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979834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品名:福达华 英文名:Fludarabine phosphate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insuan Fudalabin通用名: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理化特性】活性成分和化学名称:磷酸氟达拉滨:9D阿拉伯酸呋喃糖 2氟腺嘌呤5磷酸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 10H13FN5O7P分子量:365.2【性状】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物,在水中易溶。【药理毒理】 药效学特性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含磷酸氟达拉滨,为抗病毒药阿糖腺苷的氟化核苷酸类似物,9D阿拉伯酸呋喃基腺嘌呤( araA) ,可相对地抵抗腺苷脱氨基酶的脱氨基作用。磷酸氟达拉滨被快速地去磷酸化成为 2FaraA,后者可以

2、被细胞摄取,然后被细胞内的脱氧胞苷激酶磷酸化后成为有活性的三磷酸盐2FaraATP。该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抑制核苷酸还原酶、DNA 聚合酶、 和 ,DNA 引物酶和 DNA 连接酶从而抑制 DNA 的合成。此外,还可以部分抑制 RNA 聚合酶从而减少蛋白的合成。虽然对于 2FaraATP 的作用机理在有些方面还不十分清楚,推测主要是通过影响 DNA、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其中抑制DNA 的合成是其主要作用。另外,体外研究显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淋巴细胞用 2FaraA 处理后,出现广泛的 DNA 断裂和以凋亡为特征的细胞死亡。临床前安全性资料 全身毒性在急性毒性研究中,

3、高出治疗剂量两个数量级的单剂量磷酸氟达拉滨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或死亡。与细胞毒药物所预测的一样,骨髓、淋巴器官、胃肠道粘膜、肾脏和男性性腺受到影响。在患者中,在接近所推荐的治疗剂量时(3-4 倍)曾观察到重度副作用,其中包括重度神经毒性,并且部分可造成致命性的后果(见药物过量) 。高于临界剂量的磷酸氟达拉滨多次给药后的全身毒性研究也在快速增殖的组织中显示出预期的作用。随着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增加,形态学改变加重,但是一般认为观察到的改变是可逆的。原则上,已有的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经验表明,其在人体具有相似的毒理学特点,尽管在患者身上曾观察到其它的不良反应,例如神经毒性(见不良反应) 。 胚胎毒性

4、动物胚胎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磷酸氟达拉滨有致畸的可能性。鉴于与其它主要是干扰分化过程的抗代谢药物一样,在动物致畸剂量和人体治疗剂量之间只有很小的安全范围,因此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的治疗使用与其对人体的致畸作用相对风险有关。 潜在的遗传毒性,致肿瘤性对磷酸氟达拉滨的研究发现,在姐妹染色体交换实验中其可引起 DNA损伤;在体外细胞遗传学实验中其可引起染色体的异常;在小鼠体内微核实验其可增加微核率;但是在基因突变的实验和雄性小鼠的主要致死实验却是阴性结果。因此,磷酸氟达拉滨的致突变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体细胞,而不是在生殖细胞。已知的磷酸氟达拉滨在 DNA 水平的作用和致突变实验的结果,使人们有理由推测磷酸氟

5、达拉滨有致肿瘤的可能性。由于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导致继发肿瘤风险增加的推测只能用流行病学资料加以证实,因此没有开展直接研究磷酸氟达拉滨致肿瘤作用的动物实验。 局部耐受性静脉注射磷酸氟达拉滨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注射部位没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反应。甚至在注射部位不当的情况下,如静脉旁、动脉内和肌肉内注射含 7.5mg/ml 磷酸氟达拉滨的水溶液,也没有出现相应的局部刺激反应。动物实验中,口服或静脉注射磷酸氟达拉滨后均观察到类似的胃肠道损害。这一发现支持磷酸氟达拉滨引起的肠炎是一种全身性作用的假设。【药代动力学】氟达拉滨(2FaraA)血浆和尿液药代动力学迄今已对静脉快速推注、短时间输注及继之连续静

