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308179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X/cmmmmm43.56912152F/N6哈三中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运动会时运动员跑 200m 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C在田径场 1500 m 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 1500 mD高速公路路牌上标示“上海 100 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为

2、 100 k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两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C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实心球体的重心一定在其球心 k%s5$u3.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由静止释放一块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A.10m B. 20m C. 30m D. 40m4.在下图中,a、b(a、b 均光滑且处于静止状态,A、D 中细绳处于竖直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k%s5$u5.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加钩码,做实验研究弹 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右图是该同学

3、得出的弹力 F 和伸长量 X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为:A2.5N/m B25N/mC250N/m D40N/m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 线运动,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AB:AC 等于:A. 1:1 B. 1:2 C. 1:3 D. 1:47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1a经t 时间后,物体的加速度变为 ,又经过 t/2 时间恰好回到出发位置,则 与 的大小之2a 1a2比为:A. 1:2 B. 1:3 C. 1:4 D. 1:8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

4、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9.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 1 秒、第 2 秒、第 3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B. 第 1 秒、第 2 秒、第 3 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3k%s5$uC. 前 1 秒、前 2 秒、前 3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D. 第 1 米、第 2 米、第 3 米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23:1:10.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 2012 年 6 月 24 日以 7020

5、 m 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 6500m) 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 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 10min 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象(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 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0.033m/s2C前 4 min 内潜水器下降深度为 6mD潜水器 3.5min 末的速度与 7min 末时的速度方向相同11.一汽车在公路上以 54km/h 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 30m 处有一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6 m/s2,则驾驶员允

6、许的反应时间可以为:A0.6s B.0.7s C.0.8s D.0.912.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 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 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 B 盒接收,从 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 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为 v 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 v 声 2x1t1 2x2t2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012ttxv 012ttxv二、实验题:(共 15 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7、实验过程如下:(1 )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2 )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获得一条纸带。(3)在获得的纸带上点迹清晰的部分,每 5 个点标注一个计数点 A,B,C,。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S1,S 2,S 3,。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完成下列填空:(1)本实验应在释放小车_(“之前”或“之后”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已知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Hz 的低压交流电源,则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T= s。(3)下图是同学用米尺测量所得纸带上相邻五个计数点的间距,则打下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B

8、=_m/s,打下 B 点到 E 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 =_m/s。v(4)若在上图纸带中某同学只测量出了 AB=2.0cm、CD=9.6cm,其它间距忘记测量,由此求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a= m/s2。三、计算题:(共 37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1 分)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 5s 速度达到 4m/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了 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 4s 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 h=?15.(12 分)a、b 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

9、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 a、b 两物体的 vt 图象,根据图像求解以下问题:(1)a、b 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的比值(2)8 s 末 a、b 间的距离。 (已知:4-8s 内 a 物体速度一直为零)16.(14 分)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车相距 ,在同一直线上沿 轴正方向均Lx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车在前,初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为 。1v1a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为 ,已知 ,但两车一直没有相遇。求:甲、2v2a21v乙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为多少?哈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答案1、D 2、C

10、 3、B 4、B 5、C 6、D 7、D 8、BC 9、ACD 10、AB 11、AB 12、AC 13、 (1)之前 (2)0.1 (3)0.39、0.96 (4)3.814、匀加速时: -3 分 匀速时: -3 分mtvh01mtvh802匀减速时: -3 分 总深度: -2 分83 93115、 (1)由图可知: -2 分 -2 分21/5.stva22/75.stva则: -2 分 k%s5$u2(2 ) 8 秒内:-2 分 -2 分mtvsa10mtvsb720则: -2 分 k%s5$usab616、第一种情况:若 ,即:甲先停,或甲乙同时停。当甲、乙都停止运动时,距21v离最近。对甲: -3 分 对乙: -3 分12sav2sav则最近距离: -1 分 k%s5$u2121-Ls第二种情况:若 ,即:乙先停。当甲、乙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21av乙 甲-2 分 得: k%s5$utavtv21共 12avt对甲: -2 分 对乙: -2 分ts11共 ts22共则最近距离: -1 分)(1221avL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