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 言言 安全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方针的具体途径,是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一 项治本之策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其目的是为找出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将危险性降低到允许范围, 便于企业及时掌握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实行自我控制,为安全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矿井安全工作水平,实现由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 安全管理的转变,并为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实行宏观控制提供依据,也 利于工伤保险部门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通过评价识别生产过程 中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可能引起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达到提 高企业本质安全化管理水平,落实针对性安全措施,减少人的不安全 行为,控制重大事故发生和减少职业伤害的目的 为此,四川为天安全科技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富顺县和尚湾 煤矿的委托,根据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煤炭生产矿井安全现 状评价标准 ,按照双方签订合同的规定,我公司于2004年9月下旬组 织了由管理、采掘、通风、机运等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对和尚湾煤 矿地面及井下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进行了现场咨询、调研、测试,覆 盖了矿井所有生产采掘头面和主要进回风线路,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措 施。
此后,煤矿企业在当地有关部的督促指导下,进行了整改,生产 条件有了明显改观我公司于2005年3月下旬和5月中旬再次派出专家 组对该矿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编写了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安全现 状综合评价报告. 此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各级煤监局(安监局)的关怀和指导,同时也 受到了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各级领导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 合,使评价工作得以圆满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但由于编写 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评审专家和 富顺县和尚湾煤矿各级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批评指正,以求今后的评 价工作开展得更好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矿井基本情况 1.11.1 企业简况企业简况 1、企业名称及沿革:自贡市富顺县和尚湾煤矿行政区划属富顺县 古佛镇玉佛村十组,始建于1958年,最早开采于1970年,当时属国营 煤矿1983年2月转为股份制企业,现系隶属于富顺县古佛镇政府的集 体企业,法人代表兰龙德,矿长兼技术负责人张乃书该矿主要生产 烟煤,属于低灰份、低硫、低磷、高热值的优质煤,可用作炼焦用煤 和配煤,煤炭主要销往自贡和富顺等地 2、地理位置:和尚湾煤矿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玉佛村十组, 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主井口坐标为X= m, Y= m ,Z=+334 m 。
3、交通状况:该矿距古佛镇3.8公里,距富顺县城28公里,距隆 (昌)纳(溪)高速公路8公里,距隆(昌)叙(永)铁路泸县站 12公里,矿井位于富顺泸州的主干公路旁边,交通较方便(参见交通位 置图 ) 4、生产规模与服务年限:该矿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 /年,采矿许 可证和生产许可证核定生产能力均为3万吨 /年,实际生产能力 23万吨 /年左右(2004年生产量为2.5万吨)截止2004年12月,矿 井尚有可采储量31万吨,按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 /年、储量备用系数1.3 计算,矿井服务年限尚有8年左右 5、四证情况:该矿四证齐全,详情见表11: 表11 四证情况一览表 证照名称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发证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煤炭生产许可 证颁证办公室 四川煤矿 安全监察局 自贡富顺县 工商行政管理局 证照号码86XB210(11) 发证日期2004年2月17日2004年7月27日2004年11月1日2004年6月17日 有效期限 2004年2月 2008年2月 2008年2月2006年11月2004年11月30日 备注矿长张乃书每年例行年检 6、机构设置和职工人数: 该矿管理上实行矿长负责制,设有矿长1名、副矿长3名,并设有 工会组织,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三位副矿长为副组长共11人组成的安 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生产科、安全科、机电科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全矿共有在册人员140人,其中: 管理人员13人,采煤45人,掘进 15人,井下运输工35人,其他辅助工种10人,现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 格证人员共22人特种作业人员中:瓦检员4人,爆破员4人,电工1人, 井下电钳工1人,电焊工1人,绞车司机7人,安全员3人,通风安全监测 工1人此外,另有主要通风机司机2人,安全监控系统主机管理员2人 (兼) ,水泵工3人(兼) ,由本矿自行培训,暂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井 下工中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员绝大多数为初中文化 程度 7、工时制度:矿井实行“一采一准”:早班采煤,中班准备;运输 为两班作业 8、矿山救护与保险 该矿未组建矿山辅助救护队,与泸州市矿山救护队签订了救护服 务协议,但泸州市矿山救护队距矿约45km,行程时间超过30min为此, 矿方内部指定了若干名兼职救援人员 煤矿配备有60台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 煤矿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富顺支公司 为65名井下从业人员办理了 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按时缴纳了保险费 9、矿井开采范围 2004年2月17日,省国土资源厅重新核发了采矿许可证 ,井田 范围由四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9084km2。
