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434403 上传时间:2017-11-1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2、;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3、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 X 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 X 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 27 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 206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

4、骼。11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 275 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 206 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12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13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14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 206 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说明】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料。骨骼图资料:见现代汉语词典“骨骼”词条。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5、2学生交流讨论。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1)队列训练运动;(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说明】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们在交流体验时往往周旋于事实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把握交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人体骨骼具有的多种作用。7提问:如果人

6、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8安全教育。四、作业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3请爸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样的。选一根吃过的骨头带到科学课上。【评析】科学课前的预习与搜集资料也是学习,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将更好地挖掘科学学习的社区及环境资源。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 1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

7、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5)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的特点)【评析】通过对鸡腿骨和石头的比较,将更好地发现骨头表面结构紧密、坚硬、质量轻等特点。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

8、,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评析】学生对于骨头是有生命的这一认识缺乏相关的基础认识,对于骨头中间能够制造血细胞的软组织骨髓也比较陌生,因此必须借助于多种资料及实物让他们在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事实面前建构正确的意义。四、巩固拓展 1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2)鼻尖中含有软骨。(3)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

9、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 X 光照片)(4)讲述: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当然,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教学反思:2、关节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理。知识与技能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知道有了关节,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情

10、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学生交流介绍。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评析】机器人行动时的动作比较僵硬,关节处的衔接也比较便于观察,能够为引入“关节”这一研究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

11、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评析】科学教学需要“告诉”,也需要“发现”。告诉学生他们所发现不了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可以被发

12、现的,科学学习就显露出了一种活力。“找身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这一活动同时也为后面认识人体内的自由活动关节作好了准备、埋下了伏笔。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评析】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科学活动时,他们的眼

13、、耳、身、心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丰富他们的体验,强化他们的认识。这次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比较“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有什么不一样”,明显的差异、强烈的体验必然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关节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汇报。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5学生交流讨论。6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评析】借助于动物骨骼及关节来认识人体内部的关节连接方式是可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到骨头之间不同

14、的连接方式,还可以观察到教材上所没有提及的韧带、关节窝等更丰富的结构。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1)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6)跪下。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评析】学生的生活是科学学习的源泉。人们日常所做的许多活动与身体的结构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完成各项活动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关节的不同类型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过程。四、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2思考:关节还

15、有什么作用?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评析】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是无限的。提一个留有思考余地的问题犹如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在合适的气温、环境下,这颗种子将生根、发芽、开花。教学反思:3肌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能够借助于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内大约有 600 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 40%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

16、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2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揭示课题:肌肉)【评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初步感知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使教材上文字的介绍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真切的体验。二、了解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