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62962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议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的在进行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课堂教学这个传统教育的基座仍然十分顽固,“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的学生,或许因为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许是因为长大了的原因,他们怕羞,不敢在同伴面前轻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出丑。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

2、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当中实施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一 、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学生还是扮演着“群众演员”,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读,然后

3、指名学生找伙伴朗读对话,这时我走到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同学旁边,请他和我一起朗读,之后我对他说:“我们俩合作真愉快!”经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举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二、创设情景调动课堂气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

4、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我在教作文记一次游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景。我与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自然,这个游戏其乐无穷,学生个个开怀大笑。在游戏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时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触,一节课里学生的热情始终高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写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两大老大难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三、 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语文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

5、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我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我就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你会怎样诉说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做起了小买卖。接着,我就让学生解释“价廉物美”的意思。这样一来既落实了课文的知识,又使课文之外的“虚”得到了深入发展。所谓“虚”就是指课文内容外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平台,通过学生来表现的东西。四、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 试教育”的束

6、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 受知识。偶而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胡思乱想”,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 帽子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天才。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

7、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例如我在教学船过三峡中,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发现课文当中的一个错误,同样的神女峰,文章前面用宝盖头的“它”,而后面又用了女字旁的“她”。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没有一笑而过,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同学们,请他们自己好好的读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纷纷朗读课文,不一会儿工夫,我就发现,有几个小手蠢蠢欲动,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答案没把握

8、吧,在这时我就插入几句鼓励的话,效果马上就来了。大部分同学还说的有模有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我们上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提问。通常情况下,学生们的提问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只做个牵线人,让他们唇枪舌剑去,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综上所述,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我是怎样把课堂气氛活跃

9、起来的教初中的老师一般深有体会,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比较活跃,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膊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一半甚至不到一半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不知道,有的知道也不说。我在接七年级班主任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难题。刚接过这个班就有任课老师反映: “你班里的学生在上课时比较沉闷,课堂气氛不太活跃,怎么办?”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差学习主动意识肯定会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我又详细了解学生的表现,主要就是不积极举手。课后围绕着这一问题,我单独了解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比较实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而且理由不尽相同。

10、于是我考虑既然如此何不让全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班会中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上课时喜欢举手回答或问问题”另一个是“我上课时不喜欢举手回答或问问题”让大家讨论,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刚开始时他们谁都不吱声光知道乐,后来我微笑地解释了一下:我正在写一篇关于学生课堂气氛的调查报告,请大家帮帮我,随便谈谈自己的感想。这帮小家伙才你一言我一语谈起来,首先是喜欢举手的同学发言。最后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好处:1;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举手的时候可以防止自己开小差。3:常举手可以保持自己的思维活跃。4:大家都举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5、举手回答问题时可以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6、可以更好地与

11、老师交流。后来越谈越激烈竟然有不少同学把闷在心底的话也说了出来,他们也把不喜欢问问题的原因摆了出来:1.怕回答时讲错了。2. 不好意思回答。3. 举手举手回答时站起来就忘。4. 老师总忘了叫,举了一段时间不叫就不愿再举手了。5、教师上课死板甚至还有的同学说上课时有时愿意回答问题,有时不愿意回答。话说到这儿我就想何不让学生自己劝自己呢,于是我就说谁能帮这些同学克服这些困难呢?大家纷纷出点子劝这些同学,有的说:答错了说明自己掌握的还不牢固,能找到问题症结实好事,而且回答错了老师会给你分析错的原因及改正方法,相当于老师给你开小灶,是好事。有的说:老师问问题时同桌相互监督谁要是不举手同桌就用眼睛瞪他,

12、直道同桌举手。有的说: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先记下来再回答就忘不了。有的说:举手并不一定非得回答,主要是保持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老师不叫也不要灰心。英语课代表更直接,说:我和我们的英语老师谈谈,让他不要只轮流叫学生回答。最后,大家还总结了上课不举手的坏处:1、无法真正融入课堂;2,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3,给人不上进之感;4,不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5,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6,不举手却被老师点名提问,会很被动;7,长久不举手,会变得不敢举手。总之当时大家比较活跃,我心中也很激动,总算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过了几天,我再了解一下学生和任课老师结果让人不太满意课堂气氛虽有进步,但举手回答问题的并不多。我

13、这才明白并不是学生认识上有提高行动上就一定有提高的,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学习我逐渐明白:学生能够理解主动学习的好处但不一定就坚决去做,关键还是得给他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才行。思路一通,观念一改变,方法立即就会产生,于是我就开始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我学生每四人一个小组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这四人中学习情况分别为优、良、中、差,这样每个小组的实力基本一致,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选出一名组长,并给小组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同学们也很争气起的名字很有意义,比如一个小组起的是- 组,学生们解释说: 是无限不循环的数代表进步无止境,意义还挺深的。然后我发动各个小组竞争,我把壁报栏分成 5 块,让各小组同办一期壁报,大家争先恐后一心把自己的一组办成最好,等壁报办完,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变得非常强烈,我再趁热打铁制定出学习小组的评优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一要充分体现小组组长的权威,二要注意给学生的奖励一定要是精神上的,最好不是物质上的,毕竟初中生还是孩子,因为你许了给什么东西,不喜欢的就没了动力,喜欢的等得到了就也失去了动力,总之还是精神上给与逐步高层次的肯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