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82478793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竹山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一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生的“鸿鹄之志”,柳宗元倾听蒋氏的诉说,“闻而愈悲”,范仲 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却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 .明 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远离名利场的愿 望古人写文章, 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在理解文章基本意思的 基础上,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并说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本题是引导同学们阅读文言文要在反复诵读,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选文中某些古代文人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

2、在探讨时应注意这点。二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后人阅读前人的文章,难免会遇到语言障碍。课本对文言文所加的注释,好比给我们在古今语言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注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解题。交代课文出处,介绍作者,解释题意。有的还介绍了写作背景和有关情况。 如捕蛇者说的题注,交代了课文选自何处,柳宗元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作品,介绍了文章 的写作背景:“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属湖面省)时写的。”解释了标题中“说”的意思。再如陈涉世家的题注还介绍了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简况,岳阳楼记的题注则简介了岳阳楼的有关资料。2 .释词。解释词或词组的含义是注释的主要内容。如 唱同“倡”

3、,倡导。足下古 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袒右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3 .注音。注明读音的字,主要是生僻字、多音字和因活用或通假变音的字。如 啮(ni 6)咬。汤泊(sh mg sh mg)水流大而急。谨食(s i )之小心地喂养它。千转(zhun) 不停地叫。转,同“哦”,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4 。通名。有的句子,只要解释其中一两个难懂的词,就容易理解了。有的除了解释词 度,还必须疏通整句的意思。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 非,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请你从本单元文言文的注释中,就解题、释词、注音、通句四个方面,分别再举一个以 上的例

4、子。本题引导同学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课文中有关解题、释词、注音、通句方面的注释很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三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复音词较少。一般来说,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需要注意的是, 许多单音词的词义不是单一的,用法也很灵活。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分析, 准确把握词义。例如“穷”字,在现代当语中常用义是“缺乏财物”。而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与行走有关,“欲穷其林”的意思是“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因此,这里的“穷”是“穷尽”的意思,用作动词。你能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法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吗?1 .便要还家,

5、设酒杀鸡作食。2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4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兵卒,楚人怜之。5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首,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6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7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8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本题要同学们注意文言文中的一词多译现象,尤其是通假字及古今意思有区别的词语,更应注意积累。1 . “要”通“邀”,邀请。2 . “反”通“返”,回来。3 .“度”读“ duo:估计。4 .“怜”,爱怜。5 . “被”通“披”,穿戴。6 .“病”,困苦不堪。7 .“景”,日光。8 .“翼

6、”,翅膀。这里是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四古汉语中,句子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请你先用现代汉语说说 下列句子的意思,再比较一下,看古代的句和现代的名法有哪些不同。1 .陈胜者,阳城人也。2 .微斯人,吾谁与归?3 .负者哥于途,物者休于树。4 .触草木,尽死。5,林尽水源。本题是引导同学样学习文言句式的有关知识。1 .判断句,译时应加“是”,文言文中常用“者,也”作标志。2 .“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的倒装。3 .状语后置,译时应把“于途”“于树”提前,即“于途歌”“于树休”。4 .省略主语,译时要补出。 (蛇)触草木,(草木)尽死。5 .“林尽水源”即“林子尽于水源”的省略。五

7、 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学习文言文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例如名人的字号、常见的官 职、帝王的纪年、重要的文化典籍,等等。下列各题,都与古代文化有关,借助课文的注释 或者参考有关工具书,回答下面的问题。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太元是哪一们帝王的年号?2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阳和桐庐,现在属于哪个省市?3 .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有陈涉世家,东汉班固写的汉书中有陈胜传陈涉和陈胜是不是同一个人?说说你的根据。4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是什么官?5 .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柳宗元的文集为什么叫做柳河东集?6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 “

8、谪” “郡”各是什么意思?7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欧阳修的字、号是什么?他的文集为什么叫做欧阳 文叫公文集?8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在什么地方任太守?是庐陵吗?1 .“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年号。2 .“富阳” “桐庐”现属于浙江省杭州市。3 .是,根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依据出生地、字号及事件来谈。4 .“守”指郡守,是郡的长官。“令”是“县令”,县的长官。5 .因为他是唐代河东人。6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谪”,封建社会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是郡的最高长官。7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称“六一居士” 。因他谥

