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1935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模式“还要走下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宿迁模式”还要继续走下去1、宿迁医改的背景宿迁1996年建市,500万人口。但到1999年,全市本级财政收入只有5.9亿,加上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财政总收入不过10亿,但财政总支出却达14亿。宿迁百余家乡镇卫生院总资产不足2亿元,负债近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8.8%,三分之二的乡镇卫生院工资不能正常发放,硬件更是“惨不忍睹”。而宿迁市人均卫生资产和千人拥有卫技人员处在江苏省最后一位。所以在医改前,宿迁的实际情况就是人口多、财政穷,政府财力主要保开门、保吃饭、保政府运转,政府没能力对医卫事业进行必要的投入,导致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条件差、水平低,多数乡镇卫生院处于投入少 运转难 服务差 收入少

2、运转更难的境况。政府办医院都办到如此地步,如此背景下再谈全民免费医疗岂非空谈? 2、“分”字当头,好钢用在刀刃上政府的财力有限,用到哪里才能最显著、最持久地改善医疗服务落后的状态?在约束的条件下如何求大,这是很多财政穷的政府都要思考的一件事。而宿迁市政府给出的答案是一个“分”字,就是对大而无当的政府职能进行分解,区别哪些非由政府承担不可,哪些可以也应该由民间、企业、非政府主体来承担。具体到医卫,就是把办医者和管医者分开,把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分开,把医疗服务机构与卫生防保机构分设。这也就是著名的宿迁医改的“三分”准则:“管办分离,医卫分策、医防分设”。“管办分开”,在办医主体上把办医者和管医

3、者分开。卫生局不再管理医院的人、财、物,主要执行行业管理;原有政府办医院经过产权改革,改造成为股份制、合伙制、混合所有制、个人独资医疗机构。“医卫分开”,就是严格界定卫生和医疗两个领域的服务职能。政府全额出资办公共卫生;多元化社会资本办医疗,以民资办医为主。“医防分开”,就是从体制上把医疗和防保两类不同性质的机构分开。推出“一乡两院”,即分别设立负责公共卫生、由政府埋单的乡镇卫生院,和从事医疗活动,实行民营化的乡镇医院。所以政府可以集中医卫的行业管理,退出医疗服务市场,由“办医院”转 向“管医院”,开放有监管的医疗服务市场,同时集中财力,一手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到乡村基层的卫生防保体系,

4、一手组织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包括向需方 首先是低收入人群 提供医疗补贴。所以宿迁医改是相当完整的一套,怎么能仅仅用“卖医院”一言以蔽之?3、宿迁医改取得了很大成就(1)政府从“办医院”中退出,政府财政负担减轻,同时等到民营医院免税期满后,政府税收也会增加。 【1】(2)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使医院数量和医疗卫生总资产迅速扩张。1999年(医改前),宿迁卫生资产总额是4.95亿元,2010年(医改后)是41.86亿元,增长了7倍多,远高于江苏省的医疗资源增幅。其他如卫生总人员、病床数的增长均高于江苏全省和苏北五市的平均水平。(3)政府可以集中有限财力办公共卫生和提供医疗保障。1999

5、年,宿迁财政对卫生的投入是0.32亿元,2010年是3.16亿元,增长了8倍,而江苏全省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增幅是2.4倍。宿迁市还新建、扩建了五大中心,显著增强了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并在全部乡镇分设了卫生院,是政府投资、用财政预算保障运转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政府还增加了用于医疗保障的开支,特别是完成了90%农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并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医保的水平和覆盖范围。(4)形 成 了 医 疗 市 场 的 竞 争 格 局 , 促 使 医 疗 机 构 引 入 企 业 经 营 机 制 , 从而 提 高 了 医 务 人 员 的 积 极 性 , 改 善 了 医 疗 服 务 的 质 量 , 扩 大 了

