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5560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表达技巧(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 设计者:于铎 校对者:于铎 审核人:于铎第 - 1 - 页 共 7 页北镇市高级中学 2013级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诗歌导学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导学案知识和能力: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表达技巧类题解题技巧。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合作探究 评讲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考纲要求(一)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D:所谓表现技巧,就是作者创作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即作者把寄托情感的意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把意象比作珍珠,表现手法则是串起珍珠的彩线。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难点也是热点。 (二)常考题

2、型:(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手法) (2)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表达方式 课堂导学案高考导航(2015 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问: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 ;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 一、抒 情 方

3、 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例 2:“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 ”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 ) 【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4、。例 3:“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 【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课中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问题: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

5、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例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析】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例 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 韦庄题金陵图)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析】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且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

6、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2)借景抒情的基本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的五种形式,即一是触景生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布景,四是寓情于景,五是景略情在。触景生情(景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

7、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例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 ) 【析】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常年飘泊、老病孤愁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触景生情,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颈联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在这里,客观景物引发了创作主体一系列相关的感情,这诸种感情

8、交织融会为一种复杂但合情合理的心境,最终与景物融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以景结情(情景):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尔后再以景衬情。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 设计者:于铎 校对者:于铎 审核人:于铎第 - 2 - 页 共 7 页例 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唐 谢浑谢亭送别 )缘情布景:乃是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

9、出景,景中寓情。例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 【析】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其中也尽寓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次句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做杭州牧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然后便缘情布景,以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江南水乡,春日融融、水绿如蓝、江花胜火。寓情于景、 (有景无情):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

10、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例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 【析】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

11、赞美和神往。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例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课后巩固试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2)这首词在写法上的最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你结合内容具体分析。(3 分)答案:情景交融的写法。本词是抒写词人羁旅行役的愁绪。为了传达出这种心境,作者选取了烟柳、孤

12、雁、寒日、淮月、残灯、轻浪等意象,缘情布景,以景传情,凭借对这些典型意象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写旅愁,从而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试题 2.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答案: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

13、也可酌情给 4分)试题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问: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

14、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定义及举例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例 1:古诗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例 2: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

15、,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课中训练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情答案:柳词和杜诗是借景抒情,而于诗和郑诗是托物言志。柳词;杜诗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于诗;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郑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启发:通过比较上述四首诗,我们体会到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