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763238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粥样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粥样硬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和最重要的类型。主要发生于大中动脉, 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等, 其特点是粥样化。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引起动脉内膜脂类 (主要是胆固醇及其酯)和其他成分的灶性堆积,肉眼观察常呈灰白色的隆起,形如粥状,故称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形成脑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发展下去,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冠心病,会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此病的发生与一系列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称为易患因素:1、年龄 :一般说来,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中老年比较多见。我国人较西方人发病年龄推迟,病变程度也相对较轻。2、性别 :男性

2、发病率离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期后则有所增高,这与雌激素分泌的改变有关。3 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 : 大量资料表明,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是本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4、高血压 :也是主要的易患因素之一。5、吸烟6、糖尿病 :最常合并有心血管病变7、肥胖 :肥胖者冠心病患病率高8、其他因素 :缺少体力活动、精神过分紧张、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痛风) 、凝血机制、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包括微量元素)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控制总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植物性蛋白质,少吃甜食。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饮食易清淡

3、、少盐。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香菇、木耳、海带、紫菜等) 。适量饮茶、少饮酒。营养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 无论是轻型的还是重型的, 无论是用胰岛素的还是用口服药的,都必须通过饮食控制以减轻胰岛 细胞的负担,改善症状。30 年代,胰岛素问世前后,营养治疗的原则是半饥饿疗法,治疗初期碳水化物量为 60100g d-1,占总热能的 20%;脂肪量为 100g 左右,占总热能的 60%,病情好转后碳水化物不超过 240g d-1,纯属低热能、低碳水化物、高脂肪饮食。直至 60 年代,由于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时,才提出了应提高碳水化物的进量,减少脂肪进量的主

4、张。总热能: 多数学者认为合理控制热能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 糖尿病人的热能供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 对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以减轻体重。 对消瘦者必须提高热能摄入以增加体重。碳水化物: 近年来实验资料表明, 在合理控制热能的基础上给予高碳水化物饮食 (占总热能的 60%左右) ,不仅能改善葡萄糖耐量,而且也不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高碳水化物饮食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碳水化物日进量控制在 250 350g。对肥胖者可控制在 150 200g,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适当放宽。对单纯饮食控制而又不满意者可适当减少。含碳水化物的食物有:蜂蜜、白糖、红糖等精制糖,在肠道易于吸收,故升血糖作

5、用较迅速,因此糖尿病人应忌食。低血糖时例外。凡欲甜食者可以少量木糖醇,甜叶菊等代替。米、面等谷类,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如玉米、荞麦、燕麦等,糖尿病人可按规定量食用;土豆、山药等块根类食物,其所含淀粉 20%,可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水果类含果糖较多,约含碳水化物 10%左右,其吸收速率较快,对血糖、尿糖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免食。一般,建议于两餐之间或晚间睡觉前试食少量;蔬菜类含有少量碳水化物,含纤维较多。如叶菜类仅含 1 4%的碳水化物。其吸收速率甚慢,可适量多用。脂肪: 既然防止或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原则, 那么减少饮食中脂肪进量也就十分重要了。目前的主张是,饮食中脂肪

6、所供热能应减到占总热能的 25 35%甚至再低些,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应低于 1g。并限制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脂肪摄入(鸡、鱼油除外) 。植物油可适当多用。蛋白质:糖尿病人的蛋白质供给量与正常人近似。成年人为 1g kg-1 d-1。但当病情控制不好时,易出现负氮平衡,故供给量需适当增加,按 1.2 1.5g kg-1 d-1 计算目前主张蛋白质所供热能占总热能的 10 20%,其中动物蛋白质占 1/3。素食者,供给量要提高,因植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病人的糖原异生作用旺盛, B 族维生素消耗增多。补充 B 族维生素(粗粮干豆类、脏腑类、蛋类及蔬菜)补充维生素 C 可防止因

7、缺乏而引起的微血管病变。酮症酸中毒时要注意钠、钾、镁的补充以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平时钠盐摄入不宜过高。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 GTF)的组成成分,可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总脂质。含活性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锌与胰岛素活性有关,锌能协助葡萄糖在细胞膜上转运。锌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有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以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 因此在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食物纤维量。 至于增加多少或增添那类纤维还无明确规定。 在补充不溶性纤维如麦麸、黄豆皮等时,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影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酒精:每 g 酒精可供热能 29kJ,酒精代谢不需要胰岛素。

