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441105 上传时间:2017-1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净心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不知自己未来的方向,类似于神魂颠倒的现象。虽然天天忙忙碌碌,但不知道为了什么去操劳奔波,为了金山银山,有的积劳成疾,有的未老先衰。为了酒色财气,坑蒙拐骗偷无恶不作。有的为了名誉和地位争夺不休,甚至舞刀弄枪,你死我活。有因就有果,因果报应一点都少不了。许多迷茫的人开始走进深山老林修仙养道,以求探究解惑。要知道,修道学佛必须无我忘我,你看那,寺院中,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一声阿咪陀佛,叹尽人间悲欢。红梅翠竹,几句之乎哉也,忘干世上炎凉。道观里,红十红字,白墙白房,一声老天保佑,舞拳弄墨,白纱素衣,几句无量天尊,道出万物有道,到处充满玄机和奥妙。当今,许多庵、庙、观,整日烟火缭绕,红

2、男绿女门徒信众甚广, 每每双手合十,闭目冥想,有许多慷慨施舍,以示豪爽犹似虔诚。青灯黄卷排杂念过午不食经心灵,真正的寺院生活十分清苦,表面看寺院僧人的生活非常清静而悠闲,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俗人羡慕不已。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如朝暮课诵、布萨诵戒、上供、过堂、普佛,在俗人眼里是千篇一律枯燥枯燥乏味。介绍一下,朝暮课诵,又称为“课诵” ,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的总称。因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僧众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称为“朝暮课诵 ”。早课时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

3、 、 大悲咒 、 十小咒 、 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 楞严咒为一堂功课, 大悲咒 、 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轮流念这两堂功课。晚课有三堂功课,即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礼拜八十八佛和诵大忏悔文 ;放蒙山施食。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祈愿自己往生净土。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礼拜、申述自己改悔罪恶的愿望,是可以灭罪的。蒙山施食仪是宋代外国甘露法师所作,他依据救拔焰口饿鬼经以及水陆施食法 ,以“威德光明如来咒 ”及 “甘露咒”为主,集中各种密教的咒语,制定施食仪 。在施食时,先准备一杯净水及一些米。行者(放蒙山者)作一定的观想,口中念诵一定的咒语,

4、双手作一定的手势,三密相应,就能成就施食。明清以来,早晚课成为寺院共同修行的必修课。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有些寺院五堂功课全部念完,有些寺院则没有。在腔调上也有所差别,总体上是统一的。布萨,又称为布沙他、布萨陀婆、逋沙他,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共住,说戒。即比丘每半月齐集布萨堂,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的行为是否合乎戒本;如果有犯戒者,应该在大众前忏悔,使比丘都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另外,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也称为布萨,谓能增长善法。关于布萨的仪轨,一般律寺都是依照四分律的作法。但是,禅宗则简化了一些仪轨。打板绕寺院一周,大众闻板声

5、,集合于大殿。煞板,大众顶礼三拜。维那起腔,大众唱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每唱一遍,礼佛一拜,总共三次。诵戒者进入大殿,先拈香,然后礼佛三拜。唱完忏悔偈后,大众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等诵戒者进入斋堂后,维那起腔唱“ 炉香赞” ,诵戒者拈香三拜,然后上座。大众唱“云来集菩萨” 三称,第三遍加“海会”二字,班首出位,展具三拜后归位。维那师呼:“ 展具,顶礼和尚” 。大众三拜,一拜敲一钟,三拜后,煞钟收尾四下,维那师呼:“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 ”呼毕,大众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接

6、着唱:“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维那煞钟尾四下,呼:“ 众沙弥进堂,排班三拜,长跪合掌”。沙弥三拜后,长跪合掌,诵戒者鸣尺云:“诸沙弥谛听,人身难得,戒法难闻,时光易度,道业难成,尔等既已出家,严谨身口意,勤学经律论,谨慎莫放逸。 ”众沙弥回答:“依教奉行 ”。诵戒者云: “既能依教奉行,作礼而退。 ”众沙弥就地一拜,起立退步而行出斋堂。最后,开始读诵戒本。诵毕,诵戒者鸣尺一下,下位,维那举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同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唱完后,维那呼:“展具” ,诵戒者云: “不展具”;

7、维那云:“ 礼谢法师 ”,诵戒者云: “不为礼” ;维那师云:“ 同寮师打引磬送法师回寮” ,诵戒者云:“ 不消送 ”,问讯出堂。布萨诵戒是佛教的优良传统,有利于维持僧团的清净与和合,所以现代中国佛教寺院仍然遵循着这一古老的制度。过堂,是出家人吃饭的别名。因为出家人原则上过午不食,只吃早餐与午餐,所以又可以称为“ 二时临斋” 。 “斋”从广义来说,指清净身心,谨防身心之懈怠;从狭义来说,则指八关戒斋,或特指过午不食的戒法。所以,能持守过午不食的戒法,称为“ 持斋” ;持斋期间所吃的食物,或法会时所供养的食物,称为“斋食” 。另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也称为斋,这类法会则称为“斋会” 。佛教认为早晨

8、是天人进食,日中是佛陀进食,下午是傍生进食,夜晚是饿鬼进食。因为在夜晚进食,饿鬼听了饮食碗筷的声音,咽中起火,又不得饮食,倍增痛苦,为了慈愍饿鬼,所以不应夜晚进食。佛教传到中国后,由于社会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印度佛教流行的乞食制度在中国未能通行。南北朝以后,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僧人们不再依靠乞食来维持生活。唐代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要求寺院僧众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所以除了少数僧人能坚守“过午不食 ”的传统律制以外,大多数僧众则变成一日三餐。只在早餐与午餐,举行一定的仪式,即“过堂” ,这就是“ 二时临斋仪 ”。在过堂吃饭时,碗筷都不许发出声音,更不许

