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67656569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等6篇含解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练习题6.1记念刘和珍君- 1 -6.2为了忘却的纪念- 6 -7包身工- 14 -8.1荷花淀- 21 -8.2小二黑结婚- 30 -8.3党费- 37 -6.1记念刘和珍君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通感,将无法看到的东西,用“浓黑”一词视觉化,突出悲凉之深。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设问,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虐杀青年学生的愤怒。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突出了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

2、痕抹杀了。反语,“伟绩”“武功”正话反说,揭露了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的万分悲痛。2.下面的挽联是当年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写的,请从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填到横线上。上联:生未同衾,_,_,_。下联:外抗强权,_,_,_。备选:疆场空有约死难同穴劳燕惜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白宫溅血泣黄泉内除国贼3.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我们需要像李文亮这样的医生,除了需要他们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吃苦、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在关键时刻向社会揭示真相的勇气。过去30年,我们培养了数量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李文亮和其他几位医生的

3、行为告诉我们,守护社会公义的良知和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样重要。通过这样的医生群体让人欣慰。在向他们致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鲁迅先生曾在热风中描绘愿景,要求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如今的中华儿女要争做社会的“吹哨人”,让这种舍生忘我的责任意识与利济苍生的担当精神根植于华夏儿女的心中。4.下面是清明节祭拜缅怀烈士的活动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下面是某网友摘录的网易论坛上一些网友在读了记念刘和珍君

4、一文后发的帖子。如今,我们也学了这篇课文,请你在后面跟个帖吧。(200字左右。内容切题,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请勿用网络语言)网友1:历史在不断重复,只是鲁迅先生再也不可重现了。先生即使没有其他建树,只凭此一篇文章也可传世不朽,因为文章里有人性的光辉与尊严,有爱的沉痛和恨的切骨,而这些是某些知识分子所缺少的。网友2:时隔20年,重读记念刘和珍君,仍心灵震撼。为刘和珍泣,为鲁迅叹,苟活在血色中的我们要更奋然而前行!网友3:这位伟大的女性是为中国而死,为你我而死的,有心的国人会永远记得她的英名刘和珍。网友4:我在高中时,知道了刘和珍,为她的事迹所感动。她是一个为了中国、为了中国人而英勇就义的英雄,向她

5、致敬,给她献花!深深鞠躬,向她学习!跟帖:_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一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因外交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上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祺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

6、的人都是白死,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许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拋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二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对于无论什么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可惜,因为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我常常独自

7、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三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杨德群女士的尸首是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地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日晚才算好容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

8、严地沉睡着。我见了她们两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姊。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四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死者。(有删改)

9、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我”之所以冷静,是因为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B.“我”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常常有“倘若他们不死”的痴想。C.“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一句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D.作者在文章结尾重点阐述对自己只是“文字之国”的国民的惭愧之情,表达了不能以武力反抗反动者的无奈和痛苦。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自己“极缺少热狂”“颇缺少冷静”,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极”“颇”,突出了“三一八”惨案带给作者的心理震撼之强烈。B.“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

10、”中的“宝贝”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执政府试图掩藏自己卑劣行径的嘲讽。C.“好像是看见我的妹子”“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两句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个女师大学生的哀怜。D.在作者二十三日做的挽联中,上联的“”、下联的“白死白死”皆将词语重叠使用,既使上下联和谐对称,又使作者的愤怒之情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3.文章结尾作者写了两副挽联,有什么作用?4.这篇文章和记念刘和珍君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举例探究。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B项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2.答案:(上联) (下联)解析:例句中的对联属于悼联。答题时主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同,

11、结构相似,内容相对(相关),仄起平收。3.答案:“他们还需要”改为“还需要他们”;删去“通过”;在“有担当”后面加“的风范”;“要求”改为“希望”。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句,语序不当。句中主语是“我们”,谓语是“需要”,故“他们还需要”应改为“还需要他们”。第句,成分残缺。“通过这样的医生群体让人欣慰”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第句,成分残缺。“我们”是主语,“学习”是谓语,缺少宾语中心语,“有担当”后面可加上“的风范”。第句,用词不当。句中说的是“愿景”,应把“要求”改为“希望”。4.答案:本次清明节祭拜烈士活动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书写缅怀文章,备好鲜花;祭

12、拜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敬献花篮、宣誓以及朗读缅怀文章。解析:解答这道题,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构思框架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构思框架中的文字,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的要求。图片中的清明节祭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去之前的“准备”工作查阅资料、准备鲜花和书写缅怀文章;二是到达之后的“实施”过程敬献花篮、宣誓、朗读缅怀文章。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5.答案:略。解析:写作指导:写作前,先从内容与形式上理解所给的“帖子”。所给的几个“帖子”,内容上都是从自身实际来肯定鲁迅或刘和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跟帖”时要注意这些方面。6.答案:1.D;2.C3.

13、在内容上,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高度概括,揭露了所谓革命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当局杀害学生、反动文人诬陷学生的强烈愤怒。在结构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这篇文章语言冷峻,侧重于客观叙述,且在客观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如第三部分写刘和珍牺牲及入殓的一段文字,作者并没有特别描写段祺瑞政府的暴行,但读者从“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轻易不肯给人拿去”的客观叙述中不难体会杀人者的凶残与卑鄙。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热烈,表现了作者的怒火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如作者写“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将愤

14、怒的感情倾泻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解析:1.A项,“相信政府能够彻底查办凶手”错,原文是说“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B项,“对政府的凶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错,“我”已充分认识到了政府的凶残,知道奇迹并不会发生;C项,“写出了烈士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错,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渲染悲痛的情感。2.“皆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错。这两处没有使用修辞手法。3.这道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解答。从对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着”“还在那里诬陷”“原是一样东西”等内容来看,挽联蕴含着作者的强烈愤怒之情;从结构来看,挽联是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突出了文章批判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的主旨。4.语言风格有热烈

15、和冷峻、活泼和典雅、质朴和华丽等。这篇文章运用了比较客观的叙述,语言冷峻;记念刘和珍君则运用了较多的抒情,感情浓烈。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即可。6.2为了忘却的纪念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_在行政规定层面;虽然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年年都搞,但基本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这些都是对民意的_,承载的是全体国人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 ),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_。中华民族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获得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_的重大贡献。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不可忘却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滞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