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178915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自考题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自考“训诂学”复习题(2) 三十六、串讲大意, 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讲文章大意,他们把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三十七、86页,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毛亨的解释是:如果有这样德美兼备的女子,应当成为君子的嘉偶;应当用琴瑟之音以谐好;应当有钟鼓之音以相乐。 三十八、93,分配析篇章结构,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孔子世家说过:“

2、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三十九、97省略 .乙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存在于周秦古籍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它的体例,约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正文。这是很明显的训诂方法。其二,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四十、训诂的方法:1、以形说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专书, 名词:“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第一笔意与笔势的问题。“劂意”即字形中反映出的词义,也就是笔意。 “笔势”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和笔

3、意相对,是发展的结果,文字符号化了,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逐步隔断了于是变成了笔势。 四十一、122页,说文,十二卷下,民部这说明,在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时,必须以笔意为据。如硬拿笔势说义,则会穿凿附会,走向廖误。 第二,异形和数义的问题。这些不同的形体也能统一在同一本义或相互有关联的意义上。说文解字中往往是将不同形体的重文统一起来的。 2、因声求义。晚近章炳麟、黄侃两先生在总结前人文献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到“语言学”的理论上来。 128页,简答,如何利用声音来求义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以便更好地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

4、第二,是解决方言词的问题,求得方言词声音变化的轨迹;第三,是推求语源,解释某些词诠释命名的由来。 128页,名词: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130页,识别古书中的通假现象,以声音为线索,区别本字和借字,是非常必要的。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野马”,晋人司马彪注:野马,天地间气。楚辞里的“愈氛雾其如磨”,; 磨:尘埃;; 马:磨; 131页,战国策,齐策: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所谓“美女充下陈”就是在阶下充满了载歌载舞的美女的意思;陈的本字是墀。 四十二、134页,第三,推求语源的问题。前人早有“声训”之说。所谓“声训”,

5、就是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翻译:召南,行露:何以速我狱。毛传:“狱,确也”。翻译:“为什么跟我打官司(招我于狱)”。 138页,章先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阐述语源、疏明语言发展变化的专著。 140页,汉代末年刘熙写的释名,大量运用“声训”。他一方面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来源,探索词的命名的意义,另一方面广泛地综合了各地的方音,分辩它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来探索词义的特点。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训诂学杰出之作。; 说文,草部:若,择菜也。 四十三、146页,1、古代文献语言与后代书面语言,既有差异亦可互相沟通。说文未收录。如说文,阜部:“堤,唐也。”其实“堤”与“唐”

6、的义界不同,“堤”指拦水的建筑物,“唐”指蓄水的洼下之空唐。如大戴礼记:“鱼跃拂池。”拂池就是擦到水塘的边涯。2、古代文献语言也有保留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更是疏通训诂的必要方法。如说文,酉部:“滥,泛齐,行酒也。”; 行酒者,是普普通通的酒,并非嘉酿。 150页,考察古代社会,第一,与词义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是社会生活。比如,“玉”这个词,本来是一种又光泽又洁白的石头名称。“玉”字的词义便从“美好的石头”发展为一切最美好的品物标志,引申成为“标准美”的意思了。 152页,如“洒”,“洗”这两个字。从音读和词义上来看,“洒”就是今天所谓用水洗除泥垢的“洗”。; 如:“涤,洒也

7、”:“沫,洒面也”;; “浴,洒身也”;; “澡,洒手也”;; “洗,洒足也”。; 颜师古汉书注“洒音信”,可见“洒”与“讯”也是同音同义字。 四十四、154页,洗手是除垢的动作,打扫房间也是除垢的动作。; 管子,弟子职里“洒”,“; ”,“讯”都可以训泼水。 今天“洒”只读Sa,是泼水,; “讯”变为定期涨水,而“洗”则为用水涤垢了。 155页,鸟的“振讯”是用以去其尘垢,就像人弹冠去其尘埃,抖搂衣被去其灰土。因此,振讯也是除垢的动作。 156页,社会生产也直接影响词义的发展。如说文,衣部: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解衣耕是一种种植农作物的方法。在天气干旱时,把又干又硬的土皮扒开,然后用表层

