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52751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故事湖南 “共和国深处的历史记忆”系列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火车拖来的城市宣】从山中小镇-字幕:榆树湾到西部龙头-字幕:怀化市一瞬间里的沧海桑田一段城市与铁路的血脉相生共和国深处的历史记忆地市纪录片展播火车拖来的城市 1970-1979品历史 爱怀化【共忆片头】 【火车拖来的城市 1970-1979宣】【片名】火车拖来的城市 1970-1979【演播室讲述 1】品历史,爱湖南,大家好,我是特约评论员郑佳明,欢迎收看故事湖南 。欢迎继续关注共和国深处的历史记忆地市展播节目。今天讲述一座西部之城,怀化的故事。上个世纪 70 年代之前,在湘西的大山里,有一个叫榆树湾的小镇,又名槐化镇。相传许久以前,

2、舞水河边,长着一棵参天的古榆树。树下有一个洞。有一天,大雨滂沱,一位过路的生意人进树洞里去躲雨。到了洞中,他觉得有些异样。往前走,竟越走越亮堂,不消一时三刻,便到了武汉三镇。神奇的传说,充满着人们走向外部世界的美妙遐想。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偏远闭塞状态,一直持续到 70 年代,忽然,一夜之间,小镇的命运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配音】小镇榆树湾 ,人口不过 3000,镇上只有唯一的一条小石板路。著名作家沈从文上个世纪 20 年代当兵时,就在这个镇上驻扎。后来他的文章怀花镇写的就是这里。在他印2象中,那不过是一个“一条老街木板楼,烧一袋烟走通头,三个人吵架满城听得见,三千多居民散住在山窝间”的小集

3、镇。【同期声】怀化市鹤城区西兴街老居民 周琼珍 77 岁1 条街就是石板路 青石泥板路 有的是住家的 有的是做小买卖的 我们戴的那个斗笠 做斗笠生意的【配音】这里的老居民依稀记得,一切的改变,始于 1970 年 9 月的一天,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和整齐的步伐,一支庞大的队伍开进了榆树湾镇。周琼珍老人没有弄明白,这支戴草帽穿草鞋,打着背包行军而来的队伍是哪里来的。在榆树湾镇当地干部的安排下,来的队伍有一些人住进了周琼珍家对面公社的办公楼里,更多的人则在周围的山腰挖开荒草搭起了工棚。一个姓向的炊事员被安排住进了周琼珍老人的家中。【同期声】怀化市鹤城区西兴街老居民 周琼珍 77 岁是专门来帮他们修铁路煮

4、饭的 专门只做这些 早上晚上都在家里吃 中午送到工地上去三湘四水笑颜开 毛主席派来修路大军进山来 武陵顶上把路开 雪峰顶上开起来 修好幸福路 通向北京城 修好战备路 埋葬帝修反 【配音】1970 年 8 月 25 日,湖南省湘黔、枝柳铁路建设指挥部任指挥长华国锋同时下达全省总动员令,号召全省各界,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加入到三线铁路的建设中。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支援三线的高潮。短短一个月内,100 万湖南人被动员起来,其中最为踊跃的,是邵阳和浏阳两地。【同期声】广铁集团公司怀化工务段退休职工 刘兴龙 60 岁邵阳来了 20 多万人 好像洞口县就来了两万多人 我们都是走路走到工地的 走路六天六夜【

5、配音】直到今天,在怀化做生意的人当中,为数最多的,也是邵阳。这独特的现象,正是当年两地人们踊跃支持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同期声】广铁集团公司怀化工务段退休职工 刘兴龙 60 岁一个生产队为一个排 一个大队为一个连 一个乡为一个营 一个县为一个团 反正是行李都是自带的 做饭粮食都是自己自带的3【配音】1970 年 10 月,百万建设大军在湘黔沿线摆开了战场。为了不给当地百姓增加负担,会战大军遍地扎工棚、四处搭炉灶,形成了白天人山人海,晚上灯火通明的“景观” 。在这支开进怀化的修路大军中,有一群从毛主席家乡来的姑娘集结在辰溪火马冲前线工地。她们是有“钢铁姑娘”之称的湘黔铁路湘潭分指女子连。【现场实

