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08741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本文以常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会话蕴涵,讨论了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的会话蕴涵及其作用和利用预设来推导会话蕴涵、否定句利用填补信息空缺分析会话蕴涵及利用歧义句分析会话蕴涵等。关键词: 常规关系; 会话蕴涵; 预设; 信息空缺; 分析常规关系是启动信息原则乃至量原则推导过程的手段,又是理解会话蕴涵的“符号”。从本源来说,它并不发源于语句之中,而是客观世界中的一种现实关系。在对话语的理解中,人们往往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称作集体意识图式(Schema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东西,它会激活人们对常规关系的记忆,将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嫁接到句子中语义空缺的位置上。对受话人

2、来说,就是合理地将语义空缺的那一部分内容在集体意识所规范的辖域内补上,即扩展了语义信息的内容。根据认知科学,常规关系中必然存在着与会话蕴涵中潜在的实际蕴涵相关联的切入点,而该切入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利用常规关系对会话蕴涵做进一步的分析。一、利用常规关系含义否定句分析会话蕴涵从会话蕴涵与“合作原则”的关系来看,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四准则就可以产生一般会话蕴涵,也就无需借助语境来推导其蕴涵。例如,学校里进行职业教育,校长这样来告诫教师:“你们都是教师!”这句话的语义是真值,是客观陈述,但根据新格赖斯会话蕴涵理论中的信息原则,会话“假定句中所谈及的对象和事件形成的关系是常规关系”,那么受话人就要自动补上其中

3、的语义空缺,即“教书育人是你们的天职。”这是因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社会契约,也可以视作常识。由此,教师们还可以推导出“我们教师必须为每一位学生负责”的蕴涵来。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因为在实际会话中,如果能够用句子的一般蕴涵就能将说话人的意图表达清楚,说话人是不会采用具有特殊蕴涵的句子来进行表达的。如果在实际会话表达中出现了冗余信息反而会使表达的意图受到影响,产生不同的理解。常规关系是为信息原则服务的,简单地说“常规关系指词语所指称的事物按其自然属性,价值属性,社会属性等惯常地,规约性地同另一事物或另一观念(可能如句中另一词所指称,也可能未在句子提及)可能结成的关系。(Sp

4、erber&Wilson, 1986)对这一关系的意会,就可理解为这种关系的蕴涵。例(1)肖风又拿起了他的笔。这里的“笔”,从常规意义上来说是指用以“写字”的工具,可用“拿起笔”“实施写字”来表示。“肖风”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们(至少是交际双方)知道他是诗人,那么“诗人”从常规意义上来说“写诗”是他所从事的工作,即诗人拿起笔进行诗歌创作,“又”从常规意义上来说指“过去曾停止现在恢复”之意。因此,例(1)可通过这一系列的常规关系理解为:肖风恢复了诗歌创作活动。信息原则认为,言语活动中说话人总是倾向于说得尽量少,受话人则要尽量利用话语中的常规关系来扩展说话人所提供的简约的话语,找出对此特定的理解

5、,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为止。这是两个逆向的过程:说话人利用常规关系的嫁接使话语尽量简约;受话人则利用常规关系的补充使信息尽量丰满。例(2)A:John is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B:No, he isnt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he is meeting his wife.例(2)就是常规关系蕴涵否定句的一个典型例子,试分析:晚上同一个女人会面。从某种观念来看则有男女约会之嫌,因此,句中的 woman 就蕴涵着作为这种约会的女方之意。否定了 woman 就是否定了这种蕴涵,这就是常规关系蕴涵否定句。在常规关系蕴涵

6、否定句中,否定 woman,并不否定该词自身的词义,因为在 B 句后面的句子中提到 John 是与他的妻子会面;“妻子”当然是“女人”。例(3)他不是“老李”,他是新上任的处长。例(4)甲:昨天晚上跟你在一起的那位小姐真漂亮。乙:她不是什么“小姐”,他是我儿子的班主任,来家访的。按常规关系,例(3)中“老李”这一称呼通常用在说话人和被称呼人在职位、身份上不分上下的场合,这就是“老李”可能有的蕴涵。例(3)否定“老李”就是否定了这一蕴涵。根据常规关系,此句可蕴涵着你这个说话人已没有资格称呼人家“老李”了,人家已升职为处长了。例(4)中“小姐”这一称呼,按常规关系,常指一年青、靓丽的欢场女子。例(

7、4)否定了“小姐”就说明“小姐”这一蕴涵被否定,只不过蕴涵着那位班主任是位年青的女性而已,再如下面这些例句:例(5)他几乎没有星期日,只有星期七。例(6)中国的足球健儿没有屡战屡败他们是屡败屡战。例(7)For a pessimist like him, the glass isnt half emptyit is half full.(对他这种乐观主义者来说,不是半杯,而是差一半就满杯了。)例(8)She isnt Lizzy, if you pleaseshe is Her Imperial Majesty.(她怎么会是莉姿呢?要是你乐意就尊称她“皇后陛下”好啦。)例(9)Miss Din

8、a didnt produce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ed closely with the score ofHome SweetHome, She sang the song.(黛安娜小姐发出的那串声音可不是“家,甜美的家”的调子。她唱的是那首歌。)分析上面的例句,可以得出:常规关系蕴涵否定句不否定该词自身的词义,而是否定与其对立的人或事物(甚或观念),在词义上或事实上具有同一性,即在词义上或事实上二者相互呼应。二、常规关系蕴涵否定句的作用蕴涵否定具有普通否定所不能替代的语用功能。蕴涵否定句本句和义句(逗号或破折号后面的句子)的表层句义是矛盾的;

