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8746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语文考试阅读题可套用的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 )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

2、强调,加强语气等;4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3、)规律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 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

4、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细读标题和注释;2 分析意象;3 品味意境;4 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 把握形象特点;2 辨析表达技巧;3 说明

5、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 概括主旨;2 联系背景;3 分清主次;4 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一) “方式、手法” 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

6、反复。 (二) “情”、 “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 不见“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 不见“ 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 、 “色”是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 ”是触觉角度。六(上)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_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

7、料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_看书、看报、上网、问老师、看电视、参观展览_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拍照、做笔记、剪报制作卡1、我们爱你啊,中国1、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_现代诗_,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_美丽富饶_以及_悠久的历史_,抒发了对_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_,全诗按_总分总_的结构写的。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 、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_壮丽的山河、_、_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_、_光辉的历史_和_伟大的成就_抒发了_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_。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_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浓妆淡抹_。2、郑成功1、 郑成

8、功是一篇_历史小故事_,记述了_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_,歌颂了_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_2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有:_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_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_民族英雄_。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4、明朝末年,_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_。他们_台湾同胞,台湾人民_。从_来到_的,有不少_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_。他还规定_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_族和_族的关系_了。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_发展生产_,_兴办学校_。民族英雄郑成功_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_总结全文、突出中心_作用。5、载歌载舞:载

9、:_又是_。 负隅顽抗:负,_凭借_;隅,_课文指大炮和铁甲舰_。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_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_作品有_。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_4、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5、课后第 4 题:a、_b、 “弥留之际”指_,表达了_情感。6、悲愤欲绝:欲,_。绝,_。 与世长辞:辞,_。4、古诗两首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诗人_的作品,被称为_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_的消息之后_的心情,反映了诗人_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_和_。(2)杜甫被誉为_他的诗被誉为_(3)全诗体现了一个_字,从_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_。2、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_的_,诗中作者以_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_(1)爱国名句:_ _(2)爱国诗篇:_3、背诵全诗及诗意。4、带点字:妻子:_。 漫:_。 漫卷:_。 青春:_ 示:_ 元:_。万事空:_。但:_。 王师:_。九州:_。同:_。定:_:家祭:_。:无:_。乃:_翁:_5、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示儿: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