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3346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木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铁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旅游景区的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次讲座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针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的系列措施。 一、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现代化的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的需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人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旅游环境的要求也越

2、来越高。但是在我国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却随着旅游人员的增加而破坏日益严重,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旅游景区破坏的自然因素 1.由于自然灾害给旅游景区带来的破坏 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例如:2008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四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目前,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 624 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

3、,四川省 4000 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 568 个,累计损失达 278.40 亿元。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都江堰景区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而通往卧龙景区的所有道路全部断裂受阻,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在地震中均受到不同成都的破坏。对于像博物馆这样的人文景观,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自然灾害对人文景观的影响。相应的要做好必备的应急预案,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才能够做到快速安全有效的防御。 2.景区的风化腐蚀、生物变化等自然原因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生物变化会慢慢地

4、改变景观的形态,严重的破坏景区的环境。如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岩石雕像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风化和渗水作用的严重困扰。由于长期风化,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 ,有的石像脸部五官残缺,有的四肢脱落,上面留下被水侵蚀的印痕。而洞窟顶部的裂缝处也明显有渗水的痕迹。如稀世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塑,频受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正遭受酸雨的侵蚀;又如秦始皇陵,据说它高约 120 米,底边周长约 2167 米,这座由人工用黄土堆积的陵墓,经过 2000 年的风化侵蚀,目前高度已降到 64.97 米。兵马俑也正在缓慢风化,这些在地下埋藏了 20

5、00 多年的老古董开始地面生活后,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由于暴露于空气之中,兵马俑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对于博物馆来讲,腐蚀和生物变化对文物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物陈列时,充分考虑到温度、湿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例如,我馆的武魁匾,道光年间的木质文物,在储藏保存和展陈上则需要按照木质文物特有的特点来进行保护。在本讲座的最后,会请文物保管部分的专家具体介绍木质文物、青铜文物、铁质文物的保护和处理办法。(二)旅游景区破坏的人为因素 1.旅游者人为地破坏旅游景区环境 2008 年网上报道:“黄金周鸟巢惨变垃圾场、后奥运拷问国民素质”一文。文中指出随着 2008 年 8 月 24 日, “

6、祥云”圣火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赞叹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如今,奥运已经过去两年多,国人心中的“奥运激情”却没有丝毫的降低。十一“黄金周” ,鸟巢想当然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观光地,然而,一组曝光的鸟巢“黄金周”照片,令所有人遗憾、震惊!那个开幕式上美轮美奂,比赛期间干干净净的“鸟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垃圾遍地,肮脏不堪的“鸟巢” 。这种因旅游者人为地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现象在旅游景区屡见不鲜。 2.水景污染和建设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环境 世界自然遗产著称的张家界自然景区,五一“黄金周”期间,武陵源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都超过了国家一级标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都呈上升趋势

7、;酸雨频率加大 52%;大量游客的涌入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然而这些生活垃圾却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些污染使旅游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美丽的国家旅游度假区银滩,当年的那片海“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 ,因而冠之以“天下第一滩”的美名。而如今,那里的沙子已经不再洁白,海水也很有“味道” 。大量的农民涌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南石林采石,将造型优美的高石芽截去半截,用于烧石灰或水泥,使石林伤痕累累。西岳华山风景区当年为建设一条进山路,毁千年绝壁,埋溪流泉水,把六千米长的山道上的树木连同千年古树一起砍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保护好我们的旅游资源,如何保护

8、好我们旅游景区的环境?这是值得我们全国人民思考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提高景区旅游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二、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观赏性,提升旅游景区的旅游价值 旅游景区是人们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圣地,优美环境,既能使人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中,又可使人精神和生活上的满足。所以应通过绿化环境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同时旅游景区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珍贵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而提升旅游景区的旅游价值,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的景区

9、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科学搞好环境规划,在合理开发新旅游资源时,注重落实环保措施,实施林木和绿化建设,确保景区生态平衡,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造成环境破坏和地方特色逐渐消失。景区发展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 (一)控制旅游景区旺季时游客的数量 自 2000 年 5 月 1 日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开始实行以来, ,国内游客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各大景区的生态环境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从车站到码头,从市区公园到郊外景点,从商场到酒店,无一处不贯彻着“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这八

10、字“方针” 。在旅行的路上,游客们可以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除了污染物,还是污染物。超负荷接待造成景区破坏、文物和环境保护受损,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金周”期间由于游客增多而产生的供不应求往往会导致质次价高。从近年来全国假日办所接到的投诉情况来看,旅行社服务不到位以及商店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航班晚点、后续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时有发生,景区服务设施不全、服务相对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宾馆饭店服务缺失的问题也不断增多,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景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通过实行调整门票价格和限制游览人数的作法,对游客进行疏导、分流或限制。 (二)环保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