9、从表层句义来说,它是由意思矛盾的织体所构成的,表达的是一个悖论。常规关系从喻意层来看,蕴涵否定通过人们对隐喻之意的领悟,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在一种微妙的表达中达到了统一,传递了普通否定句所不能表达的意思。这种表层语义的巧妙构思,成为运用语言的一种技巧,可在会话中起到意料不到的作用。另外,蕴涵否定句中被“否定”的可能是直接引述上文或对话者的话语。如例(4)中的“小姐”,也可能是针对一种不言而喻的看法或已为一些有关的人所确认的信息。如例(6),无论是哪种引述,所引述的内容在交际双方看来本是无可置疑的,但蕴涵否定句却故意将这一被认为是无可置疑的内容加以“否定”,就使话语出人意料,增加其吸引力,造成受话方

10、对话语抱有一种悬念,因而增大交际过程中的注意力。同时,本句所表达的内容为义句的表达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些均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力度。三、利用预设推导会话蕴涵预设(Presupposition)是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根据,以语句陈述内容为前提,并按逻辑概念来推断话语的先决条件。例如:例(10) A: Wheres my box of chocolate?(我的那盒巧克力呢?)B: The children were in your room this morning.(今儿早上孩子们在你的房间里。)显然,例(10)中 A、B 间的对话存在着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仅从 B 句意义上

11、看,无法理解会话的真实蕴涵,因而需要做出预设,找出与会话蕴涵中潜在的实际含意有关的常规关系。再进一步认知其确切含意。设:孩子是喜欢吃巧克力的。那么根据常规关系,B 所说的“今儿早上孩子们在你的房间里”就可以被用来推导出“巧克力让孩子们吃掉了”这个潜在于会话蕴涵里的实际含意。四、利用填补信息空缺分析会话蕴涵人们的会话往往是建立在会话双方的共知知识与非共知知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会话双方毫无共知知识的交流是无法进行的,也是不存在的。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可以以已知信息为基础引出未知信息。对于受话人共知(即双方共知)而又在会话中必要的信息,说话人只选择省略对会话有影响的信息及不影响受话人理解的信息,以使

12、会话简约。这种省略受会话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所支配,包括相识度,亲密度,职业关系等,而共知信息的多寡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共知信息越多,会话中的“省略”就越多。而这种省略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会话中出现信息“空缺”(missing links)的现象。而对缺乏共知信息的人来说,这种“空缺”就会造成对话语理解上的困扰,例如:例(11)A:Have you spoken to everyone?(你跟大家都告别了吗?)B:Ive spoken to his friends and if youve seen all his family, I suppose we can go.(我已和他家的朋友们打

13、过招呼了。要是你见过了他的家人,我们就走吧。)A:Yes, I expect they want to be alone now.(好吧,我想他们现在也希望单独呆会儿。)这是一对夫妻在参加葬礼后的一段对话,按常规关系,人们对有关葬礼方面的共知知识较多,因此,在例(11)中,语义空缺比较多,但通过填补信息空补缺这一手段就不难推导出例(11)会话中的真实含意了。如在 A 句中,可按规约性知识补上“We should have spoken to everyone before we leave.”,而在 B 句中,则需要补上“实际惯例知识”“Yes, I think we have.”和“then

14、 weve spoken to all his family and friends.”(履行行为知识)等信息空缺。五、利用歧义句分析会话蕴涵“歧义”是指人们在会话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安排的一种话语。它是为了有目的对人或事物蓄意褒贬,从而对受话人造成一种模糊信息接收的态势。如:例(12)A:Name and title, please?(请告知姓名、职称。)B: John Smith, Associate Editor and professor.(约翰史密斯,副主编,教授。)从例(12)中 B 的话语上看,B 有意采用“歧义”方式使 A 不能确定他是副主编兼教授还是副主编兼副教授,从

15、而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 B 本人确实是教授的话,一般会用“John Smith,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Editor.”来回答 A 的问话。因此,在分析这类由“歧义”构成的会话时,应从“词序安排”上切入,对此加以推导就不难得出其真实蕴涵来了。例(13)A: What is he?(他是干什么的?)B: He is a bachelor.(他是学士呀。/他是个单身汉。)“bachelor”一词本身既可看作是双关,它有双重词义,一指本科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的人。二是指依然过着单身生活的人。那么,在例(13)中,B 的这种说法显然是故意使 A 感到迷惑。因此,分析这类的“歧义

16、”,则需从当时的语境及 B 说话的腔调等入手了。综上所述,通过受话人对信息原则的运用,把说话人的信息内容扩大到极限,从而领会说话人的真正意思。人们之所以把上面提到的例句视作“常规”,是因为这些已在社会上形成共识,即“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句子,对其理解(即一般蕴涵的推导)有时也会涉及到一连串不断的、不简单的集体意识链及其辐射,形成由多层次,多方向的集体意识组合的“集体意识图式”(schema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在对话语的理解中,这一图式起到的作用是激活对常规关系的记忆,将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嫁接到缺乏语义的句子中。这样方能达到说话人可以“说得尽量少”的目的,而受话人又可以在集体意识所规范的辖域内合理地将语义空缺补上。因此,可以说扩展话语内容,找出特定的理解过程就是理解语句中可能传递的常规关系的内容,并可用来填补句中字面义与其特定理解之间的语义空缺。常规关系是客观世界中的一种现实关系,是事物自身与它物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