6、医 疗 服 务 项 目, 降 低 了 挂 号 费 、 药 品 单 价 和 检 查 项目单价,而老百姓对医院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也明显提高。(5)“南京鼓楼医院模式”创造了一种“大医院帮小医院”的长效机制。2003年宿迁市最大的公立医院 宿迁市人民医院,开始股份制改制。南京金陵药业集团收购了宿迁市人民医院70%的股份,宿迁市政府保留30%的股份,两家又分别拿出各自股份的10%给南京鼓楼医院,作为南京鼓楼医院的技术与管理入股。改制后成立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有限公司。这一改制模式被称作“南京鼓楼医院模式”。从医院的规模、技术水平、科研能力、门诊量、住院量、医务人员满意度、老 百姓满意度等多

7、方面指标来看,“南京鼓楼医院模式”打造了一个“大医院帮小医院”的成功案例。而在鼓楼医院的技术带动下,宿迁市人民医院也由一家二级乙等医院发展成三级乙等医院。这些成就靠免费医疗就能达到的吗?而且实行免费医疗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神木县作为煤炭大县,其财力相对富裕,足以支撑起“免费医疗”政策,那其它财政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县呢?免费医疗也可能导致医疗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无法提升,而有限的资源又可能被一些慢性病、长期卧床得病人占用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出现新的问题,而政府要压缩医疗费用,会压榨医生的劳动力让医生的积极性降低。4、宿迁医改走“回头路”了吗?2011年宿迁市计划投资10亿元,按照三级甲等的标准,建设

8、一所市立医院。这让人不禁质疑宿迁医改是不是要走回头路。但是宿迁市卫生局局长葛志健明确表示,这是为了解决宿迁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宿迁医改的“方向不会变,不会走回头路”。“宿迁要建的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新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所谓新型,体制上是全新的,要建立现代医院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所有医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行绩效考核。” 【2】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往往限定在“政府举办”的范围,“卖光”之后的宿迁医疗卫生行业就很难取得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制度在宿迁也难以推行。根据国家医改的方向,国家也要求每个

9、地方至少要办好一所公立医院。由于宿迁完全市场化的医疗市场与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无法对接,所以宿迁此举更可以说是对体制和现实的妥协。诚然,宿迁的医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民营医院的内部治理结构等问题,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来源于体制困局。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文件确立了医药卫生事业的“政府主导”这让建立在产权改革和市场化基础上的宿迁医改越发显得格格不入。体制内外差别太大,会让宿迁抵挡不了来自体制内的诱惑和冲击。而面对不明朗的政策前景,很多民营医疗机构的投资者选择了观望,而已投资者又急于从投资中收回成本,而强烈的逐利动机又容易驱使民营医院把成 本嫁接到民众身上导致新的问题。如果外部环境足够稳定,让投资者有

10、足够长的时间收回成本,市场建立良好有序的竞争机制,加之政府有效的监管,我相信宿迁医改是能成功地走下去。宿迁医改在政府财政穷的背景下诞生,坚守“管办分离,医卫分策、医防分设”,使医院数量和医疗卫生总资产迅速扩张,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政府也加大了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的投入,从这一上来看,宿迁医改无疑是成功地。而宿迁医改尤其值得称赞的地方,是政府坚守并重视了公共卫生这个领域。它把很有限的财力和管理精力,集中到公共卫生这个民间力量、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至于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上面的领导能表现出对宿迁医改足够的宽容,下面的操作者能表现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足够的智慧。不管如何争论,我觉得宿迁医改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值得继续走下去,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在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区域卫生实践中一种不同于现有医疗体制的模式。 【3】 而我们希望从中看到的问题,也可以在其他地区的改革中避免和解决,让我们在推广全国医改时学到很多。参考文献【1】曹海东,“宿迁医改、五年激变”,南方周末,2005年7月21日。【2】王伟健,“曾经卖掉所有公立医院如今却重建,宿迁医改折腾吗”,人民日报,2011年08月18日。【3】戴廉,“孤本宿迁” 中国医院院长,2010年第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