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79140043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部编版语文现代文阅读系列-于德北选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考阅读系列44于德北选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写给上帝的报告于德北我闻到了一股甜丝丝的气息,仿佛一只熟透的苹果在我身边放了太久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的身边没有苹果,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他来了,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在梦里,我们有过多次交锋,他不止一次告诫我,我,以及整个亚姆村村民的努力都是徒劳,一堵石墙怎么会阻挡瘟疫的飞跃呢?死神说:“做我的使者吧,向北走,一路向北走,听我的话,也许还会有一丝生机。”说心里话,我知道上帝在看着我,可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恐惧。死神披著黑色的斗篷,戴着一副温和的面具,他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和蔼,甚至他的手半伸半屈,好像托举着一件

2、足以改变命运的礼物“做我的孩子,向北抛开你愚蠢的想法,别人都要死,我可以让你活。”死神蹲下身来。此时,我的耳畔没有上帝的指引,只有我自己的心跳怦然。“答应我!”死神的声音显得有些焦躁。“不!”我本能地回答。“好,我有耐心,我会给你时间,但也会给你惩罚,记住,是你杀死了这些村民。”他站起身,说,“你的良心会不安的。”半个月前,布商乔又一次路过村子,他去了裁缝的家里。乔走之后,裁缝一家四口就开始发烧昏迷,皮肤溃烂,相继死去。然后是蔓延至全村又不久,从南方传来消息,伦敦发生了大规模鼠疫,整个英国南部被“黑死病”控制了。我听到了死神的狞笑牧羊的孩子告诉我,他们准备搬家了,搬到北部,趁着瘟神还没进他家的

3、门,他们要避难去,向北走,北部没有鼠疫,那里很安全。我跑到村子里去,看到不少村民都在收拾东西,包括那些正在发烧的老人,他们被亲人安置在马车上。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恐怖的画面:原来还安宁的北部地区,因为亚姆村村民的汇入,很快变成了人间地狱。枯槁的高高举向天空的手指,生满烂疮的脸绝望地贴向大地,孩子的哭声充斥着旷野,一具具黑色的尸体横卧道边在亚姆村村民的身后,是大批从疫区来的灾民,他们像一股黑色的巨流,跨过亚姆村,又以支流的方式漫延到北部的各个地区我闭上了眼睛,不敢继续想下去。“上帝啊,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仰头看天。可是,上帝没有回答我。脑海里的画面翻卷着,由巨幅的可以俯瞰的图景,变

4、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变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变成了一段段难以辨认、无法拼接的肢体,变成了蝇虫的狂欢,变成了黑暗最深处的死寂“医生!医生!”我猛醒过来,在人群中寻找着医生,很快,我看到了他。他正茫然地站在人群中他的妻子回娘家了,他决定不了是否去接她。我奔向医生,一把抓住他,急切地问他:“你想过吗?想一想,你想过吗?”医生把目光转向北方,茫然的目光中慢慢地凝聚了坚定。“是的,”他说,“牧师先生,我想过。”我知道,我们脑海中的图景被无限真实地扩大了。“不能走,我们不能走!”我抓住他,紧紧地抓住他。“对,不能走。”他说。我们又找到在铅矿做工的莱德,他听了我们的话,沉默了半晌,说:“是的。”他开始从车

5、上往下卸东西,并未多言,只是还给我们一个苦涩的微笑。请记住,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心存良知的人集合了所有心存良知的村民召开了一次会议。无需过多的解释,也不用强硬的阻止和劝慰,我只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就都默默地回家了。没有人多说一句话。忘了是谁提醒我,也许是莫伯桑,对不起,太紧张,我记不住了。他说应该在村子通往北部的必经之路上筑一道墙,轮流派人看守,劝阻那些来自南部的人就此停下脚步,为英国留下未来和希望我们坚守了,我们也做到了,真的感谢“就此止步”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他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我又闻到那甜丝丝的气息了,也许我的内脏已经开始腐烂,我看到了我手臂上的暗色斑点,也感觉到了身体像

