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1174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2011二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安区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一)默写(18 分)(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7 一 8 题 (4 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7、万籁在这里是指 。 (2 分) 8、下列理解正确一项是(2 分 ) A初画照高林 一句中初升的太阳令整个画面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机。B潭影空人心;的含义是清澈的潭水能令人忘却所有的事情,内心只余空白。C但余钟磐音方,这里凸显钟磐的声响主要是为了点出古寺, 首尾呼应。D 作品中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与古寺禅房和谐地融为一体,

2、给人以清幽脱俗之感。(三)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8 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节选) 郑燮(l)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2)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9、选文的作者郑燮,号 ,是 朝书画家、文学家。(2 分)10、用

3、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11、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节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过目成诵的记忆力的轻视与否定。B第二节开头指出,读书若一眼即过,往往眼前朦胧,心里茫然,难以留下印象。C第二节接连以两位天赋过人的先贤为例,阐述了深入研读给心灵带来的收获和满足。D第二节又以虞世南等三人成名后不再读书导致终无佳作传世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四) 阅读下文,完成 12- -15 题(12 分)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

4、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注:弋(y) 射。 将自随 带着它跟随自己。后以后有一次。咋(z)咬。无所知 一点也没知觉。彷徨(pang huang)徘徊。嗥吠(hao fei)吼叫。 往复路间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怪以为怪。闷绝 窒息。委倒。惜怜。(选自太平广记)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 (1)华健好犬猎( ) (2)如同于亲戚焉(1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家人对它如此反常感到奇怪,于是跟着它去了江边。B 家人责怪它如此反常,于是跟着它去了江边。C,家人对它如此反常感到奇怪,于是随便它去哪里都不管。D 家人

5、责怪它如此反常,于是随便它去哪里都不管。14、隆一家后来会如此爱怜这条狗,是因为它的那些举动? (请摘录原文)(3 分) (1)_ _ (2)_ _ (3)_ _ 15 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本文犬 的形象(2 分)二、现代文(4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22 分) 马斯达尔:阿拉伯的桃花源(1) 还记得阿拉丁的故事吗?聪明的阿拉丁从法师那里抢回了神灯,把被法师移走的城堡和公主从非洲夺了回来。而今天,在阿拉伯的领地上,同样神奇的事情正在上演。不出 6 年,一座现代城堡就将在阿布扎比拔地而起。马斯达尔城,全球首座零碳城,阿拉伯世界的新骄傲。(2)如果你有幸成为这个城堡 5 万居

6、民中的一员,你每天的生活将是这样的:清早起床,喝一杯由淡化海水冲的咖啡,先到集市逛一圈,然后步行 200 米到办公室去上班。虽然街上温度可能达到 50 度以上,可是你却一点也感 觉不到热,因 为城市上空 树影斑驳,而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树木,是由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滤网。(3)你的办公大楼完全是依靠太阳能供应能源的绿建筑,你从来不知道“ 空调”是什么东西,因为在城市中心有几个“风塔” ,它们利用自然的空气流动自动调节温度。你也没见过“ 小汽车”,在城里,要么是乘坐半空中的轨道 电车,要么是 骑一辆自行车沿密布的河道以及花园穿梭。出城的话, 这里有一条轻轨直通阿布扎比。(4)在这座零碳城里,所有的建筑

7、都限高 5 层,而 绝大多数建筑的屋 顶都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城中的电力供应主要来自沙漠的烈日以及波斯湾的海风。城中 99%的垃圾都不得使用掩埋法处理,而是尽可能回收或用作附近农田的肥料。而工 业废水和生活 废水经过处理后,将用来灌溉城市街道旁种植的棕榈树和红木。每天无 论你在家中还是路上,始终相伴的是潺潺流水和绿树红花。你真正生活在沙漠里的桃花源。(5)这一切并不是人类的梦想,而是正在 进行的项目。 2008 年,阿布扎比宣布了这个耗资 220多亿美元的造城计划,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个占地 6 平方公里,靠近阿布扎比机场的马斯达尔将做到二氧化碳的排放为零、废弃物的产生为零的宏伟目标,