8、下湿润的土播种撒籽,再用表层的土覆盖上去,以待其发芽成长:古代管这种播种方法叫”襄“,其作用是保持墒情。 162页,与社会生产直接有关系的,是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如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里,有两种计算年月的方法:一种是用“日”来表示月份的方法,一种是用“月”直接来标志的方法。 四十五、171页,训诂的运用。一,运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如论语,阳货: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这句话是说孔丘不愿结交阳货,又怕失礼,所以当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见他。这里的“时”如何讲?有人主张“时”是“伺”的假借,意即“窥测”。这个说法比较牵强。一则,“时”与“伺”古代同韵而异纽,“伺”又是很晚出的字形,古代“伺”只作“司

9、”,商鞅变法有“收司连坐”之语,“收司”即“纠伺”,可证“伺”古作“司”,如以“时”假借为“司”,就更不妥了。二则,意思上也有勉强之处。 举例:首先,推求古音的正确读法。根据章炳麟先生二十三部音准和黄侃先生的古本音,“时”的古音读dai,与“待”同音。二字均从“寺”得声,声符相同。其次,文献中其他例证,证实先秦确有“待”假借为“时”的习惯用法。1、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步,门外谓之趋”。这是讲人在宫中的动作。“时”即是“待”,今写作“呆”,即“停留不动”。2、庄子,逍遥游:“犹时女也”。司马彪注:“时女犹处女”。即“待于室中之女”。“处”、“待”都是呆着,可证“时”即“待”。3、尔

10、雅,释宫:“鸡栖于弋为; ,凿垣而栖为埘。”则“埘”亦“时”的后出字,“埘”即鸡居处待止之所,可证“时”,“待”二字之关系。再次,“待”有“等待”之义。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公羊传也记载这件事,左传“待姆”的“待”和“女待人”的“待”,均义为“等候”,左传,文公十五年:“立于朝以待命”这个“待”也当“等候”讲。“时其亡”的“时”的“等候”义,就是假借这个“待”而产生的。 四十六、184页,通过训诂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科学文化。所以甲骨文“女”字象两臂背缚跪倒这形。由此可见,妇女在这种家庭中,是与奴隶或牲畜同等看待的。说文,人部:“; ,慎也”。“; ”与“服”乃一语之变。礼记,曲礼:“

11、纳女子于诸侯曰; 酒浆,于大夫曰; 洒埽。” 四十七,190页,运用于工具书的编纂。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它首创了用偏旁部首来统帅文字形体的编排方法。 汉代人释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互训。 互训是用同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法。如尔雅,释诂“疑,戾也”。这是根据诗经,小雅,雨无正“靡所止戾”和大雅,桑柔“靡所止疑”这两句诗而得出的。 如计经,小雅,皇皇者华里的几句话中的“咨诹”,“咨谋”,“咨度”,“咨询”都当“访问”讲,所以这里都是同义词复用。这种互训,只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它们有相对的同义,并不等于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 194页,第二,推原。训诂解释词义的另一种

12、方法,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方法叫推原。 195页,第三,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义界。 义界与互训的比较:互训只能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对同义的词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词的概括意义。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词义,对帮助人们了解词的概括含义,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如说文解字,旦部:暨,日颇见也。这就是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暨”。“颇”是偏斜的意思。又如说文解字,车部对“辍”的解释:“辍,车小缺复合者”。“辍”的本义不是停止,而是行车中途发生障碍,修理修理还可以继续前进和意思。如说文解字,; 部对“达”字的解释:“达,行不相遇也。”

13、凡是中途遇到任何事物都会有被阻止的可能。走一条路而没有相遇的事物,自然是通达的了。 197页,说文,见部不毛之地解释“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并不是连草也不长。 四十八,198页,运用于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曹刿论战“败绩”纯指车不能行。如礼记,檀弓上:“败绩”就是车不能循迹而行,故辙乱而颠覆的意思。 名词解释: 1、句读:26页 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2、断章取义:78页,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连类并称:81,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4、反义词对举:83,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

14、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5、章句:84,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6、以形说义:119,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翻译: 1、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 译:没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多跟伯夷,颜渊一样高尚的,却大都没有被历史所称道,以致姓名,事迹都湮没无闻,这是多么使人悲痛的事啊! 2、36页,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译: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

15、楚的缘故。 3、43页,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译: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 4、43页,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译:周王在太庙任命南仲为元帅。 5、59页,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也。译: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 6、61页,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译: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 7、67页,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译:周内:就是织文绣花的意思。这就是说,“吏治者”在上奏狱辞时,还怕上面批不准,就像冶金那样对狱辞加以千锤百炼,又像织绸那样细叶密线地加以弥缝。 8、86页,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亨根据全诗的基调,认为“君子好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诗人的一种向往,并不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宜为”、“宜以”、“宜有”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