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820413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诗 中华文化的灵魂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 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 ,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 、 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 、 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

2、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

3、亦以诗为境。 ”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 ”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 “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 ”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 “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 、

4、文天祥的正气歌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 1693 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 ”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 意象叠加 ”与“ 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 “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

5、添娇妩。1920 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 ”(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6、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 尚书晓典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的诗经 、 乐记都被尊为经典。 B隋唐以来朝廷以诗赋取士,因此古诗的地位更加显赫,也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极大。 C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练、美听、微妙,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D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 2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 。 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彻,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

7、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C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 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育浓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杜甫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及其因此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B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如戏剧本质就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处处诗意洋溢。 C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

8、诗,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如 1920 年罗素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认为西湖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每小题 3 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

9、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

10、,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 【注】蠲(j):免除。逋():欠交,拖欠。丁:遭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 雄:英雄、豪杰 B钟佯不省,左右顾问 佯:假装 C非无仆隶,欲藉是报

11、公耳 藉:借 D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 视:主管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况钟刚正廉洁的一组是( ) 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 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A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B.

12、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 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 D. 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 (5 分) (2)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

13、勘合簿,防出纳奸伪。(5 分) (二)诗歌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12 分) 长安秋望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注“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 ,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南冠” 、 “楚囚”:典出左传 ,为囚徒的代称。 8. 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赏析。 (6

14、 分) 9. 诗中的“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并请简要列举你的理由。(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_,此时无声胜有声。 (2)风急天高猿啸哀,_。(3)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4)多情自古伤离别,_。(5)_,夜泊秦淮近酒家。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 (25 分) 日 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 “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那么明天会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时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