8、给全世界提供一个绿色的范本。(6)同样来自阿拉伯世界的迪拜, 这个产生了全球唯一的 7 星级酒店、 酝酿着全世界第一高楼、耗资 15 亿美元打造一个酒店开幕仪式的地方,在 穷尽奢华的同时,暴露出其极度耗 费资源的不可持续性。迪拜所有的石油资源 预计将在几十年后枯竭,到那时,所有用石油堆砌起的奢华必将坍塌,奢华梦也只能残存于人们 的回忆之中。(7)其实,阿布扎比供应着全世界 9%的原油以及 5%的天然气,是个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国。也正是因为阿布扎比太依赖石油资源了,现在,他 们不得不考虑 当石油枯竭之后国家该怎么办,不得不去寻找替代方案。(8)阿布扎比政府认为,兴建 马斯达尔未来之城这个项目,虽然

9、 220 亿美元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但是当马斯达尔城建成后,它将在接下来的 25 年中为阿布扎比节省价值超过 20 亿美元的石油,提供 7 万个就业机会,并贡献 2%的年经济增长率。而这座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所有电力的城市,势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碳交易市场上,这亦是一笔庞大的收入。(9) 这个计 划带来的商业和投资前景更是让人兴奋。 这座城将容纳超过 1500 家公司,英国石油、壳牌、道达尔、通用电气、三菱、三井、劳斯莱斯、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世界最顶尖的组织都已经确认参与到项目中来。2009 年 6 月,新成立的国 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将总部

10、选址在马斯达尔城,这个机构有全世界 136 个政府部门的参与。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已经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16、第(2) 一(4)节围绕 、 两点展开了马斯达尔的蓝图。(请用原文),(4 分)17、第(6)节在文申的作用是什么?(4 分)18、第 (8)节画线句中的等字能否删去?请到前文找找依据,再来说说理由。(4 分)19、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A 桃花源 典出陶渊明的作品,这里是取其 理想社会的内涵。B 阿布扎比曾经也是一个极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国家。C 220 亿美元和 20 亿美元这两个数字间的巨大落差说明马斯达尔城的价值申并不包括经济回报。D 文章依次从内容、起因

11、、前景三方面介绍了阿布扎比的造城计划。20、本文的文字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请将第(3)节画线句改写成一段规范的说明文字(6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26 分)蒙文通: (有删减) 徐百柯(1)蒙文通(1894 -1968)四川盐亭人,近代 蜀学传人,经史大师。历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教授。(2)蒙文通一生著作颇丰,但他曾告诉儿子蒙默,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理学不是拿来讲的,是拿来躬身实践的。 (3) 蒙默说,父亲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 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 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 “一个心

12、术不正的人,做学 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4)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 30 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文学院院长胡适家拜 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钱穆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 。据说此事弄得胡适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 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5)另一次是上世纪 40 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 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 求他继续授课。他 说:“我可以不拿 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于是 让愿意上课

13、的学生到自己家里, 继续传授。(6)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 态 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 满面笑容,从容 潇洒地走上讲 台,大有学者、 长者、尊者之 风。 ”(7)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 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8)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 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开始详

14、加评论。考 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 应试,由蒙先生掏 钱招待吃茶。(9)蒙文通曾对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知无不言,就像钟, “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 总是热情接待,有 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令再谈一阵,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10)若白天登门问学,他多半邀对方去家隔壁的茶馆,一边吃茶,一边讲学,一 边操着带些盐亭土腔的四川话得意地说:“你在茶馆里头听到我讲的,在课堂上不一定听得到喔。 ”(11)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

15、(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 发表了也可以吃一 顿回锅肉嘛!”(12)蒙文通爱听川戏,戏园子里好多人都认识这位“ 蒙先生 ”。他又好酒,据蒙默 说,父 亲喝黄酒至少有一两斤的量。(13)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 还这么豪迈。 ”21 请写出第 (6)节中注拼音(2 分) 从容 xiao s( )22 请在第(8)节的方框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 分)口口;口口口口。23 请写出第 (9)节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 分)24 第(4)节和第 (5)节写的都是蒙文通先生末被续聘的遭遇,请问是否可以删除其中任意一节?为什么?(5 分 )25 为标题横线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短语(4 分)A 儒者豪迈B 真正的经史大师C 学者、长者、尊者D 如此豪迈26 请根据第 (7),(8)节的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来点评一下蒙文通先生的魅力。(80 字左右)(8 分)三、 写作 (60 分)27 题目:前行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要求,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