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2011.4)命题人:王大芹 姚其军 审核人:王大芹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共 3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0 分)读理想大陆自然带示意图(图 1),回答 1-3 题:1.字母 A-B-C 表示的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什么规律?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规律2.字母 B-D-E 自然带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C.海拔差异   D.地形差异 3.位于图中 ABCD 四地海拔相同的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复杂的 A.A  B.B  C .C   D.D读“我国南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图”(图 2),回答 4—5 题。4.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A.整体性 B.差异性C.区域性D.单一性5.下列叙述中,属于 M 环节的是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6.下列关于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图 3)的正确叙述为 图 1图 2图 3S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 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 D.四座山地都在北半球桂林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尤其是以 4~7 月份降水较多。桂林地区东部、西部、北部较 高,而中部和南部地势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 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因此形成了世界上奇特的“桂林山水” 。阅读材料,分析 7—8 题。7.下列不是对桂林山水成因的叙述是A.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B.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C.桂林的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D.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8.通过材料分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反映了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密切相关B.桂林山水的形成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C.桂林山水的形成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D.桂林山水的形成是一般自然环境的产物9.下列完全属于利用气候资源发展起来的艺术景观是A.杭州的山水 B.苏州的园林 C.哈尔滨的冰雕艺术 D.北京的故宫10.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草地 B.天然气 C.潮汐能 D.野生动物11.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下列做法正确的A.围湖造田,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B.排干沼泽,把沼泽变成耕地 C.淡化海水,使可用的淡水资源增加 D.采伐原始森林,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分布的规律性2010 年 10 月~2011 年 2 月我国华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 图 4 为“2011 年 1月 29 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3—14 题。13.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 图 414.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15.图 5 为地球大气某种气体浓度图片,阴影部分浓度较低,其所示环境问题是A.酸雨B.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 图 5D.沙尘暴读图 6,完成 16—17 题。16.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A.1970 年 B.1980 年 C.1990 年 D.2000 年17.2000 年较 1990 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读我国 2005 年和 2050 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图 7),回答 18—19 题。18.2050 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总量大 B.人口老龄化图 7C.人口就业压力大 D.性别比失调19.2050 年与 2005 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50 岁以下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减少 ②50 岁以上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增加③60 岁以上的人口大约是 2005 年的 5 倍 ④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A.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④20.导致我国人口状况发生演变的原因,不可能是A.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福利的提高C.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 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D.生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的成本降低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 21—22 题。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总人口( 万人) 35 167 7010~14 岁( %) 35.27 14.63 8.515~64 岁( %) 58.36 83.15 90.3965 岁及以上(%) 6. 37 2.22 1.1121.该城市自 1982 年至 2000 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D.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22.该城市是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读 1950 和 2000 年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量柱状图(单位:亿人)(图 8),回答 23—24 题。23.在 1950-2000 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非洲 B.大洋洲C. 亚洲 D.欧洲24.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A.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B.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读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图 9),回答第 25 题。图 825.有学者就此统计图归纳出我国 1949 年以来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六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2 阶段,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② 3 阶段,我国净增长人口最多③ 4 阶段,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国策④ 6 阶段,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时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 26—27 题。26.该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青壮年男性人口为主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7.迁入人口对该城市的影响有A.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读反映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图 10),回答 28—30 题。28.下列对“环境容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29.按照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30.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图 9图 10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31.由于自然植被能较明显的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32.造成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状况的垂直变化。33.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4.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土地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3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在逐渐增强。36.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37.洪水即是洪灾,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38.当地球出现冰期时,冰川从低纬向高纬,从平原向高山推进,气候明显变冷。39.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属于人口迁移现象。40.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二、综合题:41.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图 11) ,回答下列问题。图 11(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资料:20 世纪 90 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 50 年代减少了 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 50 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 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 25°的旱地占 34%,坡度大于 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 的 23%。洞庭湖的面 积从 1825 年的 6000 平方公里减少到 1985 年的 2690 平方公里。(4)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2008 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将向中国购买 63 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清洁发展机制允 许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甲 烷气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与此同 时发达国家可从 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削减量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选择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 ;b ;c ;d 。①淹没沿海低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