边界拐点坐标详见采矿许可证和表12 表1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XY备注 1 2 3 4 开采深度由,开采煤 层为三型炭 10、与邻矿关系 根据和尚湾煤矿提供的矿界资料,该矿井田北翼毗邻许家沟煤矿, 西南翼毗邻古佛煤矿,相互之间各留有50m边界煤柱 11、老窑及采空区情况 矿区内有两处老窑,属浅部开采,早已关闭井田内现无其他矿 井生产,该矿+130m以上大部分为采空区 1.21.2 矿井自然条件矿井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属丘陵地貌,区内最高点尖山子,海拔 标高+498m,最低点和尚湾水库,海拔标高+332m,区内地形起伏较大, 南东高北西低,为中深切浅丘,地形坡度一般15300,局部有崩塌 形成的高陡边坡,坡度800以上 2、气候 本区为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季炎热、雨量充 沛 、雨热同季等特点有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据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7.90C,极端最高气温39.60C,极端最 低气温-2.10C多年平均降雨量1058.8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 全年的84.7%多年平均日照1275.4h,平均相对湿度84%,平均无霜期 340天。
3、地震 据不完全统计,本区(15361985年)共发生8次地震,震级为 4.75.75级,一般震级小,多为微震或弱震,表明区内大部分断裂的活 动性不强按地震区划资料,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活动对区内 影响较小,地震灾害较轻 4、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 矿区位于石燕桥背斜龙贯山勘探区古佛井田内,地层显单斜状产 出,倾向280-300度,井田内无断层出露,矿山地质构造简单 矿山周围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珍 珠冲组和自流井组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 5、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1 1)瓦斯)瓦斯 根据自经贸产业200453号文件自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富 顺煤矿2004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和尚湾煤矿为高瓦斯矿井, 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8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7.36 m3/t ((2)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 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站2004年11月15日提供的检测报告 ,该矿三型炭煤层无煤尘爆 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附鉴定报告) ((3)矿井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无冲击地)矿井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无冲击地 压、热害现象压、热害现象。
((4)煤层赋存条件)煤层赋存条件 矿山可开采煤层一层,即三型炭煤层,显层状产于须家河组五段 地层中,煤层被中间夹矸分成两层,上煤层平均厚度0.3m,下煤层平 均厚度0.1m,中间夹矸为粉砂岩,平均厚度1.2m煤层及其夹矸层产 状稳定,煤层倾角在倾斜方向由上而下直逐步变缓,上部8110,平均 倾角100;下部680 煤层赋存情况及煤层特征见表13 表13 煤层赋存情况及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名称及编号三型炭备注 含煤地层、成煤地质时期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 煤种烟煤(外观煤岩为半亮型) 顶板岩性 直接顶黑色页岩,坚硬;老顶粉砂 岩 底板岩性黑色页岩、砂质泥岩 煤厚(m)0.250.45 煤层结构复合(中间有夹矸1.2m) 煤层倾角6110 平均灰分%33.78 固定炭%41.69 平均挥发分%24.53 全硫(SQg)0.74 (5)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58.8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 占全年的84.7%矿区高于最低排泄基面以上矿区地表水系属沱江水 系,矿区北面有和尚湾水库一座,库容量约20000m3 水库下部煤层已 于2000年前开采,未对水库造成影响。
水库下游有一小溪沟与之相接, 雨季时地表水大部分流入溪沟,汇入附近的玉佛河矿区内有两处老窑, 属浅部开采,早已进行密闭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岩层补给水,直接受大 气降水影响较小井田水文以孔隙裂隙水向顶板充水为主,一部分地表 水渗入地下后,通过岩石裂隙及孔隙通道向深部渗透运移,在矿井开采 后顺裂隙及孔隙以泉的形式浸出 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0m3/h,最小涌水量为3m3/h,正常涌水量为 9m3/h,排水压力小,总体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1.31.3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3.1 矿井开拓、开采矿井开拓、开采 (1)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主井和风井采用中央并列式布置, 两井相距320m平硐井口标高为+334m,坡度为5平硐破顶板穿层 进入煤层此后按矿井开拓开采水平顺序,沿煤层分别布置一、二、 三级绞车道和采区各巷道1#、2#人行道与一、二级绞车道平行布置, 水平相距15m,专作行人;一、二、三级绞车道专作提升运输,行人一 般从13#人行道上下班 一、二级绞车道下平台与1#、2#人行道相连的地点设有一、二级 水仓和水泵房,三级水泵房和水仓设在三级绞车道下段。
原南翼采区主要提升运输巷在拆除绞车、轨道后改造作矿井总回 风上山,均沿煤层布置,木材支护回风斜井坡度200,沿岩层布置风 井井口标高为+375.73m 主要巷道特征见表1-4 表14 主要巷道特征表 名称用途 高宽 (m) 长度 (m) 坡度 净断面 (m2) 支护 形式 层位 主平硐 运输、进风、 行人 2.012.23305%04.42 外段砖碹, 内段裸巷 岩巷(破顶穿层进 入煤层) 回风斜井 总回风至地 表 2.012.1990200 4.41 木棚或 裸巷 岩巷(破顶穿层进 入煤层) 回风平巷总回风 2.012.1922054.41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 总回风上山总回风 1.82.0650 8100 3.6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由原四级旧 绞车道和车场改作 回风用) 一级绞车道 提升运输、 进风 22.0342080 4.12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 二级绞车道 提升运输、 进风 1.872.1246080 3.96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 三级绞车道 运输、行人、 进风 1.822.1147080 3.68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 +130m水平面 运输巷 运输、行人、 进回风 1.82.146805%3.85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串联通风, 既进风又回风) +114m北运输 巷(六北巷) 运输、行人、 通风 1.82.141305%3.85 木棚或 裸巷 沿煤层(串联通风, 既进风又回风) (2)矿井水平划分及采区布置 矿井以“先近后远,由浅到深,合理布置”的原则,优先开采距井 筒较近的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