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5776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专题二 第 3 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11927 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日本)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此建议书导致了哪一事件爆发()A九一八事件 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答案九一八事变”使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即材料中所说的“满洲” 。2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答案据题干提示日本近代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对中国的掠夺,期间日军都对我国和平居民进行了大肆屠杀,而 C 项所反映的救民于水火纯属一

2、派胡言,严重脱离事实。3 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华北事变 D八一三事变答案题意可知,这一事件揭开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而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故选 B。4美国时代周刊 1938 年 1 月 3 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答案意关键信

3、息“(在上海)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 ”51940 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际上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答案意时间:1940 年,这是抗战时期,材料中“兵卒”实际指广大群众。综合信息可知中共在抗战中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论持久战材料二

4、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向英美宣战的目的。(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答案(1)实行全民族抗战。(2)为了自存与东亚之安定。(3)主要原因: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间的支持和配合。解析第(1)(2)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第(3)问“主要原因”可以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作答。基

5、础巩固1右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作品所反映的是()A九一八事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B一二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合漫画中的“东北” “张学良” “不抵抗”等信息可知 A 项为正确答案。2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万人坑遗址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 BC D答案是能够证明南京大屠杀存在的第一手资料,是文学或影视作品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

6、使用。31937 年 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的计划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答案军企图三个月,为此发动淞沪战役,但淞沪会战“抗战亘于三月” ,说明粉碎了日军迅速的计划。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7、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材料所述可以判断出作战地点在华北地区,而打击的目标又主要是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符合要求的只有百团大战,正确选项为 D。5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答案日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没有动员人民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能力提升6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 1937 年 7

8、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B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答案937 年 7 月至 1938 年 10 月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此阶段的抗日主要战场是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故 B 项正确。A 项是敌后战场的战术;C 项是正面战场的意义;D 项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7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

9、人间”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答案料的前半部分意思是要我们勿忘历史,后半部分是希望人们珍爱和平。8人们在抨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同时,也对抗日战争陷入了沉思。有人指出:抗日战争是以惨痛的代价为民主革命作奠基石的。这块“奠基石”主要是指()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D壮大了人民民主的力量答案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它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削弱了国民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党的力量,尤其是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得到了迅速壮大,这有利于

10、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故正确答案为 D 项。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部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 ”1931 年 7 月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材料二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臣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了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1931 年 9 月 24 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材料三“

11、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1932 年 8 月 25 日日本外相内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请回答:(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为什么?(2)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驳斥材料三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答案(1)材料一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的“方案大纲” 。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是虚假的,因为它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站在侵略者立场上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护的材料。(2)材料二说日本“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 ,材料三说日本“出于正当防卫” 。(3)材料一说明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订了发动军事行动的“计划” ;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军队并未先进攻日军,是日军“先发制人” , “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 。所以材料三中说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的说法是荒谬的。解析第(1)问,可根据三则材料的时间分析。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先发制人” ,材料三中“正当防卫”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一中“作战部提出计划” ,材料二中“先发制人” “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等信息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