6、脉输注和口服磷酸氟达拉滨(2FaraAMP)后氟达拉滨(2FaraA)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2FaraA 在 CLL 和 LgNHL 患者中显示出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肿瘤患者中,没有发现 2FaraA 药代动力学和治疗疗效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出现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红细胞压积改变提示,磷酸氟达拉滨的细胞毒性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造血。 分布和代谢2FaraAMP 是氟达拉滨(2FaraA)的水溶性前体药物,在人体内可以被快速定量地脱磷酸化为核苷酸 2FaraA。另外一种代谢产物,2Fara次黄嘌呤,在狗中代表主要的代谢产物,而在人体中仅仅观测到微量。给 CLL 患者单次剂量输注 2Far

7、aAMP 25mg/m2持续 30 分钟,输注结束时,2FaraA 达到平均血浆峰浓度 3.53.7M。输注第 5 个剂量后,相应的 2FaraA 浓度有中度的蓄积,输注结束时,平均血浆峰浓度达到 4.44.8M。在 5 天的治疗方案中,2FaraA 血浆谷浓度增加了大约 2 倍。经过数个治疗周期后的 2FaraA 的蓄积可以被排除。高峰后水平下降分 3 个时相,初始相半衰期约为 5 分钟,中间相半衰期为 12 小时,终末相半衰期约为 20 小时。通过 2FaraA 药代动力学研究之间的比较得出,2FaraA 平均血浆总清除率(CL)是 79ml/min/m2(2.2ml/min/kg) ,平

8、均分布容积(Vss)是 83 l/m2(2.4 l/kg) ,个体间的数据差异很大。静脉注射磷酸氟达拉滨后,2FaraA 血浆浓度和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增加均与药物剂量呈线性关系,而半衰期、血浆清除率和分布容积保持不变,与提示有剂量线性关系的药物剂量无关。 清除2FaraA 主要靠肾脏排出,静脉注射剂量的 4060%通过尿液排出。在实验室动物中用 3H2FaraAMP 进行的药物总出入量实验发现,从尿液中可以完全回收放射性标记物。 患者特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总清除率下降,说明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人体血浆蛋白的体外研究显示,2FaraA 没有显著的蛋白结合倾向。三磷酸氟达拉滨细胞内

9、药代动力学2FaraA 能被主动转运到白血病细胞内,在细胞内它首先被再磷酸化为单磷酸盐,随后是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三磷酸盐 2FaraATP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产物,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细胞毒作用的代谢产物。CLL 患者白血病淋巴细胞中的 2FaraATP 浓度达峰中位时间是 4 小时,峰浓度差异显著,中位值约为 20M。白血病细胞内的2FaraATP 水平远高于血浆中 2FaraA 的峰值,这表明药物在靶位点蓄积。白血病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实验显示,细胞外的 2FaraA暴露(包括 2FaraA 的浓度和培养时间)与细胞内 2FaraATP的浓缩呈线性关系。2FaraATP 从靶细胞清除的中位半衰

10、期是 15和 23 小时。【适应症】用于 B 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治疗,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一个标准的包含烷化剂的方案的治疗,但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病情并没有改善或仍持续进展。【用法用量】一般情况 儿童磷酸氟达拉滨用于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没有被确定。 肾功能不全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应作相应的调整。肌酐清除率为3070ml/min 时剂量应减少达 50%,且要严密监测血液学改变以评价药物的毒性。进一步的信息,请参见注意事项。如果肌酐清除率小于 30ml/min。应禁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静脉使用 成人磷酸氟达拉滨应在抗肿瘤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合格的医生监督下使用。强烈推荐磷酸氟达

