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904290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王震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化学学科的骨架,是从大量化学变化的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基础。化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产生影响。以下我就针对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中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供老师们参考。1、物质的类别搞不清例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错

2、因分析:本题“属于单质的”不少学生错选了 B,“属于混合物的”不少学生错选了 D,属于氧化物的不少学生错选了 C 和 E。初中学生往往对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理解不清,在给出具体物质进行分类时经常出现错误。对策:教师在教新概念时必须及时帮学生复习所涉及的旧概念。如学习“化合物”这一概念,就必须理解和掌握好“元素”、“纯净物”两个概念,在学习“氧化物”时,就必须注意“化合物”这个前提。许多概念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如氧化物隶属于化合物,化合物隶属于纯净物,纯净物隶属于物质,教师可通过和学生一起绘制概念隶属关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搞清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有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

3、2、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搞不清例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C、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分子聚集成一氧化碳D、氯原子和钾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钾离子,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构成氯化钾错因分析:本题正确答案是 B。学生错误较多的原因是学生对物质的构成找分子、分子的构成找原子这样一个关系搞不清楚。对策:使学生明确“物质组成”找“元素”,“物质构成”找“微粒”,“分子构成”找“原子”。帮助学生对初中常见物质哪些由分子、哪些由原子或离子构成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认清原子和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

4、通过视频播放物质构成的微观动画,或者找来分子模型进行拆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3、不会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进行判断例 3: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 4 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因分析: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识别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的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单质、置换反应的概念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的理解。不少学生错选 C,原因是没有判断出图示中有 3 种化合物分子,1 种单质分子,共 4 种分子,同时不能够紧紧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反应类型。对

5、策: 训练学生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捕捉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型使化学式、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思新颖,充分体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命题思路,这将是以后命题的方向。4、化学式的书写例 4、用 、 五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最多有 种,请按要求写出化学式: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能力,同时要能识别物质的类别。最多可形成 8 种物质的化学式,不少学生在考虑时有遗漏情况。首先应考虑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 0 价的 Cu 元素,它不能组成化合物;其次考虑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有 三种氧化物

6、;再考虑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时肯定有两种元素先组成原子团,分别是 ,再和其它元素组成酸、碱或盐,它们是 ,最后别忘了还有四种元素组成的盐 。对策:(1)熟记化合价,这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2) 初学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定要按照“正前负后,标价交叉,化简检查”的步骤,以致熟练掌握。(3)不断强调化学符号书写的规范化。(4) 注意铁在发生置换反应的产物中常表现为+2 价。5、化学式的含义不清例 5.2003 年 5 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剧毒鼠药(化学式为 C4H8O4N4S2)。下列有关“毒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一种氧化物B. “毒

7、鼠强”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4 个氧原子、4 个氮原子和 2 个硫原子构成C. 碳、氢、氧、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24221D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6.67错因分析:明白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便可判断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是学生最易混淆不清的,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4 个氧原子、4 个氮原子和 2 个硫原子构成的仅仅是“毒鼠强”的一个分子而不是这种物质;选项 C 中 24221 仅仅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很显然不等于元素的质量比;只有选项 D 正确对策:多从化学式的宏观含义、微观含义和量的含义三方面训练学生对化学式的理解。6、复分解反应的判断例 6、现有 Cu、Cu(

8、OH) 2、Fe 2O3、BaCO 3、AgNO 3溶液、盐酸,若各取少量两两混合,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个、其中有 个反应可以生成水,有 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解: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4 个,其中有 2 个反应要生成水。错解分析:误认为碳酸钡不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知 Cu(OH)2、Fe 2O3、BaCO 3、AgNO 3溶液都能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因 Cu(OH)2和 BaCO3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Cu(OH) 2、BaCO 3、AgNO 3溶液三者之间不能反应。故正确答案为 5 3 1。对策:注重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

9、,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不能发生。知道不参加复分解反应的盐有:AgCl、BaSO 4、KNO 3、NaNO 3。知道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有哪五类,其中特别注意碱与盐和盐与盐反应反应物必须皆可溶。7、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不透彻例 7: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相同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 t2降到 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D.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乙错因分析:错选 A 的学生忽略溶解度大小只有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

10、。选 B 的学生错误的认为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就是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未考虑到“甲和乙的溶液”并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只有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才相等。选 C 的学生不知道“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与“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前者用蒸发溶剂结晶法,而后者应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策:学生要能灵活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首先必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及四要素;溶解度曲线是如何建立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溶解度与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抓住关键词的能力。8、不能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例 8:有下列事实:蜡烛燃烧后,其质量

11、变小,铁钉生锈,其质量变大,樟脑丸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石灰石敞口放置,其质量会增大,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只有错误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遵守的普遍规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有些同学不能明确适用范围而导致误答。再如,将 5 克水蒸发后得到5 克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不能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此变化是物理变化。例 9、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下列

12、说法错误的是A、C 一定是化合物,D 可能是单质B、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D 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C、反应过程中,物质 B 与物质 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36D、如物质 A 与物质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7:158,则反应中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错因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从而写出表达式 CB+D+A,表达式写出后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自然就不难判断出 A 和 B 是正确的,C 是错误的。选项 D 根据 A、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计算 A 与 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学生最搞不清的地方。根据题意设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a和 c,列出比例式 197a:158c=19.7g:31.6g,算出 a:c=1:2。对策:解决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问题,要深刻理解定律的适用范围,以及“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与“给出或加入的物质”的关系,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的核心。判断反应类型时,要紧紧抓住概念进行对比,尤其是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