8、因此,有人认为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但是, 因为酒精除供热能以外, 不含其它营养素, 另外少数服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饮酒后易出现心慌、 气短、 面颊红燥。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易引起低血糖, 还是以不饮为宜,餐次:为了减轻胰岛素的负担,使之合理分泌胰岛素, 糖尿病人一日至少进食 3 餐, 而且要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或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还应在 3 次正餐之间增添 2 3 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肥胖是一种多见于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中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这种营养不良性疾病, 主要不是由于营养缺乏,而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它的特点是:机体脂肪和脂肪组织过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并有害于身体

9、健康。肥胖正在逐渐变成日常保健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至于在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当前,肥胖则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大约有 1/4-1/2 人肥胖。肥胖患者,不仅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有潜伏糖尿病、动脉粥样感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骨关节炎、痛风、胆结石、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危险,以及对各种应激的反应低下,不能适应环境骤变,不能抵抗各种感染,不能耐受麻醉和外科手术等等。肥胖在治疗上十分困难, 一般疗法难以奏效; 迄今所知, 除了持之以恒地切实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之外,尚无别的最终有效的减肥良法。针对肥胖的定义, 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诊断或判定肥胖的标准和方法,

10、常用的方法是人体测量法,常用的指标有身高标准体重法、皮褶厚度和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 (BMI) BMI= 体重( kg) / (身高 m) 2 虽然肥胖表现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但超重并不一定都是肥胖。 机体肌肉组织和骨骼如果特别发达,也可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运动员) 。(一)肥胖发生的内因肥胖发生的内因主要是指肥胖发生的遗传生物学基础。 遗传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5 号染色体有缺陷) ,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其二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肥胖。(二)肥胖发生的外因主要是指影响肥胖发生的因素。认为社会因素、饮食因素和行为心理因素。肥胖按发生的

11、原因分为:1、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类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常常无明显病因可查, 但如果追问病史, 可以发现其家族中多有肥胖者, 或自身常有婴幼儿期肥胖史。2、继发性肥胖继发于某种疾病或用药不当所引发的肥胖。引起继发性肥胖症的疾病以内分泌和遗传性疾病为多,少数患者也可以因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所引起。(一)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肥胖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肥胖可导致儿童血脂浓度增加、 血压增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肥胖症能导致混合型肺功能障碍。对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影响。对体力智力、生长发育的影响。(二)肥胖对成年人健康

12、的危害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一些研究还证明了肥胖与胆囊病有关。极度肥胖者肺功能可能异常,而且肥胖者的内分泌和代谢常发生异常。长期地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 这是现阶段肥胖的基础治疗缺一不可的两根支柱。 这又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对原有生活、 饮食习惯彻底改造的过程, 需要有极大的坚强的意志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那些有婴幼 /青年期肥胖史的患者,由于其脂肪细胞、脂肪组织已大量增生,潜在的肥胖趋势也难于很快制止。至于活动项目,则应根据具体对象的体质状况,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但一般不宜参

13、加竞赛性活动。饮食治疗原则( 1)膳食供能量应酌情合理控制( 2)在各种能源物质中尤须对低分子糖(如蔗糖、麦芽糖、糖果、蜜饯等) 、饱和脂肪类食品(如肥肉、猪牛羊油、椰子油、可可油等) 和乙醇严加限制 3)中度以上肥胖者其膳食能量的分配应较正常要求适当降低碳水化物比值 ( 40-55% ) , 提高蛋白质比值 ( 20-30%) ,而脂肪比值以控制在正常要求的上限为妥( 25-30% ) 。纤维多的食品可酌情多用 。( 4)必须按正常标准要求,保证膳食有足够而平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为此,食物必须大众化、多样化,而切勿迷信时髦减肥食品,并切忌偏食。事实上,只要含能量低、来源分配得当,而且营养平衡,那么任何普通膳食都可成为良好的减肥膳食。( 5)每日之餐次,当以三餐或更多为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