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75297963 上传时间:2024-08-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VC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PVC 树脂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PVC 树脂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 PVC 树脂的市场情况、产业动态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公司主导产品 PVC 树脂的营销能力情况对该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公司的主导产品。2002 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反倾销及原油供应紧张等因素,为 PVC 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同时,PVC 树脂产能的进一步扩大,也使 PVC 树脂市场的竞争更加猛烈。 一、国内外 PVC 树脂生产及消费况状 PVC 是五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为国际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通用树脂,占世界合成树脂总消费量的 29%。聚氯乙烯易加工,可通过模压、层

2、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等方式进行加工。聚氯乙烯要紧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缆等塑料软制品,也可生产门窗、塑料管、管件等硬制品。 目前全球 PVC 树脂生产企业大约有 160 余家,总生产能力为 3700万吨。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在亚洲地区,大约有 1116 万吨/年,其次是欧洲地区, 生产能力是 760 万吨/年。 目前世界 PVC 产能增长速度平均年 4%左右。按其生产平看,乙烯石油路线的生产工艺占到93%, 其余是电石法的生产工艺大约占 7%左右。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目前消费量较大的地区是亚洲,大约在 1100 万吨/年,其次是欧洲,消费量大约为 910 万吨,美洲是紧随其次,消费量大约

3、为 670 万吨。目前世界消费增长率在4%左右, 其中亚洲与非洲消费增长最长最快,亚洲的增长率在 10%左右。同时在价格与利润有了显著的提升,目前,世界 PVC 供需总体平衡。 我国 PVC 生产始于 50 年代,目前有 80 余家生产企业,年总生产能力 480 余万吨,占世界 PVC 总生产能力的 14%。2001 年我国 PVC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 24%,低于聚乙烯与聚丙烯而居第三位。 目前国内 PVC 生产能力超过 20 万吨/年的企业仅 5 家,即上海氯碱28 万吨(乙烯法),齐鲁石化 23 万吨(乙烯法),沧化 29 万吨(EDC),大沽 LG22 万吨(购入 VCM)、天津大沽化

4、 24 万吨/年。能力超过 10万吨/年的企业达 7 家,北京化二 16 万吨(乙烯法)、绵西化工 15 万吨,江苏华苏 15 万吨(购入 VCM)。天津化工厂以总能力 10 万吨排名第 9 位。12 家企业累计生产能力约 200 万吨,约占国内生产能力的 60%。2004 年我国 PVC 产量约 390 万吨,供需出现稳固的增长态势。 目前,我国 PVC 销售总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19.8%,人均消费只有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一半。其消费结构是:农用制品包含农田输出管、喷滴灌管、农具制品、农用薄膜、棚膜等占 15.5%,日用品包含塑料凉鞋、拖鞋、玩具、人造革等占 30.4%,建筑用品供水-排水

5、管、塑料门窗、墙纸、地板革、扶手等占 24.6%,包装用品:各类包装用薄膜 、片材饮料瓶等占 19.5%,工业用各类 PVC 电缆料、PVC 板材等占 10%。 近几年,尽管硬制品的比例上升较快,已达 PVC 制品总量的 47%。但还低于国外水平,如美国硬制品比例 69.2%,西欧为 66.8%,日本为55%,估计,随着化建材的大力推广与使用,管材、板材、型材等需求的迅速增长,PVC 制品中硬制品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估计 2005 年将达到 60%。 我国 PVC 要紧消费地区在华北、华东与广东等地区。山东、浙江、江苏三省的消费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 34%,华北地区产销量基本平衡。 估计未来华北、

6、华东、广东仍将为 PVC 消费的要紧地区,但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大及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兴建,中西部地区 PVC 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PVC工业必将进一步进展。 预测2005年我国将新增 PVC 产能 120 万吨/年以上, 产能平约增长率约 12%,届时年需求量 660 万吨左右,供需略有缺口。 二、行业结构及本企业营销能力分析 1、生产工艺竞争的分析: 按聚氯乙烯生产原料来源分, 国内使用石油路线的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能的 22.4%,使用进口二氯乙烷(EDC)与氯乙烯单体法(VCM)的企业约占 21.5%,以电石法为原料的企业生产能力约

