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45956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1雨后池上【作者】宋代 刘攽【体裁】 七言绝句【原文】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释】磨:打磨。檐楹(yn y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垂杨:杨柳。荷:荷花。【译文】(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 )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赏析】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雨后池上景物十分美丽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

2、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2田园乐 【作者】 盛唐 王维 【体裁】 六言绝句【原文】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译文】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尚未起,故此还没有打扫。 (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 )黄莺在不停地啼叫,

3、已是热闹非凡,但这啼叫声却没有惊扰美梦,山客还在酣睡。【赏析】田园乐是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 第一个特点由境生情,诗中有画。先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然后写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不但“桃红”与“柳绿” 、 “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2“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

4、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3暮过山村 【作者】唐 贾岛【体裁】 五律【原文】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译文】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 山上稀稀落落的人家。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山区渐渐暗黑下来,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初升的月亮高悬天空,烽火点燃起来,没有越过秦地,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山区更显得阒静,安谧。 (看到)在零落的桑柘树旁出现了袅袅的炊烟,(我)渐渐向之靠近。【注释】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

5、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即战火。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赏析】贾岛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著称,这一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诗的布局以“寒水”开始, “烟火”告终,中间历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边烽,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从惶恐而至欣慰。山区景物采用移步换景法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动,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发展。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4塞下曲 【作者】 盛唐 王昌龄 【体裁】 五言古诗【原文】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译文】深

6、秋的黄昏,军士牵着马来到洮水畔,牵马入水,河水寒冷,令人瑟瑟发抖,塞外的秋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吹在脸上更是像刀割一样。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这里曾经是长城之战大败吐蕃的地方,斗志高昂,意气风发是众人的说法。然而,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赏析】3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开头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接着,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

7、争遗迹来作回答。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12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 盛唐 孟浩然 【体裁】 五言律诗【原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县南。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羊公碑:晋人羊祜之碑。【译文】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8、(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赏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 ,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

9、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16临江仙夜归临皋 【作者】 宋 苏轼【体裁】 五律【原文】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释】4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作于黄州。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 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

10、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 , 并取以为号。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 恨,感到缺憾。营营,为名利所纷扰。 夜阑,夜深。縠,有皱纹的纱。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译文】夜深宴饮在东坡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赏析】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

11、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17长信秋词(其三)【作者】盛唐 王昌龄 【体裁】 七言绝句【原文】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译文】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

12、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赏析】王昌龄这篇诗写宫廷妇女的苦闷生活和幽怨心情,即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以显示怨情之深,构思很巧,很切。18浣纱女 【作者】盛唐 王昌龄 【体裁】 七言绝句【原文】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译文】诗人在钱塘江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她们是谁家女儿,如果是在春秋吴王夫差时代,钱塘江上这些女儿,定会像西施、郑旦那样被选送吴宫,并深藏于吴宫之中,不得出来,但如今已不是过去,她们公然出来浣纱5了。 “纱”是轻薄的绢。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儿

13、,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她们那花一样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这是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赏析】此诗赞美钱塘女儿的美好。引吴王之例,还使作品在赞美钱塘女儿的同时,对历代的荒淫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作品的内容。20忆昔【作者】 唐 韦庄【原文】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写作背景】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 “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 “

14、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赏析】此诗艺术上主要有两点特色:一是用典使事,使诗意委婉深曲。二是借助于双关、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错综运用,传出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全诗以“昔年”领起,前六句紧扣题旨“忆”字,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末联一跌,顿起波澜,发为变徵之音,结出无限感慨。诗中隐含着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抒发了他对社稷倾危的感叹。这种曲曲传情、意在言外的构思,形成了“婉而多讽”的情韵风调。以华绮侧艳之辞,寄感慨遥深之志,是晚唐诗风的特征之一。25子夜吴歌 【作者】 李白【原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注释】子夜吴歌:六朝乐府有

15、子夜歌 ,因为主要在吴地流行,所以也称子夜吴歌 ,多是描写男女恋情的。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 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 罢:结束。【赏析】秋歌写的是全长安的妇女,她们的美超越了外貌的境界,因为“万户”妇女的美是不能用简单几行诗描绘得出的,诗人便从那情,那事写起,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这一片月既是那清凉的秋月,又代表了长安妇女的一片勤心、爱心、思心。这样的心是美丽的,美得让人感动。31秋夜 6【作者

16、】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原文】秋夜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在依然是那么明亮。【赏析】秋夜是一首闺怨诗,言浅味永,表达了女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孤寂落寞。前两句叙事。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 ,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 ,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32听邻家吹笙 【作者】中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