6、火一样在燃烧。死神又来了,我听见他说:“走吧,离开这里!一切都来得及!我可以救你,只要你带着村民走,毁掉那堵墙,一路向北!”我笑了。我笑,不是因为我终于听到了上帝的指引,而是看到了墙南的村民和止步的人群,他们坚定地站在那里,面色沉静,不再有一丝的不舍和绝望。他们目光深邃而辽远,一直凝视着更为遥远的未来,那里充满了人类的美丽的希望。我拿起笔,写下最后的话善良需要传递下去。死神在亚姆村又一次遭受绝望,他叹息一声,颓然离去。我叫威廉,死于英国1664年至1666年间那场鼠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这是我写给上帝的报告,希望他可以收到。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故布疑

7、云,叙写“我”与死神的对话,让“我”做他的使者。这种开头让故事染上神秘、魔幻的色彩,更好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B小说没有着力刻画“我”的外在特征,而是重点描写“我”的心理状态:从最初的迷茫到觉醒到最后的坚定,主要是为了展现“我”善良、正义的品格。C小说提到“我”知道上帝存在,但上帝却没有同应“我”,目的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主题:上帝不是万能的救世主,人类要自我拯救才能战胜病魔。D小说借助一件真实的疫病事件,虚构出一个“我”不怕牺牲、与死神对抗的故事,在生死矛盾的冲突中,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美好。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刻画,让虚幻的

8、死神拥有了生动的形象特征,这样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小说虚构却真实的特点。B作者为了凸显小说叙事张力,采用了现实与回忆交织的手法,刻画“我”亲身经历的疫病肆虐的场景,以小见大,揭示主题,震撼人心。C小说的结尾部分交代“我”的牧师身份,既点明了标题的来源,又呼应前文多处细节,如“我”期待上帝指引和救助等,增加小说的真实性。D文章开头采用虚写,中间详细交代“我”为了战胜疫病而全力以赴的情节,展示了疫病在英国蔓延的过程,结尾又回到现实,呼应开头。3有人认为引领大家阻击疫病的威廉是小说的主人公,但也有认为牺牲白我、坚守村落的普通民众才是主人公。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分析。(4分)4本文是一部典型

9、的浪漫主义作品,小说中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这一特征的?请结合文本从情节、手法、主题上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B(重点描写“我”的心理状态不是为了展现品格,而是以小见大,展现人性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斗争过程的真实状态,为主题服务。)2A(刻画死神没有涉及心理细节。)3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认为牧师威廉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围绕威廉而展开的。小说以威廉的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情节,通过威廉与死神对抗最终死去的故事,展现小说的矛盾冲突。威廉的形象鲜明而典型。威廉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采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死神的对比等,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坚持正义、心怀美好的牧师

10、形象。威廉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揭示了主题。威廉开始十分依赖上帝,但是在没有得到指引的时候变得迷茫而弱小,最终因为想要保护更多的人而变得坚定、强大。这一心理变化过程更好地揭示的文章人类只有自救才有未来的主题。示例二:我认为那些坚守村落的民众是小说的主人公。民众才是阻击疫病的主人公。牧师威廉是故事的讲述者和参与者,但是真正阻止疫病蔓延的是这些普通的民众,战疫的胜利是他们共同的功劳,威廉只是一个引领者。民众身上体现出了高贵的品格。民众刚遇到疫病时慌忙无助,但是在威廉等人的劝说下,选择了牺牲,默默坚守防止疫病扩散,这些普通民众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民众揭示了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主题。这篇小说架设在真实的历史事

