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719388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连市 2011 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大连市 2011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春华秋实 周而复始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 分)(1)各具风韵 (2)风餐露宿 (3)美不盛收 (4)因地治宜3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 分)李娜在 2011 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夺冠,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喜悦与自豪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4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2 分)呼朋引伴 草长莺飞回味无穷 抑扬顿挫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是( ) 。 (2 分)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 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C “城春草木深 ”中的“城”指长安城,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的“ 汗青”特指史册。D 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 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小” 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6默写填空。(10 分)(1)风烟俱净, 。从流飘荡, 。 (吴均与朱元思书)(2)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十则中提倡的“ 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的处世之道是 “ , 。 ”(5)古诗苑漫步,同学们吟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吟诵辛弃疾的“ , ”,感受古人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一腔热血。 (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回答)7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和体验,填写相应的内容。(6 分)(1)提示词:骆驼祥子 人物经历 主题 三起三落 (任举两例): 主题:(2)名著人物 事件人物作为性格水浒武松施恩快活林酒店被霸占 宋江 梁山泊主事 忠心二、古诗文阅读(l 6 分 )(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

4、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1)吴广素爱人(2)以激怒其众(3) 从民欲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10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 的决心。(1 分)(二)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 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

5、,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日:“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 注释 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 绍”分别为关羽、袁绍。 禽:通 “擒”。 白马:地名。 封:封存。1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的“ 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B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C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

6、王纳谏)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13用“”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14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 分)(三) 夏夜追凉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15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三、现代文阅读(36 分)(一) 阅读花开半时偏妍 ,完成 1619 题。(14 分)花开半时偏妍李光烈 相对完整而言, “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 “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 你一定懂 “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7、,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 “半”中隐美的道理。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经典之作。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

8、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_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运用“半”的智慧,成就艺术留白,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的境界。 “半”,还可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把事情做得太过,留有回旋余地的“半”,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开启了一扇门。“半”,是一种宽阔的胸襟! 李密蓭诗云: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愿我们知晓

9、 “半”的道理,掌握“半” 的艺术,达到“ 半” 的修养,无边受用“半”的恩赐与智慧。(选文有删改)16作者由“花开半时偏妍”,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 分)17第段是如何阐述“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的?请简要回答。(4 分)18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 分)(1)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虚实相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 撩拨”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19第段中说“不把事情做得太过”,请从初中语文课文中选取一个事例加以印证。(正、反面事例均可,30 字以

10、内)(4 分)(二) 阅读回家去问妈妈 ,完成 20-24 题。(22 分)回家去问妈妈毕淑敏 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 ”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我们总觉得已经

11、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

12、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一定要赶快啊 !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选文有删改)20本

13、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 分)21如何理解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 分)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 分)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四、作文(70 分)2 5任选下面一题作文。(1)题目:这样做,值得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要求: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

14、畅;全文不少于 600 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赵、小刘代替。(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自然万物皆能容纳,一个人、一个国家何尝不应如此呢?容纳是包容,是接纳,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请以“容纳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己立意;自选文体,但要文体明确; 全文不少于 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挛、小赵、小刘代替。大连市 2011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5、)1 (2 分)字体规范、端正、整洁得 2 分。有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有两项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2 (4 分)(1) yn (2)s (3)胜 (4)制(一处 1 分)3 (2 分)人们津津乐道地述论此事(津津乐道地谈论)修改意见:把“津津乐道”改为“津津有味” (把“ 津津乐道 ”改为“饶有兴趣” 删去“ 地谈论此事” ) (正确标示语病处 1分,修改意见 1 分)4 (2 分)示例 1:春天来了,草长莺飞,鸟儿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歌。 示例 2: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令我们回味无穷。 (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只用一个词或有一个词运用不当,扣 1 分)5(2 分)B6 (10 分)(1)天山共色任意东西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每小题 2 分。两空累计写错两个字扣 1 分,写错 3 个字该小题不得分)7 (6 分)(1)辛苦攒钱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为安葬虎妞把车卖掉(三选二,一点 1 分,共 2 分) 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旧社会穷苦人难以翻身) (1 分) (2)醉打蒋门神(1 分) 仗义(有恩必报) (1 分) 改聚义厅为忠义堂(立起“替天行道”杏黄旗) (1 分)二、古诗文阅读(1 6 分)(一)8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