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83237723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测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学职业培训学校自学考试辅导模拟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3、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4、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5、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6、 社会革命最深

2、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7、 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为变资本和可变资本)8、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生产阶段)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10、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1、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2、 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1、“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2、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3、“理”是天地万物之根3、 下

3、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1、水是万物的本源2、火是万物的始基3、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4、 意识是(1、人脑的属性和机能2、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5、 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产生的途径包括(1、国家与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2、国家向私人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3、国有企业购买私营企业的一部分股份6、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1、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2、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3、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7、 辩证的否定是(1、事物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2、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自我否定3、既克服又保留8、 下列选项中说明量

4、变是质变前提的有(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九层之台,起于垒土3、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9、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1、不变资本2、固定资本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1、矛盾双方相互转化2、矛盾双方相互依存3、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三、 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构成人的现实的认识客体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只有作为对象性的事物即进入人的实践与认识范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的认识客体。2、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答:此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诡辩论,它的要害是把运动绝对化,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3、 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都是直接同一的

5、答:此观点是错误的,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而且这个“质”是指根本性质或全部的质,失去质事物就要转化为其它事物,而量不是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因为“质”的范围内量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存在。4、 二元论是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第三条哲学路线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是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是哲学主义路线,它虽承认有两个本元,一是物质,一是精神,但物质的本元是消极的被动的,而精神的本元是积极的,能动的,所以二元论最终倒向唯心主义四、 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变化,是在

6、变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物质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变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变的范围变化,属于质变,二者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质变是量变开辟了新的道路,二者互相渗透。2、 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答: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是: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1)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我国正在运

7、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2)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当上层建筑存在,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环节,不能很好的为经济建设就要进行改革(3)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所以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革除其中的弊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3、 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答: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

8、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替中才能得到解决。4、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本质。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多的变化:(1)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调整。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

9、展,发达国家缓和阶段避免社会加剧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实施了普及化的社会福利制度。(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再现: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增强,资产阶级和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控股权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股权社会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五、 材料分析题材

10、料1: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材料2: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知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材料3: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

11、第2卷)请回答:(1) 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2) 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3) 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答:1、陆九渊、王守仁是中国古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是物质世界的本元,物质世界延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2、朱熹是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他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元,这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列宁深刻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2、,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和方面加大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导致了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认识,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2、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否认物质是意识的决定作用)4、 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5、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6、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 两

13、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唯心主义实验论)8、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1、)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3、 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4、 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5、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6、 规律的特点有()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8、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9、 下

14、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10、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三、 辩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答:此观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吸收和借鉴,而不是由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能真正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2、 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

15、立和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错误。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正确。所谓“天”即客观世界,它既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社会世界。所谓“天行有常”是说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它运动内在规律性,这规律是客观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尧”这样英明的君主和“桀”这样残暴的君主也不能改变这些规律。这种认识是符合唯物辩证统一的。3、 垄断形成之后,竞争就不存在了。答:错误。垄断不会消除竞争只会让竞争复杂和加剧。(1)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 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四、 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2) 、马克思主义正常的一切理论和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