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531918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作者: 黄昏流泪 文章来源:天涯部落 点击数:2551 更新时间:2010-3-29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终身学习观念的挖掘,并对终身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的意义作一番初步的探讨,为终身学习观念找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从而确证终身学习是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里的集体无意识,并作为中华民族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必需。 关键词: 终身学习观念 意义 集体无意识 必需一、导语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极为多样,但不脱三个范畴,一是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下来,二是以知识的传扬泽被后人,三是观念的传承,也可称之为精神的传承,或

2、者称之为集体无意识1。实物传承和知识传扬可统之为显性传承,观念传承却是一种隐藏在实物和知识背后的隐性传承。而恰恰是这种隐性传承,具有比显性传承更为根深蒂固和顽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这样,“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2没有让人们颠倒是非,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没有断绝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没有使中国的文化万马齐谙唯儒家文化马首是瞻,明清文字狱也阻止不了文学文化盛开出艳丽的奇葩汤显祖、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龚自珍等一大批文化巨子纷纷争取个体独立的话语权。因此可以说,是这种我们称之为隐性传承的观念和精神在支撑着中华文明的赓续,并使之成为中华文明最深厚的一部分,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终身学

3、习的观念在我国古代文明中也十分突出,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承动力,这种赓续几千年的学习精神,其观念之深固,其形式之多样,其爆发的创造力之巨大,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散发出令世界惊叹的耀眼光辉。二、终身学习的定义自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后到世纪末,学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预言说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式社会”。但终身学习的概念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于 1994 年 11 月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4、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终身学习是打开 21 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与此同时,各国各地区也开始重视终身学习起来。美国于 1976 制定了终身学习法;欧盟将 1996 年定为欧洲终身学习年,并于 2000 年 10 月发布了终身学习备忘录;日本于 1988 年将“社会教育局”改为“终身学习局”,并发表白皮书日本文教政策:终身学习最新发展,1990 年颁布了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将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

5、1996 年又将社会教育法改名为终身学习法;中国台湾也在 2002 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终身学习,以前所未有的地位,被各国和地区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陈宜安教授首先注意到生命个体在终身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和时间上的要求,她认为:终身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个人学习活动在一生中自主地、多方面地、持续地或经常性地进行。具体来说,它突出强调的是以下几点:一、强调主体转换,体现个体的生命需求和发展需要;二、强调学习者的个体学习权利,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参与意识;三、强调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自主选择,注重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3国内社区教育权威专家厉以贤教授的观点更进一步。他认为:终身学习是个体在一生中持续

6、发展其知识、技巧和态度的过程,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4。这个定义不仅注重个人主体性和时序性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更将终身学习的学习内容范畴明确地表述出来,那就是终身学习不仅仅学习知识、还有技巧和态度。人们通过终身学习,不仅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技能技巧,而这一切的目的是要改变人生态度,从而获得幸福而圆满的人生。个体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当这种良好的个人习惯被不同的个体不断地继承、学习和传扬,进而作为一种进步精神被统治者大力宣传,形成多个个体和统治阶级的合力主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就形成了“重迭加倍重迭加倍”不断递乘的效应,并最终成为一种广受上自朝

7、廷下至布衣百姓认可并弘扬的精神和理念。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的概念肇自西方,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为什么存在这么久,中国却并没有提出终身学习理论?这与中华民族重实践轻理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正如古代中国文学的灿烂和文学理论的贫乏(除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少数文论著作,其余皆为即兴点评之论),结果是像段誉一样,虽然自己拥有了绝世武功“六脉神剑”却不自知。要使终身学习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必需,就必须发掘其深厚的传统土壤,重新唤醒国人在终身学习理念中的集体无意识。在中国古代,学习十分重要。“学而优则仕”5,“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

8、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6只有学问优等之人,方能步上仕途,从被统治阶级升格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利器,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就连并非以“学而优”而是世袭帝位的宋真宗赵恒也写劝学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这种“学也,禄中其中矣”为求取仕途功名的功利性学习观念,是历代学子的学习原动力,虽然也囊括了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但更多的为了平步青云而穷经皓首的学子们却难以享受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野郎,暮登天子堂”

9、、“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苦尽甘来后的意气风发,只落得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唐罗邺)十年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唐温宪)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唐赵嘏)更可悲者,如范进、孔已己,终被科举制度弑害!这正如余秋雨所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遇到的最大悖论,产生在包围着它的社会心态中。本来是为了显示公平,给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递送鼓励性诱惑,结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举赛场,一切有可能识字读书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败荣辱全都抵押在里边,科举考试的内涵大大超重。”7但另一方面

10、,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具有积极性导向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典范。启蒙教材弟子规开篇就引论语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增广贤文里也谆谆教诲:“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1、孔子: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儒学创始人孔子,便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被称为“圣人之好学,且死不休”8的孔子在论语开篇便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孔子看来,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必须时时温习它,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才能做他人之师。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他把是否好学看成是实现各种美德的基础和存在各种弊病的根源,人生哪怕已经有了“仁、知、信、直、勇、刚”六大美德,可如果“不好学”,那么也往往会流于“六蔽”。尽管孔子平生言行谦虚谨慎,对自己评价向来很低调,惟独对自己好学这点,孔子十分自信,并引以自豪,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看来孔子是将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的一大乐事。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

12、被孔子评价为好学之人,只有颜回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可见孔子不仅身体力行地进行终身学习,还将这种学习精神传给其弟子。而要做到终身学习,是何其之难,因此孔子给予颜回至高无上的褒奖,并深深哀叹这个好学不已的学生英年早逝。“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从自身学习致仕的经历中总结的劝学之语,后人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孔子要人们谨记终身学习的谆谆告诫:“仕而优则学”。孔子认为,为求生而学习是好的,当初自己也是因为要生存才努力

13、学习的,但同时别忘了要有更高的目标和志向,当解决了生存问题的时候,就要想到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要做好官,还要不停地学习,“仕而优则学”。只有学习实践学习实践,才能提升致仕能力,做到优仕。由此可见,孔子的终身学习理念是十分清晰和坚定的,孔子以“韦编三绝”的学习经历践行着终身学习理念。孔子因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故能以博学著称,时称“圣人”,众弟子对其敬服不已: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司马迁为孔子定论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9王充也充满深情地赞道:

14、“圣人之好学也,且死不休。念在经书,不以临死之故,弃忘道艺,其为百世之圣,师法祖修,盖不虚矣。”102、师旷: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师旷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平年间。生而无目的师旷注定一辈子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可他以超人的毅力和不倦的学习精神,成为当时著名的大音乐家、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以“师旷之聪”、“师旷多闻”闻名于后世,并被演化成音乐之神、顺风耳的原型、及瞎子算命的祖师等。据淮南子汜论训说:“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周书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师旷还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左传记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

15、风。南风不竞,楚必无功!”据说这位身残志坚并成就斐然的先贤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师旷的音乐成就是否如韶乐般圣洁,有无钟子期和俞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般响遏行云,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师旷论学的声音穿越千古的时空,传到我们的耳边仍如雷贯耳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1师旷以极为生动形象的比喻形容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所获,来鼓励已“

16、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晋平公,问道:“老年好学,就如点着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师旷在各方面的成就便是他这种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向世人证实了终身学习能够给人带来超出凡人的智慧。3、荀子:学,不可以已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孔子之后的伟大思想家,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发扬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荀子首篇便是劝学,劝学首言“学,不可以已”,明确地告诉人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接着便用一系列的喻证来陈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他这样苦口婆心的目的在于“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是要让人们学习儒家的经典,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并在对自己自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