的手指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那位画家一定画了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全接到一份。这就像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令人伤感的对象一经成了诗歌和绘画的,往往就会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A、震动不只体裁 B、震动不止题材C、振动不止体裁 D、振动不只题材、下列各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C、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为那些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26、 下 列 句 子 中 标 点 符 号 使 用 无 误 的 一 项 是 ( )A、 好 风 景 固 然

4、 可 以 打 动 人 心 , 但 若 得 几 个 情 投 意 合 的 人 相 与 倘 佯 期 间 , 那 才 真 有 味 : 这时 觉 得 风 景 更 好 。B、 对 于 什 么 叫 民 主 ? 什 么 叫 幸 福 ? 同 学 们 讨 论 得 可 热 闹 呢 。C、 继 狂 人 日 记 之 后 , 鲁 迅 又 发 表 了 孔 乙 己 、 药 等 短 篇 小 说 。D、 边 城 是 著 名 作 家 沈 从 文 的 作 品 。7、下列语句是哪些文学人物的语言?依次说得正确的一项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当然,行是行的

5、,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A、别里科夫水生嫂 鲁四老爷 B、祥林嫂水生鲁四老爷C、祥林嫂水生嫂 别里科夫 D、鲁四老爷水生别里科夫、对下列文言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C、固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 )(我)这才知道,一生是虚无、荒诞的,把长寿与短命同等看待是错误的。D、善万物之得时,感

6、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社会背景,说明人物性格形成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用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B、契诃夫是二十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擅长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把笔触人物内心深处,工笔细描般地刻画人物性格,让人们从人物的行动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复活 变色龙 装在套子里的人等。C、杂文古已有之,到二十世纪 20、30 年代,经过鲁迅的倡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一种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D、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

7、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 130 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课文鸿门宴就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 。二、 (22 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 1012 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3“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

8、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选自鸿门宴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无误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q,一人一马)B、令将军与臣有郤(x,通“隙” ,隔阂,嫌怨)C、范增数目项王(sh,屡次)D、不然,籍何以至此(ji,凭借)11、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今者有小人之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 用法都不相同 B、用法不相同用法相同C、 用法相同用

9、法不同 D、用法都相同12、翻译“若属皆且为所虏”:。(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3-16 题晏元献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召至阙下,适御试进士,便令与试。公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乞命别题。 ”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一日缺东宫官,内批除晏殊。执政莫喻所因,次日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宴赏,唯殊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曰:“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也。 ”上益嘉其诚实,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沈括梦溪笔谈)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内批除晏殊除:授官B

10、、次日上谕之曰谕:晓谕,告知C、但无钱不能出也但:但是D、眷注日深眷注:爱惜关注1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张文节荐之于朝适御试进士,便令与试仁宗朝,卒至大用唯殊与兄弟读书A、意思、用法相同;意思、用法不同。B、意思、用法不同;意思、用法也不同。C、意思、用法相同;意思、用法也相同D、意思、用法不同;意思、用法相同15、 “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臣下不是不喜欢宴游,只不过认为穷不能宴游。B、我不是不愿意宴游,正直和贫穷不允许我宴游。C、臣下不是不喜欢宴游,正直和贫穷不允许宴游。D、我不是不愿意宴游,只不过因为穷不能宴游。1

11、6、分析晏殊受重用的原因,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A、晏殊学识渊博B、晏殊能直言劝谏C、晏殊谨厚D、晏殊诚实(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 17-19 题: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

12、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选自祝福 )17、对选段中划线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写实手法描绘鲁镇旧历年底的欢乐气氛。B、运用衬托手法,以雪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沉寂。C、以雪夜的寂静反衬“我”心中的不平静。D、以祝福的忙碌反衬雪夜中祥林嫂的凄凉,渲染祥林嫂命运的悲剧色彩。18、对“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的含义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B、弱肉强食的社会就是这样,所以面对祥林嫂的悲剧, “我”无动于衷。C、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同情和无奈。D、这是激愤和沉痛的反

13、语,表现出“我”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恨。19、对“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静听着窗外落雪的声音, “我” 忘记了祥林嫂。B、 “我”意识到自己的清醒于事无补,便在愤激之后以逃避来摆脱现实。C、 “我”想祥林嫂虽然悲惨,但现在“被无常打扫”了,这也没什么不好。D、祥林嫂的悲剧使“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穷途末路, “我”更加乐观了。(四)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 20-22 题:甲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乙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

14、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 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丙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 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5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 “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选自拿来主义 )20、段甲所阐述的论题是( )A、 “拿来主义”的含义B、实行“拿来主义”原则和方法C、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D、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21、对划线复句的第一层关系,划分恰当的一项是()A、/B、/C、/D、/22、段丙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