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018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现代化研究陈益 010910300606内容摘要: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家庭永远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它对孩子的成长与成材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是无法低估的。纵观 ,有关家庭教育仅涉及不到 1%。教育的三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最薄弱地位。由此可见提升全民家庭教育意识,加强家庭教育研究水平,让家长随时了解家庭教育现代理念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职能 家庭教育现代化家庭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马卡连柯说过一句话:“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

2、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已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代的“孟母三迁” 、 “岳母刺字”等家庭教育故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古今中外家庭教育发展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一点,家庭教育是建立价值观的地方,认知伦理关系,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是在教人的修养和价值理念。中国人的修养是

3、什么呢?从传统的观念上来讲,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的地方。在论语上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个君子,要修身养性,完成他这一生的成长,基本上要分这么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传统的孝悌之义,一个人进了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出了家门就能够友善兄弟。第二个就是人在社会上,叫做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谨而信,一个人态度要谨慎,言语上不能太冒犯,不能太狂妄,而要笃诚守信。泛爱众,广泛的博爱大众,对大家有这么一种善意。而亲仁,再去亲近那些仁义的道理,这一段是我们说的社会学习。第三段是什么呢?第三段叫做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你把家庭学习、社会学习都完成了还觉得有余力,你可以去进行专业的

4、文化学习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那些书本上的、文字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差不多可以学了。但是我们想想今天的日子呢?大家都是倒过来,一个小孩子,家庭教育,社会的学习都没有接触的时候,可能小小年纪就去学文了。小孩开始被背诗词了,写写字了,学那种学前班了,一直上完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回过头来再被社会调教,甚至被社会修理,一个人言语不谨慎了,不守信用了,然后再去逐渐学习。而最后忽略的是什么呢?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忽略的就是家庭教育,恰恰就是入则孝,出则悌,这一段没有了。家庭教育的缺乏,在今天是一个重要的事吗?那不是自己家跟父母的事吗?对于中国人来讲,家庭论题的教育绝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它是你认

5、知整个社会公民责任的一个基础。中国人没有上教堂的习惯,中国人不去膜拜一个外在的神,他们讲究的是出门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国人信任的就是伦理中建立起来那种笃诚守信的人际关系。所以一个有上教堂传统的人,要是眼前打翻一个杯子,他可能会本能的说,我的上帝。但是一个中国人,可能会本能就会喊,哎呀,我的妈呀。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中国人的呼爹喊妈就是西方的神来用的,这就是中国强调家庭教育,认知伦理关系重要性的一个前提,就认识了伦理,你才能到世界上走得更远,整个从亲人之间拓展到朋友之间,才能够有家国天下的关系,这就叫修身齐家治国,最后才到平天下。 所以这个伦理价值的建立,在今天特别是在一个独生子女时代,往往是被

6、忽略的。越是发达的大城市,越是精英高知的家庭,这个孩子小时候上的各种辅导班、学前班越多,而在家里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分享家务劳动的时间越少。有些孩子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分数都是实实在在的,但是一个月之间要换三四间宿舍,跟每个宿舍的人都住不来,不是抢一个桌子就是抢一个床位,要不就哭了,要不就是睡不着了,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一个新生群体有时候想安顿就要花好长时间,这些到底缺了什么呢?绝不是他们的学校教育做得不好,做得不好他们不会考上这么好的学校。缺了什么呢?我们要回去问问家庭,所以学习伦理的认知,学习一个人格的建立,这件事情没有哪门专业课可以完成,他在中国的家庭中。一个家庭,过去中国都是大家族

7、,是有一些封建礼节,讲究一些长幼尊卑。如果你把那些不好的东西扬弃掉,你会看到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的公平,每个人的奉献,每个人的分享,这在一个大家庭中是能传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今天越来越多变成了核心家庭,大家族的概念消解了,但是一个孩子,他作为家里的希望,他仅仅是学习的载体吗?他的身上还能够建立什么呢?一个人还有爱的能力吗?今天我们即使在成人世界中会发现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就是爱,越来越变成一句宣言而不是行动。很多年轻人常常抱怨,我这么去爱一个人,为什么他还不领情,为什么他还离开我?我们今天不缺情歌、不缺情诗、不缺情书、不缺铺天盖地的甜言蜜语,缺什么呢?就是温暖朴素地为你所爱的人做事。爱也是一种

8、执行力,这件事情学校里教不来,看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有的时候承载的爱太多,他会觉得他人的爱情是一种本份,因为他学习好。但是如果一个习惯于为他人做事的人会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人的爱是一种情分,所以是情分,人才会感恩,是本分得不到就会抱怨。我们需要成长起来的新公民,不是那种只掠夺爱的人,而是能够施予爱的人。这件事情跟家庭教育关系更大。固然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都在进行这种教育,但是你想一想,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老师五加二等于零的说法,什么意思呢?1、2、3、4、5,小娃娃在幼儿园排队讲秩序,有礼貌,分享,做值日,打扫卫生,还容易建立起来,周末回家两天,回来以后老师说等于零了。两天回去,爷爷奶奶包好的水果

