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0487133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教案1 第 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与学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 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 记住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问题 , 提高初步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 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学会公正客观的评价历史事物,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与学的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教与学

2、的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 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 有一定难度。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大运河扬州段”。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它与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 那么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者为什么把隋朝称为“繁盛一时”的朝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吧。二、自主学习, 建构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 尝试用自己喜

3、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1、记住隋朝建立的时间, 建立者 , 都城及统一的时间。2、隋初经济繁荣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条件怎样?4、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5、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三、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4 分钟)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1、隋初经济繁荣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引导】封建王朝以农业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教师可用两张投影片作具体描述:( 1)时间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

4、六百多万人人口激增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垦田扩大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1 / 4(2) 计天下储积 , 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后来 , 唐朝建国20 年时 , 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再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 ,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 国家统一 , 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 发展生产。讲“繁荣景象”重在感受, 讲“繁荣原因”重在理解, 都不需让学生记忆。2、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条件和概况【引导】( 1 )提出讨论问题: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归纳

5、:开通运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 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粮食相当多 , 需要江淮地区供应。陆路运输, 速度慢 , 运量小 , 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 , 开通南北运河 , 利用水力运输势在必行。从政治上看, 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 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2)提问:开通大运河势在必行 ,那么隋朝具备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的条件吗?(结合课本中“动脑筋”1 及已学过的第一个大问题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强调指出:隋朝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安定统一的局面又为其提供了必

6、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 3)大运河概况(多媒体显示)讲述: 605 年至 610 年 , 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 , 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 , 开通了纵贯南北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多媒体演示隋朝的大运河:大运河有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 , 北达涿郡(今) , 南抵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为了方便记忆, 用多媒体补充关于运河的歌谣:隋朝开通大运河,古代世界属最长。全长四五千里地,路线中心是洛阳。连接五河经六省,北至涿郡南余杭。北通南达赖此河

7、,永通邗江记心上。3、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引导】提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阅读理解教科书中的历史材料;思考动脑筋2 提出的问题;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 自由议论 ,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总的来说是好事, 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要全面分析。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

8、北交通大动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 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 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四、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2 / 4结合本课标题和上学期所学秦朝相关内容, 试比较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引导】比较法 ,给学生确立二者比较的可比点 ,如时间、地位、伟大工程、制度等 ,由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最后补充完善答案。( 1)统治时间短 , 都是二世而亡。( 2)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 实现全国统一。( 3)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 4)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 , 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9、制度;隋:确立了科举制。( 5)都是因为暴政 , 引起了农民起义 ,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6)所处的地位 , 都是承上启下。五、反思总结, 能力提升: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 巩固基础知识:六、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知识再现:1、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 ;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2、 _在位时 , 从_ 年起 ,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为中心 , 北达 _, 南至 _, 全长两千多公里,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精挑细选:3、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B陈朝国君陈后主荒于政事C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综合运用:4、隋炀

10、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大运河的开通起了怎样的作用?七、教、学后记:附:问题和练习答案二、自主学习, 建构知识:1、 581 年 杨坚长安589年2、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原因: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 发展生产。3、见“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问题2 答案4、见“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问题3 答案5、见“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答案六、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3 / 41、北周陈2、隋炀帝605年 洛阳涿郡余杭3、 c4、原因:开通运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政治上看, 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 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作用: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