6、况】女子连谭彩云、谭凝端、方萍梅聚在一起看旧照片,谈话。这是我们湘潭分指的指挥长【同期声】湘黔铁路湘潭分指女子连一排排长 方萍梅 60 岁当时可能都是 20 多一点 也有十多岁的 一共是分三个排 三个排就一共是 143 个人【配音】翻开青春的记忆,这些照片上笑容灿烂的姑娘们,在建设工地上却是与男民兵较劲的铁姑娘。她们同样承担起挖方、打夯、爆破、打钢钎等繁重的劳动。手掌起泡、脚掌磨破皮是常事,生病也不下前线。有一次,湘潭分指的指挥长下工地发现姑娘们瘦了,特意用自己的吉普车载着谭彩云等几个姑娘回湘潭检查身体。因为劳动强度大,检查结果是姑娘们肝功能有些不正常,回来后,指挥长命令她们在工棚休息,负责后

7、勤工作,可等领导一走,几个人拿起锄头,又偷偷上了工地。【同期声】湘黔铁路湘潭分指女子连二排副排长 谭彩云 63 岁“一颗红心两只手,修完湘黔上枝柳” 一直修到共产主义【配音】在工地,跟男民兵在一起劳动,姑娘们的生活总有些不便。白天劳动,要方便就由七八个姑娘围成圈,人墙围成“厕所” 。晚上烧水洗澡,姑娘们要用竹席围成圈,一人洗澡,还要有同伴在旁边放哨。山里毒虫野兽出没,山边的工棚一字排开,晚上姑娘们还要轮流站岗。谭彩云还清晰地记得,1971 年酷暑的一天夜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已经熟睡,工棚里突然一声尖叫,把大家都惊醒了。【同期声】湘黔铁路湘潭分指女子连二排副排长 谭彩云 63 岁那天晚上我们正

8、好是铺轨 那时候好辛苦 铺完轨就好累了 大家就睡觉突然有个人一叫 哎呀 蛇来了 蛇爬到床铺上来了 结果我们有一个年纪最小的 那时候我们都叫她小不点 她上铁路的时候 17 岁还没满 她就吓得嚎啕大哭【配音】小不点陈翠娥是女子连里最小的姑娘,才刚刚 17 岁,劳动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对4家乡父母的思念,让这个小姑娘哭起了鼻子。小不点一哭,好几个年纪小的姑娘,也都哭了起来。【同期声】湘黔铁路湘潭分指女子连二排副排长 谭彩云 63 岁我就安慰她我们是毛主席家乡来的 我们什么都不怕 什么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就这样子跟她讲【配音】从这以后,还抡不起四磅锤子的小不点,在谭彩云等大姐姐的带领下,似乎变了个人。在

9、工地上,她主动要求抡八磅大锤,并且再也没有哭过鼻子。那个年代,青春,就这样在姑娘们铁锤和钢钎的打击声中,在打夯的歌声中绽放光芒。【同期声】湘黔铁路湘潭分指女子连二排副排长 谭彩云 63 岁那女孩子后来她修完湘黔又上枝柳去了 上枝柳以后 我们是 1971 年招工到这里 她是 1972年又被保送上大学去了【配音】这些参与湘黔铁路建设的队伍,其中大多数人也参与了 1972 到 1978 年的枝柳线建设,还有很多人将青春甚至生命永远留在这里。27 万邵阳建设大军中,有 117 人为修建湘黔线而牺牲。许多人后来还参与了怀化城的建设,有的将自己的家,永远安置在这个铁路边的新城市。【演播室讲述 2】湘西人最

10、早听说到铁路,其实是在抗战初期,1939 年 4 月,当时的湘黔铁路从株洲修到涟源,又从涟源站往西修建至冷水江北面的太平里,并通车营运。次年 4 月,为防止日寇沿线西侵,涟源站以西铁路全部拆毁。 自此之后,人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又渺茫起来。30年后的 1970 年 8 月 25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湘黔、枝柳铁路建设会议纪要 ,同时下达修建湘黔、枝柳铁路的命令。就在这一天里,国务院在芷江县设立湘黔、枝柳铁路会战总指挥部 ,由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陈海涵任总指挥长,昆明军区徐其孝、交通部苏杰、国家计委刘炳华、商业部贾一民任副总指挥长。总部机关就设在榆树湾镇。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历时选择榆树湾镇,中间还有

11、一段曲折的经历。【配音】1969 年“珍宝岛”事件后,中国的三线建设计划与动员达到了一个高潮。三线建设的5总目标,是要在国土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在东西建设湘黔线的同时,平行于京广,修建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就是枝柳线。这是延续整个 70 年代的三线建设中一个必备的重要工程。邓鹏云,是当年湘黔枝柳铁路设计总队的一名工程师。 当年他们从湖北枝城南下广西柳州,用脚步丈量了近 3000 公里的土地,一年多的实地勘测完成后,对于湖南境内的枝柳线走向,设计总队拿出了三套设计方案。【同期声】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原副院长 邓鹏云 82 岁我们当时都做了一些详细的比较

