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143164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经济学背诵结果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经济学第十二章(一) 名词解释1 国民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用某一年作为基期所计算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劳务和产品。(二) 简答题1 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GDP:国民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 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折旧NDP:国民生产净值=GDP- 折旧NI:国民收入=NDP-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政府补助PI:个人收入 =NI-

2、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PI-个人所得税2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定义和公式):1. 支出法: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所购买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2. 收入法:从产品的角度出发,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即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GDP.3. 生产法(增值法):按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个部门的增值来计算 GDP,各个部门在计算时要扣除中间产品的产值,只计算本部门增值。注意:1 支出法:政府支出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不计入 GDP2 旧房产买卖不算投资。GDP 国内生产总值NDP 国民生产总值GN

3、P 国内生产净值NI 国民收入PI 个人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C 消费I 投资G 政府购买X 进口M 出口名义 GDP 按本年价格计算 GDP实际 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折算指数 名义 GDP/实际 GDP第十三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名词解释1.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2.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3.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的支出以相等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支出变动之间的比率4. 平均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中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5. 示范效应:消费者的

4、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简答题1. 税收、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他们都是通过乘数影响总支出1 税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从而影响总支出。它变化的方向与总支出相反。2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变化方向与总支出变化方向相同。3 政府转移支付也不直接影响总支出,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从而影响总支出,方向与总支出方向相同。2. 政府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将收入从富人转移到穷人,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试分析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富人的 APC 低,穷人的 APC 高,穷人消费在收入中占得比率大,将一部分

5、的国民收入由富人转移给穷人,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 APC,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支出,最终社会的国民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3.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 0 小于 1 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MPC 是指消费增加在收入增加中所占的比率,一般而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因此 MPC 在 0 到 1 之间。但 APC 是指在任一消费水平下,消费在收入中所占得比率,当人们的收入很低甚至为0 时,为了维持生活,人们也必须支持一定的消费,因此 APC 有可能大于 1.APC 平均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APS 平均储蓄倾向MPS 边际储蓄倾向E 需求支出Y

6、收入C 消费I 投资S 储蓄爱尔法自发消费贝塔边际消费倾向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名词解释1.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较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2. 投资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刚好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之和等于该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3. 托宾的“Q”: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用来衡量是否值得投资。4. IS 曲线:表示满足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曲线。5. LM 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简答题1. 在 IS 和 LM 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

7、么?不一定,两条曲线都分别表示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供求相等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个市场共同达到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不能说明是充分就业时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例如: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时,即使利率再低,企业投资的意愿仍会较差,这会使 IS 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与 LM 向结合形成远远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2. 看卷子,当着这情况时 is 且 lm。产品市场上投资大于储蓄,即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使 A 点水平向右移动。货币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即存在超额货币需求,引起利率上升再使 A 点水平向上移动,达到产品市场均衡。继续调整直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8、实现完全均衡。3. 简述 IS-LM 模型的内容和经济意义IS-LM 曲线,是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Is 曲线投资等于储蓄公式为,利率上升通过减少投资支出而降低总需求,向右上方倾斜。Lm 上任何一点都是货币需求等于供给,达到货币市场均衡方程式为,由于货币实际需求随收入上升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给点货币供给量时,LM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两曲线交点即为均衡点。这个模型,用均衡分析方法同时分析了,消费、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利率。M:货币量m:实际货币量P:价格指数e:自发投资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r 利率k: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h: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名词解释1.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2. 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3.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4. 再贴现:中央银行变动再贴现率和再贴现条件,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的政策。(商业银行持合格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资金的业务。 )5.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的经济政策。简答题简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并说明中央银行怎么样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