7、占 56%. 乙烯氧氯化法是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路线,但由于我国乙烯资源缺乏,受各类因素限制,其总生产能力较低,不能满足下游行业进展需要。 乙烯法与 EDC/VCM 单体法的原料来源都 是依靠上游的原油。油价波动必定会引起乙烯等石化产品价格涨跌。 根据全国规模 以上的 17 家 PVC 生产商 2002 年综合经济指标,电石法生产的综合成本最低。 电石法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电石法 PVC 要紧分布在四川、新疆、宁夏、陕西、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年产量大多已经扩产到 510 万吨,已经出现了四川宜宾天原集团 14 万吨与四川金路集团 12 万吨的规模经济的电石法 PVC 生产企业

8、,但相关于国内乙烯法、单体法企业规模较小。 由于电石约占电石法 PVC 成本的 65%左右,西部地区企业的电石采购价格较低,其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公司采有电石法生产工艺,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影响不大。但由于国内 PVC 产不足需,进产品的冲击而造成价格波动应引起重视。公司靠近电石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 加之氯碱加工依托平顶山丰富的盐业资源,有进展电石法 PVC 的特殊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电石法原料电石是高能耗、高污染产品,该生产规模受到一定限制。 2、竞争对手之间的抗衡: 我国电石法生产企业要紧分布在中西部。我省共有 5 家 PVC 企业,生产工艺均为电石法。焦作化电集团是我省最大的氯碱企业,

9、聚氯乙烯 8 万吨,其聚氯乙烯产量都居全省首位。焦作化电集团将用 3 年左右时间,将聚氯乙烯树脂扩大一倍。新增适销对路产品,达到产值20 亿元。据行业统计,公司的生产成本与销价均低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但规模略低于焦作化电集团。 3、供应商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 228 家电石企业统计,我国电石产能要紧集中在我国具有电力与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西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约 70%。 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不断扩产对电石需求不断增加,据报道,近两年PVC 生产能增加集中于电石路线,同时以山东、江苏与西部市场为主,2004 年新增电石法 PVC 生产能力 120 万吨,相当于增加160

10、200 万吨的电石需求,将会引起电石原料资源紧张。 公司电石供应除本地供应外, 要紧山西为主, 目前电石价格不断提升,为 PVC 树脂成本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经上分析,具有下列优势: (1)、相对国内与省内企业,地理条件优越 ,在电价与原材料方面具有采购成本的优势。 (2)、目前企业 具有较强的经营运作与获利能力。 (3)、公司通过技改扩规后,产量增至 5 万吨/年,并使用大型 聚合装置与先进的配方工艺与 DCS 操纵系统 。 公司所面临的劣势是: (1)、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随着电石价格的提升,影响该产品的获利空间。 (3)、产品的原材料单耗与先进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4)、聚氯

11、乙烯质量与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差距; 三、营销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下列营销意见 1、保证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市场变化万千,认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并能及时地作出反应,谁就能争取主动。要制定完整的信息收集及反馈制度,信息收集及反馈的方式多种化,内容细致而全面。加强市场分析与预测,提高价格决策的市场推断能力,加速决策的时效性。 2、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加速产品质量的优化,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我公司聚氯乙烯质量与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差距,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应根据不一致用户的产品性能与使用要求,采取性能选择的供货方式。如树脂的热稳固性是用户与厂方的协商指标,可根据不一致的产品要求选择供货。 3、采取节能

12、降耗措施,进一步强化成本优势; 4、加强华东、广东市场,同时大力开拓中西市场。 5、 注重提升电石法生产法在技术与能耗 方面的竞争力。 通过移地扩建 ,走规模化进展道路。加速 PVC 生产规模大型化、品种精细化与多样化,工艺技术先进化与电石法 PVC 环境治理的完善。 6、在筹建新厂区、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认真研究市场,发挥平顶山地区资源优势, 依托集团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开发其它改性的 PVC产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2022 年 10 月 18 日星期二 06:34:30 10.18.202206:3406:34:3022.10.186 时 34 分 6 时 34 分 30秒 Oct. 18, 2218 October 20226:34:30 AM06:34: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