12、最后我们推荐了澧水方案 因为澧水方案对三线建设对战备 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比另两个方案优越【配音】方案中,分别选定了三个与湘黔铁路的交汇点,这当中其实都没有榆树湾。东线常德南方案,湘黔枝柳两线制徐浦交汇,中线沅江北方案,两线制辰溪火马冲交汇,西线澧水方案,两线制芷江或榆树湾交汇。芷江,因抗日受降而知名于世,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湘黔枝柳的交汇点,确是一个战略考虑。【同期声】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 陈泽铭 74 岁芷江的工程是比较大都是山 爬山 爬山以后假如要做编组站这些山都要削平的有填方挖方修桥涵洞 而在怀化的话地势比较平坦 在一定水位考虑就可以了 所以

13、怀化工程小一些 综合来看 怀化的枢纽工程量小些 线路工程量小些 【配音】最终,经过反复比较,大家认为在芷江交汇的不利条件有三:一是军事目标大,芷江机场在二战中闻名中外,二是需要占用 3000 多亩良田,三是南北有大山阻挡,开凿隧道的工程量大,造价高。于是,1970 年 8 月,李先念副总理亲自审批后,定下湘黔枝柳两线在怀化交汇的西线方案。历史的目光,就这样锁定了这个叫榆树湾的小镇。【演播室讲述 3】怀化城,因铁路而诞生。城市的建设,也是因铁路而开始。在女子连的铁姑娘们奋战在怀化境内的湘黔沿线的同时,一大批株洲民兵也开始了怀化站址的建设。怀化火车站,是这个新生城市第一幢标志性建筑,正是它,激发出

14、了怀化人建设一个新城市的想象力。【配音】1970 年 11 月,怀化火车站的建设工地上红旗招展,欢声雷动。1500 多株洲民兵们日6夜奋战。被建设者的激情感染,不少当地居民也主动加入到队伍中来。 【同期声】湘黔铁路湖南指挥部线路组组长 贺高厅 80 岁火车站前面有 12 个立柱 这 12 个立柱都是石灰岩 一块一块 四面要磨光 石头磨石头磨光那时候没有机械 有些妹子年轻人手都磨出了血泡 哪个人负责磨那块石头都写有名字的张三李四 哪个哪个 一个人一块【配音】在 1970 到 1972 年的三年时间里,放眼湘黔沿线,处处是建设的豪情。在怀化火车站建设如火如荼之时,铁姑娘们已经学会抡起 8 磅大锤,

15、用钢钎打通了辰溪罗家湾隧道,铁四院的工程师们已经指挥着铁轨铺过了溆浦,直抵新化。【影像资料+革命音乐】回顾历史实况【同期声】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原副院长 邓鹏云 82 岁接近溆浦到花桥的时候 花桥附近的老百姓 男女老少抱小孩的 拄拐棍的老人家都来看 高兴得不得了 (欢呼)火龙来了 火龙来了 【淡黑】【字幕:后记】【配音】1970 年,怀化火车站站房建成,1972 年湘黔铁路通车时还在怀化火车站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通车典礼。从此,中国的版图上,怀化,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悄然崛起。从火车站沿线拓展开去,怀化城市开始了裂变。 此时的怀化城区,以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不过两公里。依旧是“没有一条好路走,雨

16、天变成黄泥坡”的榆树湾。当枝柳铁路建设进入尾声,时间已经到了 1977 年。此时怀化的人口已经急剧扩张七万多人。这个时候,参与指挥修铁路建设的贺高厅等人,心里开始酝酿一件事情。他们要在这个铁路交汇点处,谋划一个城市。【同期声】湘黔铁路湖南指挥部线路组组长 贺高厅 80 岁一个标准就是人口要 10 万以上才能设市 当时怀化大概常住人口 7 万以上 但是区位重要了交通形势逼到 不适应了 赶不上了 78 年的上半年 省委省里同意了 年终大概 7 月份向国务院写报告 79 年 4 月 我记得大概是 4 月 8 日或 15 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建立怀化市7【配音】在积极奔跑的同时,贺高厅还带人做起了城市规划。朱锋,怀化最早的城市规划专家,他家中至今还保存着怀化最早的城市规划资料,他参与设计的怀化最早城市规划测绘图至今还保存在怀化城建档案馆里。【同期声】原怀化镇城建局副局长 朱锋 70 岁 1977 年把他们一个班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