11、策 环保部门要对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情况依法进行监督,对旅游景区排放污水、粪便和其它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要限期进行治理,经治理仍末达标的要进行关闭。同时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要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例如旅游景区把环保责任纳入企业规范,严肃处理违反制度的导游及司乘人员,将环保责任纳入单位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与工作业绩挂钩,严格考核。同时杜绝游客在公路沿线随意抛弃垃圾,禁止游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旅游汽车和客运车辆内必须设置垃圾箱,并在车内和旅游景区醒目的位置张贴和悬挂有关环境保护、杜绝白色污染、回收垃圾等告示牌。 (三)提倡文明旅游,

12、增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当下,外出旅游已是人们度假的首选,然而在一些名胜古迹和参观景点, “乱刻乱画、乱丢乱扔、乱攀乱爬、乱嚷乱哗、乱摘乱采、乱拥乱挤、乱拍乱摄。 ”被媒体称为游客中的常见的“八大丑”陋习随处可见。早在 2006 年,我国政府就在全国实施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并将其提升到了维护国家荣誉和尊严,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文明旅游不仅仅是游客的责任,旅游地同样需要提高文明意识。文明出游对保护旅游景观,营造整洁高雅的环境氛围有着重要意义,提升旅游文明素质,无不是展现良好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要求。自然美景、和煦春光,再加上旅游参与营造的良好氛围、文明的环境,

13、才能构成真正的美。 木质文物保护墓葬掘开后出土的木质文物幅面保护的状态必须很快弄清楚 一、 基本发掘措施 1、在全过程中要保湿 2、避免强光 3、取出的木质文物要尽快浸入净水中 4、对于简牍类尤其要小心,要用硬板托着取出、不要弄乱 5、迅速运往实验室 二、实验室的科学保存:1、避光 2、保湿、水浸 3、低温 20 4、甄别木质文物的质地、针对不同质地分别保存、制定保护方案 三、出土饱水木质文物的状况及甄别方法:针扦发 物理状况 木器:1 质感、泥状、但形态完整、手感柔软 2 有一定硬度、但用银针一扎即透 3针扎不透、质地较好 含水率测定 绝对含水率=(湿重干重)/干重*100% 破坏性试验只能

14、用线片进行测定严重朽蚀 按朽蚀状况不同分别贮存 制定处理方法选择 1、 对于保存的文物考虑自然干燥得到的文物质量最好 2、 有一定朽蚀的文物采用其他方法处理 一般含水率 100-200%可能质地较好、200-600%朽蚀严重、600-1000%则接近毁灭 完好地进行干燥,不变形是很困难的事情、强化也不易、漆存更难处理前的贮存 1、避光,尤其是有彩绘的及有字的简牍 2、去离子水定期更换、浸渍 3、低温 20 4、有专人保存,防止脱水 木质文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一、朽材的物理化学模型 1、化学模型、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的分子降解大量的流失,内含物大多不存在 2、物理模型:宏观上讲,依然有细胞形态,

15、但细胞壁破损,有较大的通透性 3、实际上朽蚀的木质文物由少量纤维素包裹着大量的水分为存在形式。 二、木质文物的脱水问题世界上公认的难题 1、表面张力导致的收缩将使木质文物全然失去外型,这是毁灭性的。 2、脱水后,木质文物强度差、易破损暂未解决的问题 三、木质文物脱水的基本思路 1、填充法:将溶于水的其他材料填入木材,最后取代水分 2、用表面张力小的液体替换水。 (醇醚法) 3、综合 1、2 醇醚树脂连浸法 达到减小表面张力又强化木质的目的 4、找到一个对抗表面张力的力(方法一对于器形敏感的器物不适用) 漆器:由于漆膜的包裹,许多方法不能解决问题。 木质文物的脱水处理 一、自然干燥法,前提是出土

16、文物质地好 与现代的木材气干不同,必须是缓慢干燥,在高温的环境中实现,注意防霉 通常的做法是:(1)沙埋法:因地制宜 如小木船一类(2)把木头置于木锯屑之中,缓慢干燥,可随时加水(3)对珍贵的文物(小型器件)可用密闭容器盛装后,控制出气孔使缓慢干燥,其中要加防霉剂(4)材质为泡桐、楦木、柳木、枫木上述方法不适宜。 二、明矾法(硫酸铝钾)Alk(SO)2.H2O 在热水中有很大的溶解度,利用此特性可对木质文物填充,常温下又固化,支撑木材的细胞维持原形,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18581958 丹麦就用此处理方法处理数万件木器配方:明矾:甘油:水 4:1:1 此法缺点:太重,文物的颜色变深,吸潮、反渗,不宜处理,严重腐蚀文物。 、 三、水玻璃的电修法 Na2SiO3-无色胶状溶液,强碱性,易溶于水。波兰 1961报导了出土木构件的电修法 方法:用用一个特殊配置的溶液做电解质,喷洒在木材上,其中含水玻璃经铅 电极通入直流电,水玻璃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进入木材。 电解质配方:硫酸铝钾和水玻璃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