9、号“文忠”,所以他的文 集叫欧阳文忠公文集。8 .欧阳修,写醉翁亭子记时在滁州(今性安徽省)任太守,庐陵是欧阳修原籍, 地今年内江西省吉安市。不是一个地方。六作文1 .本单元课文所涉及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古人的喜怒哀乐却通过他们的文章 流传到今天,令我们产生无尽的遐想:你可能会听到陈胜在泽乡发出的慷慨呼号,可能会想像出蒋氏冒死捕蛇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你也许能想像出醉翁亭上畅饮而乐的欧阳修在吟哦, 也许能探究出范仲淹在抒发人生理想时的内心世界;当武陵渔夫走进桃花源时,他的眼神 是什么样的?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材料,展开联想和想像,写一篇故事。提示:可以联系一篇文章的内容,也可以联系几篇文章的内

10、容。2 .以“从说开去”或“小议”为 题(可从下列的语句中选一句,填在横线上,把题目 补完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不足为外人道也”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醉翁之意不在酒”),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有理有据,并注 意借事论理。1 .写作时想像、联想要合理,应在细读文章的基础上展开想像、联想。2 .横线上所填词句是议论的重点,写作时要有理有据,借事论理,切忌空泛议论。参考例文小议诚信最近,在我订阅的岭南少年报中,有几期是关于诚信的,其中有一个这样的测试: 有一个少年走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走到一个度口时,他已经拥有金钱、美貌、荣誉、地位、诚信、才华、

11、机敏、聪明等八个背囊。这时候,船就要沉了,必须把一个背囊扔到河里去。如果你是这位少年, 会把什么扔了?根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同学把金钱扔了, 也有同学把美貌扔掉,而大部分同学,诚信最重在,无论何时都不能扔掉。 当然,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花鸟和黑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住在同一棵树上。有一天, 它们收集了许多果子。花鸟要出去办事,便对黑鸟说:“朋友,我要出去一下,果子就劳烦你了。”狡猾的黑鸟趁花鸟不在,吃了一半果子,等花鸟回来,它还撒谎说是一只狐狸把果 子给吃了。憨厚的花鸟没怀疑黑鸟,不安慰了它。不久,真的有一只狐狸来了。花鸟为了救 黑鸟,故意引开狐狸,可是,由于它吃的食物少

12、,飞了几分钟就因体力不支掉了下来,成为 狐狸的美餐。黑鸟类这才明白自己犯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痛不欲生地喊着:“花鸟,你快回来呀!我再也不骗你了! ”或是,花鸟还能回来吗?同样,在社会上,没有一个的成功离得开诚信。商人有了诚信,才能在商场上有立足之 地;老师有了诚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司机有了诚信,乘客才能放心这一切的一切, 不都说明了诚信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吗?失去了金钱、美貌,你能挺直腰走路;失去了诚信,你却永远抬不起头做人。诵读欣赏:相见欢课文简析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宋太祖开宝八所(975),金陵城 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

13、的一一深院小楼,过着日夕以眼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一个被幽禁的人有着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孤独与寂寞,后主真切地写出了这种感受。“无言独上西楼”,既是“独上”,自然无人共语。这里的“无言”更表现了后主内心的情绪,他 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说,说了何用?又有谁能理解自己? “无言”又加“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沉,顾影徘徊,不能入寐, 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他举头望月,月如钩,在伤心人眼里,这缺月不也象征着人事的缺憾吗?再向深院望 去,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深锁,多么清冷的环境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4、”,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人也。 “锁清秋”,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 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清冷的秋天相对,怎不感到寂寞!上阕所写,全是后主 眼中之景,眼前的一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面对如此寂寞凄清之景,人何以堪?接着,词人直抒胸臆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个人离群索居,尝尽了 “离愁” 的滋味。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再去想;可 是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么,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头绪来,可是越 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有好受,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别是一般滋

15、味” 了。可是 不便直说,苦水只有往肚里流,“别是一般”是极沉痛的伤心语。这首词特别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的,是它对“离愁”描写。“离愁”,是人们内心一种抽象的感情,后主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确是千古妙 笔。离愁自是人的一种思绪。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念的“思”。李煜此词也上用丝缕来比喻愁思,他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比单纯 从谐和音取义更进一层。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他,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确实是把离愁的特点极其深刻形象.地写出来了。结尾一句写离愁的滋味,也是绝妙之笔。“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一种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 传。实际上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这首词另一突出的特点, 就是写情极其自然, 整首词就像脱口说出一般,语言朴素得简直如日常口语,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浣溪沙课文简析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流光的易逝。一曲新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