11、件之上,又有现实的参照性,其目的就是为了赞扬普通大众在人类历史对抗灾难时贡献的巨大力量评分细则:4分。表明观点,任分析出两个要点,每要个要点2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大意对即可。4参考答案:运用幻想、想象,虚构了现实中没有的人物、离奇的情节。如小说中的死神不是出现在梦里,而是出现在真实的世界里,这一情节就是离奇荒诞的。而文中有大量关于疫病灾害的幻想,让小说具有浓重的预言色彩。文章多处运用了夸张、强烈的对比等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死神和善的外表和黑暗内心的对比使形象更鲜明,疫病前后景象的对比渲染了恐怖的气氛,在主题的突显上,运用象征手法使各要素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死神象征着邪恶的诱

12、惑,威廉则象征着坚定地领导者和先驱者;其他的人们则象征着灾难到来之时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评分细则:6分。每个要点2分,每个要点手法1分,具体分析1分。大意对即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秋 夜于德北那年深秋,佳卫突然打电话给我。他说:“我们去郊外旅行吧。”对于他的提议我当然高兴,可也颇为犹豫,因为深秋这个季节实在不适合去郊外旅行。在北方,这个季节早晚已经有霜了。但佳卫坚持。我说:“这回怎么有时间了?”电话那端,他只是笑,没有回答。我们所说的郊外叫土门岭,是个半丘陵地区。我们认识住在那里的一位农民诗人,我们特别想吃他家的豆饭,烀土豆,炸辣椒酱,萝卜大葱白菜心儿。我们给农民诗人打电话,说我们要去

13、。他当然高兴极了,早早地站在村口接我们。那一天,我,佳卫,农民诗人他叫老李,我们都是兴奋的。在这样一个以赚钱为荣的社会里,三个早已告别了蔷薇花一样的青春岁月的典型意义上的中年人,还能围着热炕头,围着小饭桌,热情奔放地背诵阿赫玛托娃、普希金,背诵叶芝、雪莱、泰戈尔,实在是不容易了。让我奇怪又高兴的是,那一天,佳卫喝了不少酒。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从来不喝酒的。就这样,天不知不觉地黑了。正在酒兴上的老李突然说:“我们去点篝火吧!”“好啊!好啊!”我欣然同意。篝火就架在老李家的地里。庄稼已经收回仓了,秸秆还没有拉走,一捆一捆地横在田垄上,月光清清地洒下来,大地一片银白。我们把干透的秸秆支在壕坝上,欢呼着

14、,跳跃着,孩子似的把它们点燃。篝火燃起来了,把我们的脸映得又红又亮。“我们接着背诗吧。”佳卫说。受到篝火的感染,我们诗兴大发。我先来。我背诵的是英国诗人魏尔伦的三年以后。接着是老李。他背诵的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在路易斯安娜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接着是佳卫。他背诵的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黄昏时分的轰响。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港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流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在抖动的火光中,我看见佳卫的脸上滑过一串晶莹的泪花。他喃喃地说:“我是那么恨火,可现在我突然发现,我又那么爱它!

15、”补记:佳卫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他是一位诗人,发表过很多美丽的诗章。除了诗人的桂冠,他还是我们这个城市一个区的消防中队的中队长。我所说的那年秋夜,他已经复员了,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我永远忘不了他,忘不了那年秋夜他脸上的泪水因为,就在事隔不久的一场救火战斗中,他牺牲了。他已经复员了,完全可以远离火场,可他像一只美丽的飞蛾一样,最终融化在让他恨、让他爱的烈火中。他不是飞蛾,而是凤凰,我相信,他涅槃了!老李还在土门岭种地,前不久,他来电话,对我说:“又秋收了,要是佳卫活着就好了,我们又可以去点篝火了。”听了他的话,我哭了。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佳卫突然打电话给我,要我一起去郊外旅行,我颇为犹豫;但在佳卫的坚持下,我只好勉强同意。B喝酒、点篝火、背诵诗歌的情节在小说中占了很重份量,具有重要作用,凸显出生活和人生可以产生诗歌的深意。C小说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这是因为小说内容主要是背诵诗,而诗是分行的,二者一致。D文末的“补记”在小说主体之外补充叙述,解答了主体部分的悬疑,使佳卫的性格完整丰满。6请赏析文中画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