9、喂到嘴里,袜子脱下来给洗了,床给铺好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早上也可以不起床了,下午也可以睡懒觉了,想不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了。到周一来了,老师愁眉苦脸说,哎呀,五加二等于零了。这样的说法在幼儿园老师起码还有意识,到了小学,到了中学,更多的不是在教一个学生的生活规范,而是教他们的知识系统。五加二等于什么,这个问题连意识都没人意识了。那等到他们真正上大学以后,教到大学老师手里的时候,也只有遗憾和来不及了。很多家教的事情,等大学老师去做,来不及了。穿越大学,走上社会,很快这些孩子又会有他们的家庭。现在常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的孩子不光是说学习的问题让人操心,你现在不禁止他谈恋爱,就是你让他谈恋爱他有时

10、候都不会恋爱了。因为两个独生子女家庭被呵护起来的孩子,好起来的时候如胶如漆,吵起来的时候心里头都有天大委屈。女孩指责男孩经常会说,你为什么不像我爸那样对我,我爸从前一直都是怎么怎么做的。男孩就会理直气壮的说,那我妈还怎么怎么对我的呢,你为什么不像我妈那样对我?这也不是说笑话,因为他们习惯于那样被对待。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进行家庭教育?再下一代独生子女又怎么样?所以我说关于伦理、价值,一个人人格的铸就,这起自于家庭教育,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地方。第二方面,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建立一个孩子充分的想象和自信的地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能以学科出发,以知识出发去进行一种对象化的教授。而只有在

11、家里,每个家长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知道自己的孩子长项短项都在于什么。可以说,个体差异有先天的气质,有后天的习惯,天渊之别。偏科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吗?我们今天面对的什么是人才?有的时候我很遗憾,单纯信任一种专业化教育,有的时候会把一个天才教成庸才。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天才,带着他的奇思妙想。但是他的想象力受到鼓励吗?他的兴趣受到尊重吗?他个人的潜能被敏锐地发现了吗? 这一切责任在他的父母!指望着老师从一个班 30、40 个孩子去发现并且捕捉而且鼓励每个孩子不可替代的优点,这几乎是一种奢望。再好的班主任也做不到,但是每个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你有理由把他当成世界

12、上唯一的这一个。他的气质、他的兴趣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我们不见得要求一个孩子每一门的功课都是平均分,你可以去发觉他与众不同的那种独特的灵敏度。作为克服缺点,不如说扬长避短。一个人的短处可以避开,把他的长处发挥出来。再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是社会化教育的一个平衡器,它让一个孩子从小认为,一个人的创造是值得尊敬的事。国家图书馆的老馆长任继愈先生曾说过,我们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推行标准答案。老师发给小朋友一人一块小圆饼干,小朋友咬一口举起来说,这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月牙。任老说,我如果说这是小船行不行?我如果说这是人剪下来的指甲行不行?我为什么非要说它是月牙呢

13、?所以任老当时说,如果连小孩子,幼儿园就习惯什么叫标准答案,他这一辈子怎么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呢?任老这段话挺发人深省,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教育要求不讲标准答案是不可能的。到了小学、到了中学、到了高考前我们还不讲标准答案吗?这事也许只能靠每个家庭教育来平衡。如果说社会教育给学生的是一种确定性价值的认可,那么家庭教育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价值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跟社会教育形成的平衡系统才能够真正塑造起来一个健全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第二个意义是因材施教,真正能够开发一个孩子对象化的潜能。第三点,家庭教育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使这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一个孩子有爱、有自信、

14、有梦想,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轻易妥协,这种教育也许要伴随他终其一生。一个家庭教育最好的状态,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以言语或行动的施教,而是一个家庭中的循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呢?是父母,甚至是祖母祖父都在随着孩子与时俱进,一起成长。所以家庭教育是循环教育,它有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也有晚辈对长辈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晚辈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处于一个超音速的时代,他们在说他们自己的语言,有他们的游戏方式,他们不应该紧紧承载大人的斥责,说现在的孩子没出息,一代不如一代,这只会形成一种逆反。为什么长辈不向晚辈学习呢?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元素应该是长辈向晚辈学习,

15、学习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成长的生命状态,让这个家庭保持一种蓬勃新鲜,大家一起去淘气,大家一起去玩一个游戏,一起去郊游,或者一起完成一次颠覆性的行动。越多这样的 DIY 行为,越多养成全家一起其乐融融的行为,也许最后创造不了什么具体价值,但是在享受过程。完成一种开放态度,态度的建立永远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是一种态度,融合是一种态度,平等和尊重也是一种态度。家庭教育这个载体,它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在谈到怎样做父母时,也指出,家庭教育这个问题非常

16、之大,非常之重要,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在负有极重大的责任。陈先生耐人寻味地指出,栽花有栽花的技能,养鱼有养鱼的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猪、养鱼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毫无准备,事后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现象在中国竟然非常普遍,司空见惯,不能不发人深省、让人警醒。小孩的教育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绝对不能随随便便、等闲视之,养育小孩仅仅依靠爱心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讲究方法、讲究原则、讲究科学。陈先生认为,惟有能好好教养儿女的人,才配得上做父母的资格。据说,有些国家青年男女结婚之前一定要学习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的,而且一定要考试合格才能登记结婚。这实在是颇有远见之举。也从中看出国家调控家庭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家庭是私人领域,公权不应当干预家庭教育。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回答,美国对此问题的认识是:教育问题的本质是社会问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充其量只能影响和改变学生每天 6.8 小时的生活,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