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604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一轮课件2.4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第 4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1 定义 把指定物体 (研究对象 )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 , 并画出 _示意图的过程 2 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场力 (_、 电场力 、 磁场力 ), 再分析接触力 (弹力 、 _), 最后分析其他力 . 受力分析 受力 重力 摩擦力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物体处于 _状态或 _状态 共点力的平衡 (考纲要求 ) 2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 合 0 或者 F x 0F y 0静止 匀

2、速直线运动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3 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_, 方向 _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_,方向 _;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 _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 _,方向 _ 相等 相反 相等 相反 三角形 相等 相反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判断正误 , 正确的划 “ ” ,

3、 错误的划“ ” ( 1) 速度等于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 ( 2)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 ) ( 3)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等于零 ( ) ( 4) 二力平衡时 ,这两个力必定等大反向 ( ) ( 5) 若物体受到三个力 时,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2 ( ) 答案 ( 1) ( 2) ( 3 ) ( 4) ( 5)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1 (2013江苏省扬州测试 )(单选 )质量为 的斜面上 , 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C 沿斜面向上 D 竖

4、直向上 基础自测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如图所示 , 物体受重力 持力 摩擦力 故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 , 答案 D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2 (2013重庆卷 , 1)(单选 )如图 2 4 1所示 , 某人静躺在椅子上 , 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 , 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图 2 4 1 A G B C D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运用力的平衡条件 , 可求得椅子对人的作用力 选人为研究对象 , 人受到重力和椅子各部分

5、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 ,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 椅子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 、 反向 , 故选项 答案 A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3 (2013盐城模拟 )(多选 )如图 2 4 2所示 , A、 其间用一根轻弹簧相连 , 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 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 , 直到 此过程中 , 地面对 的摩擦力 ( ) A B C D 图 2 4 2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因在施加拉力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 此时地面对 地面对 对 随着 物体 再水平向左逐渐增大 , 当 物体 而在物体 物体 大小

6、不变 , 当 随弹簧弹力的增大 , 物体 综上所述 , 选项 A、 B、 答案 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4 (2013清远市高三调研 )(单选 )如图 2 4 3所示 , 甲 、乙 、 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 , 用水平力 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 , 三个物体的接触面均为水平 , 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 图 2 4 3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以甲物体为研究对象 , 受重力和乙对它的支持力 ,共 2个力的作用 , 甲 、 乙两物体间无摩擦力作用;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 , 受重力

7、 、 甲对其压力 、 外力 F、 丙对其支持力和丙对其向左的静摩擦力共 5个力的作用 故正确选项为 C. 答案 C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5 (单选 )如图 2 4 4所示 , 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 , 不考虑一切摩擦 , 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 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 2的变化情况是 ( ) A B C 2都一直减小 D 2都一直增大 图 2 4 4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 , 因挡板是缓慢移动 , 所以小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在移动过程中 , 此三力 (重力 G、 斜面的支持

8、力 N、 挡板的弹力 F)组合成一矢量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重力大小方向均不变 , 斜面对其支持力方向始终不变 ), 由图可知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断减小 , 挡板对小球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答案 B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进行受力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研究对象 (可以是一个点 、 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等 ) (2)按顺序找力 (一 “ 重 ” 、 二 “ 弹 ” 、 三 “ 摩擦 ” 、 四“ 其他 ” ) (3)画好受力图后 , 要检查 , 防止多力和少力 热点一 受力分析 梳理深化

9、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4)受力分析口诀:地球周围受重力 , 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 , 其他外力细分析 , 合力分力不重复 , 只画受力抛施力 (5)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 , 要注意题目给出的物理条件 (如光滑 不计摩擦;轻物 重力不计;运动时空气阻力忽略等 ) (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 (如重力 、 弹力 、 摩擦力等 ),不分析按效果命名的力 (如下滑力 、 动力 、 阻力等 )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 典例 1】 如图 2 4 5所示 , 两个相似的斜面体 A、 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 关于斜面体

10、的受力情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图 2 4 5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对 A、 如图甲所示 , 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推力 F, 由平衡条件可知 因此也不可能有摩擦力 , 故 其受到重力 、 的弹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 故 如图丙所示 , 受到重力 、 推力 、 的弹力和摩擦力 ,共四个力 , A、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答案 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反思总结 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11、素养提升 【 跟踪短训 】 1 (2013江西联考 )用一轻绳将小球 点 , 在墙壁和球 , 如图 2 4 6所示 P、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力 B 个力 C 若绳子变长 , 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D 若绳子变短 , 图 2 4 6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解析 先研究 Q, 水平方向上 的弹力而平衡 , 竖直方向上 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而平衡 , 故 选项 B、 研究 P, 绳子拉力 、 选项 P、 设绳子与墙壁之间的夹角为 , 若绳子变长 , 将变小 , 根据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上有: 则绳子的拉力将变小 , 选项 答案 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

12、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1 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热点二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2 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内容 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力的三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