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不宜提倡齐读课文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2329494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不宜提倡齐读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不宜提倡齐读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不宜提倡齐读课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不宜提倡齐读课文 安东乡中心小学王琳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朗读者把对朗读材料的理解,通过语气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出来。我们有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活跃课堂气氛,常常采用齐读课文的办法。表面看上去,这样利于课堂教学,其实它有许多不利的因素。第一,由于齐读,大家都必须保持一致,使得学生在有些字上拖音,拖音导致了音。例如:“的”,()是个经常被拖的字,稍长一点就会把拖成了“”,长期下去,就会使学生把误读成。 第二,由于齐读,对稍长一点的句子,学生必定在某个位置上找到一个聚齐点,读快的学生在这儿等读慢的同学,

2、然后再一齐向前读,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对停顿的错误理解,在以后朗读中出现不合理的停顿。第三,齐读课文的形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感情的发挥,为了求得一致,忽视了感情的变化,读起来平板无味。各种课文都用一种腔调来读,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读书腔”、“唱书调”,并陷入这种固定单一的腔调而不能自拔,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很难改正过来。第四,齐读课文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只把精力用在形式上,忽视了课文的内容和句子的意义,失去了读课文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对比朗读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