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9326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考点 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动力学图象连接体问题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山东东营质检)两个物体在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分别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 象可能正确的是()2(2015山东滨州市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斜面 A 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 B 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 F 作用下, A 与 B 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

2、为 ,物体 B 的质量为 m,则它们的加速度 a 及推力 F 的大小为()A a , F( M m)g( )B a , F( M m)C a , F( M m)g( )D a , F (M m)2015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如图甲所示, A、 B 两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B 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 A、 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 02 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加速度最小B A、 B 的速度最大C0 时刻和 2A、 B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D2 A、 B 离出发点最远,速度为 04(2015浙江宁波高三调

3、研)如甲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速度大小为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B0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C 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小物块不受到静摩擦力作用D0 物块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加速度方向也发生了改变5(2015安徽省宣城市八校联考)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作用 2 s 后撤去拉力,物块经 0.5 s 速度减为零,并由静止开始下滑,

4、运动的 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的质量为 1 g10 m/:31(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拉力 F 的大小。6(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阶段性考试)如图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 可以随意改变,当 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木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若让该小木块从木板的底端每次都以 着 的改变,小木块沿木板滑行的距离将发生改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1)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 60角时,小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3)当 60角时,小木块由底端沿木板向上滑行再回到原出发点所用的时间。参考答案考点 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动力学图

5、象连接体问题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由 象可求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根据牛顿 mg g 。同理向下滑行时 g ,两式联立得 , 可见能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 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 A、C 正确;物块滑上斜面时的初速度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上滑行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 0,那么平均速度为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x 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为 ,选项 D 正确;仅根据 象无法求出物块的质量,选 错误。2B由 象可知:过程为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 过程为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 F过程为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

6、衡状态, F 过程为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 F综合选项分析可知 B 选项正确。3由题图知,在上升过程中,在 04 s 内,加速度方向向上, 以向上的加速度越大,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就越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大,故 A 正确,B 错误;由题图知,在 710 s 内加速度方向向下,由 ,向下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小,故 C 错误,D 正确。4B设斜面倾角为 ,滑块沿斜面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a g 0,因此滑块下滑时加速度不变,选项 D 错误;滑块匀减速下滑时的位移 s 项 B 正确;滑块下降高度 h s t12 项 A 错误;滑块下滑时的速度

7、v 项 C 错误。125D受空气阻力作用的物体,上升过程: a g v, v 减小, a 减 错误;到达最高点时 v0, a g,即两图线与 t 轴相交时斜率相等,故 D 正确。6解析(1)根据图象可以判定碰撞前小物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4 m/小也是 v4 m/速度大小 m/ m/s 2。4 0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得 2减速运动时间 t1 s,位移 x4.5 m,末速度 v4 m/x 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得 m/s 2小物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m15 m)g( m15 m) 1g 1)碰撞后,木板向左做匀减速运动,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

8、15m m)g 25 m/速度大小为 m/s 2由于 以滑块速度先减小到 0,所用时间为 板向左运动的位移为 m, 末速度 m/1 103 83滑块向右运动的位移 02此后,小物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大小仍为 m/s 2木板继续减速,加速度大小仍为 m/有 .5 板向左运动的位移 m,末速度 m/ 76滑块向左运动的位移 0.5 此后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运动,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 x 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 6 m(3)最后阶段滑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大小为 m/s 2向左运动的位移为 2 x .5 1)2)6 m(3)6.5 物体触地反弹后,速度方向要发生改变,所以图线在 t

9、轴的上下都有分布,A、B 都不正确;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受空气阻力作用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比不受阻力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物体小,落地的时间也就长,所以 C 不正确;不受阻力作用的物体只受重力,不管在下落过程还是在上升过程,都做匀变速直线的运动,加速度恒为 g,其 vt 关系如选项 D 中虚线所示,而受阻力作用的物体,受重力和阻力作用。在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 a ,由此式可知,随着速度 v 逐渐变大, a 会逐渐变小,图线在图中斜率会逐fm 体与地面碰撞反弹后,在上升的过程中,其加速度 a ,fm v 逐渐变小, a 会逐渐变小,图线在图中的斜率会逐渐变小,最后趋近于 g(与虚

10、线斜率相同),D 项正确。2C对 B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对 体进行F (M m)g( M m)a,解得 F( M m)g( ),故选 C。3 A、 B 受力 F 为 0, A、 B 加速度为 0, A、 B 间静摩擦力为 0,加速度最小,选项 A 错误;在 0 至 A、 B 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即加速度减小,但是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直增加, 、 B 速度最大,选项 B 正确;0 时刻和 2、 B 所受合外力 F 最大,故 A、 B 在这两个时刻加速度最大,为 A 提供加速度的 A、 项 C 正确; A、 B 先在 F 的作用下加速, 反向, A、 B 继而做减速运

11、动,到 2A、 B 速度减小到 0,位移最大,选项 D 正确。4析(1)撤去拉力后,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m/ m/s 2 v t mg m/ m/v t 7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m/.5 m/s 2 v t 1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g 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得 F答案(1)2)6解析(1)对木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 N 联立得: 0 33(2)当小木块向上运动时,小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g 设小木块的位移为 x,则 v 2 0联立式代入数值解得 x(3)小木块向上运动时间为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g 得 x 得 12 2 62 t ( 1 2)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