9、讲话,所以添加食物,靠筷子来示意。如果出去办事,应将两个碗叠起来,行堂师父便知道此人不在;如果在寺院中,则将两个碗分开放。盛饭时,菜饭两碗,横置在桌边,筷子横置于面前;在吃饭时,先以左手取饭碗,置于右边,次以右手取菜碗,置于左边,再取饭碗就食。需要添加饭时,将饭碗伸出,筷子放在碗中所搁的位置,表示需要添加的数量;需要加菜时,筷子在碗中竖着,表示需要干的菜;筷子在碗口处平放时,表示要喝汤。吃完后,两碗放在桌边,筷子直置于两碗中间。过堂虽仅是吃饭,但是佛教认为过堂是一堂法事,前面有供佛、施食,后面有结斋,整个过程显得非常庄严、肃静。不得狼吞虎咽,更不得发出翁吃翁吃似猪的声音。红尘中人,不能理解佛说

10、的“心净则国土净” ,更不能以善待恶,坏人就是坏人,不能轻饶,但也有小部份人接受佛理,信积德行善者总是有好报的。相信有外星人的,且相信不同文明之间有某种神秘联系的人容易锲入佛的宇宙观。天文学界现在公认所能看见的山河大地太阳月亮星系等都是显物质,对暗物质的性质结构一无所知,却影响着我们。很容易理解佛说的无量无边的众生和无量无边的世界。实用主义者只注重眼皮底下发生的事情,不愿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宇宙的成住坏空,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认为佛说的全是无稽之谈,有那个时间不如去赚钱,去听歌,去和朋友聊天。爱情至上者和恋爱中人唯恐佛家的戒律挡了自己的好事。失恋者倒是容易理解佛说的有求皆苦。研究数学者对坐标变

11、换及参考点的相对性了解的很清楚。如果有一天心血来潮,只需要把坐标时间和空间的做一变换,就能推理出与佛学一模一样的结论,比如说无穷大与无限小,正数与负数等。物理学者容易接受佛学,物理学者在了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后,会对佛说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心悦诚服。自我中心者 “我” 已经占据了他(她)的心灵,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事当前首先想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然后决定是否参与,不要说大乘佛法中的“无我观” ,就连上级号召“忘我” 也躲的远远的,这种人烦恼也最深重,因为绝不可能万事遂心,事事如愿。生物学者研究生物的,看见不论是庞大的大象,还是小小的蚂蚁,其做精子卵子时都差别不大,又看见各种生物其实都是一种执著的心态

12、的化身,很容易理解佛说的“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的含义。 医生因为职业所以很容易看到肉体的实质,而不被富人穷人青年人老人等表面现象所迷惑。懂得病从心起。又经常见到人临死现的地狱饿鬼相。所以有许多喜欢思考的医生很容易现观无常而悟道。“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多向乱中忙”,得病是一个反省自己和重新认识世界的大好机缘,更加之有些人求生心切,渴望能有佛菩萨降临奇迹使自己离苦得乐。老人在看过几十年人情冷暖人间百态后心渐归无为,更有无常时时紧逼,需要最终精神的依托。炼气功出现特异功能者一般都信佛。一会儿社会上吹捧特异功能,一会儿又全面否定一棒子打死,大部份学员入了佛门。从佛法三世因缘

13、的角度看,一个人过去世有类似学佛经历,今世才会喜欢打坐习禅,继续从前没有走完的路,只是由于道行不够不具法眼,所以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容易上一些邪教贼船,有些还入了魔道,断送了来生的慧命,非常可惜。天生宅心仁厚者毫无困难地就能接受佛说的众生平等,所以远离杀生,看人杀鸡杀狗也会流泪,与佛的慈悲心相通,善缘一到就能接上。走投无路时,无论是失恋、失意、失财、失身、家破等,很容易放下自我遁入空门。艺术家、作家、哲学家 他们都是心灵工作者,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艺术本来就与禅学文化相通,心心相印,触类旁通,往往能从自身的感性中体悟佛道,特别是哲学家,讨论几百年的一大堆问题只有从佛学中能得到答案。高官巨富因

14、其今世福报皆由其前世善业而来,不少人就是从前的佛门供养人。所以一旦今生事业有成,物质丰裕,固有的灵性自然就会在身体中苏醒,在一种无法抑止的精神追求驱使下有意无意的步入佛门。理论工作者因为工作原因,他们不断在深化“我执” 的意识,我是人非,很难体会以感性为主的佛学。有先入为主的信仰者由于缘分不可思议,原本善根深厚者却由于周围因素的影响,先期信仰了洋教或别的宗教,入教后因教义排斥而于佛教不信。热衷于吃喝嫖赌毒者,此类人具有典型的动物特征,欲望强烈,福薄慧浅,正常社会中不受欢迎的人,与三恶道相应,要渡他们很难。高高在上我执深重,只相信自己手中的权力,看不起地位比他们低,智慧比他们高的人,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下台之前难于接受因果报应,以至于容易贪赃枉法进牢狱,最后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只有无我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佛、道境界,一个私欲深重,贪婪成性,奸邪盗淫之徒,无论如何打扮自己,就是天天身披袈裟,时刻手拿佛尘,沐浴戒斋也不能立地成佛。许多假和尚到处玩车震,打着给人开光辟邪、做法事祈福骗人钱财。许多贪官污吏,骗子流氓为了逃避法律的惩处,纷纷遁入空门销声匿迹,有的逃入深山老林,寻找郭襄黄蓉踏进终南山下活死人墓,想做与世隔绝的真人。要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逃到天涯海角都是无处藏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