11、拉滨只能静脉给药。还没有静脉旁给药引起重度局部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导,但是必须避免意外的静脉旁给药。推荐的剂量是每 m2体表面积 25mg 磷酸氟达拉滨,每 28 天静脉给药连续 5 天。每个小瓶用 2ml 注射用水配制,每 ml 配制溶液中含有 25mg磷酸氟达拉滨。 (参见使用/操作说明)将所需剂量(依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抽入注射器内。如果是静脉推注,需再用 10ml 0.9生理盐水稀释;或者,如果是静脉输注,将抽入注射器内的所需剂量用 100ml 0.9生理盐水稀释,输注时间 30 分钟。治疗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治疗的效果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对 CLL 患者,磷酸氟达拉滨应一直用到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2、(完全或部分缓解,通常需 6 个周期) ,然后方可停用。【不良反应】基于静脉内使用磷酸氟达拉滨的经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发热、寒战和包括肺炎的感染。其它常见的报告事件包括水肿、不适、疲倦、虚弱、周围神经病变、视力障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胃炎和皮肤皮疹。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中出现过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已经有引起死亡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导。最常报告的副作用和与药物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按人体系统分类列出如下。它们的发生频率(常见1%,少见0.1%但1%)是依据临床试验的资料,而没有考虑与磷酸氟达拉滨的因果关系。罕见的不良事件(0.1%)的发现主要来自

13、上市后的经验。 全身常见报告有发热、寒战、感染、不适、虚弱和疲倦等症状。 血液和淋巴系统在应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大多数病例中都有血液学改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报告。骨髓抑制可以是严重和有累积效应的。磷酸氟达拉滨长时间减少 T 淋巴细胞计数的作用可以导致机会性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机会性感染包括由于潜伏病毒的活化,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在罕见的病例中,曾经描述过接受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发生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这些患者大部分以前,同时或者随后接受过烷化剂或者放射治疗。磷酸氟达拉滨的单独治疗与 MDS 发生的风险增高无关。在接受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中,少见有显著的自身免

14、疫疾病的临床表现(见注意事项) 。 代谢与营养异常在接受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中有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报告,这一合并症可包括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血尿、尿酸结晶尿症和肾衰。胁腹疼痛和血尿可以是该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常见报告水肿。肝脏和胰腺酶水平的改变少见。 神经系统昏迷和焦虑不安罕见,精神混乱少见,外周神经病变常见。 特殊感觉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常见报告视觉障碍。罕见病例出现过视神经炎、视神经病变和失明。 呼吸系统常见肺炎发生与磷酸氟达拉滨治疗有关。伴有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的对磷酸氟达拉滨肺过敏反应(肺浸润/肺炎/肺纤维化)少见。 消化系统胃肠紊乱,如恶心、呕吐、

15、食欲不振、腹泻和胃炎常见。有报告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发生主要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胃肠道出血。 心血管系统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病患者中,罕见有发生心衰和心律失常的病例报导。 泌尿生殖系统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罕见有出血性膀胱炎的报告。 皮肤及其附属器用磷酸氟达拉滨治疗的患者,皮肤皮疹常见报告。罕见的病例发生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或毒性表皮坏死溶离(Lyells 综合征) 。【禁忌】磷酸氟达拉滨禁用于对本品或其所含成份过敏的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 30ml/min 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失代偿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禁用磷酸氟达拉滨。【注意事项】 神经毒性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

16、剂量范围研究中,发现使用高剂量的磷酸氟达拉滨与重度的神经作用相关,包括失明、昏迷和死亡。在静脉内应用约比 CLL 推荐治疗剂量高 4 倍的磷酸氟达拉滨(96mg/m 2/天,57 天)的患者中,36%出现了重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而在接受 CLL 推荐剂量范围治疗的患者中,重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昏迷和焦虑不安)罕见或(精神混乱)少见。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体征。还不清楚长期使用磷酸氟达拉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相当长时间治疗的研究中(使用时间长达 26 个周期) ,患者仍能够耐受推荐的治疗剂量。 健康状况差对于健康状况差的患者,使用磷酸氟达拉滨应谨慎,并且在给药前应认真权衡利弊。这一点尤其适用于那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