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15970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答案不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5-2016 学年度梅河口五中高一期末文综试题考试范围:高一上学期内容;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 51 道小题,其中 1-16 题、37-51 题每小题 2 分;17-36 题每小题 1分;共 72 分)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问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据此完成问题。3 20

2、15 年春节(2 月 19 日)期间,忻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越大 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越大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越小 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越小4忻州市在下列日期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5 月 1 日 B.7 月 1 日 C.11 月 1 日 D.2 月 1 日读日本地震参数,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北京时间)震中位置 (38.1N,142.6E)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震源深度 约 10 千米震级 里氏 9.0 级5日本大地震的震源位于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3、 D.下地幔6日本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C.横波突然消失 D.纵波突然消失如图为太阳系 8 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7图中,分别示意地球和土星的是A.、 B.、 C.、 D.、8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图甲、图乙是一个海水淡化的装置,由一个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图甲) 。首先将海水导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的水蒸气则会在漏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

4、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图乙) 。回答下列问题。9该海水淡化装置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C.温室效应和水循环原理 D.海水运动的规律10 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玻璃漏斗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B.海水蒸发,水汽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D.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问题。1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

5、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1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 P 风带风向的是下图示意北京时间 2013 年 2 月 18 日 8 时我国局部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问题。13关于图示区域各地天气现象的描述, 可信的是A.贵阳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B.长沙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C.石家庄风沙蔽日彤云浓,树枝折断叶儿稀D.西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4从天气角度看,此日下列各地最适宜人们出行的是A.北京 B.上海 C.成都 D.广州读我国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表,回答问题。15甲乙丙丁四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6关于河流径流

6、量 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河流径流量过分集中于夏季,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B.乙区河流径流量集中于春夏两季,主要是因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C.丙区河流径流量集中于夏秋两季,主要是因为夏秋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多D.丁区河流春季径流量 略高于秋季,主要是因为降水多17.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18.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

7、、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A. 保护了贵族利益 B. 规范了官员行为 C. 维护了官僚政治 D. 扩大了地方权力19.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A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皇位独尊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20.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

8、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21.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22.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

9、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23.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 包括伯利克里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C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D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

10、的滥用24.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A通用于世界各地 B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25.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 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26.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

11、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性B.美国的联邦制度就像中看而不中用的美丽艺术品C.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27. 1875 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申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共和政体在法律

12、上得以确立起来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A B C D28.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 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29. “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

13、、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阶(级)层的代表人物A鸦片战争时期 地主阶级抵抗派 B太平天国期间 农民阶级领袖人物C维新变法期间 资产阶级维新派 D辛亥革命期间 资产阶级革命派30.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辛丑条约 C 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31. 1919 年 5 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

14、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2. “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有 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 B C D33. 1953 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 10 万人可选 1 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 80 万人才可以拥有 1 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B.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作用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制保障 D.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