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2949438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各类实践成果也得到了实际社会响应支持,但在过程中也存在部分问题,如学生针对社会实践缺乏积极性、社会实践考核形式不新颖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如何更好的调动高校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构建以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实践考核模式,实现学生对于实践成果的双向受益效果,对提升实践育人的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实践;高校;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能够有目的有计划且主动积极地在生活学习中发挥的能力。本文基于高校学生对于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实际发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完善社

2、会实践认定机制、结合专业改善实践成果落地、通过科创平台进行实践成果转化,双向受益的模式下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兴趣,实现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1高校学生基于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发挥存在的问题社会实践工作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精准服务社会的平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发挥专业知识,建立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对社会实践的课程分数占比过低学校针对于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课程分数占比偏低,社会实践成果考核量化程度不够,第二课堂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对于学生缺乏有效

3、的约束力。考核方式没有跟上社会脚步,没有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减少过程考核带来的负担。2)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环节无关紧要,往往浮于表面,只在乎第一课堂专业教育学习;学生存在被动实践性。公益志愿类实践类型难以长期坚持,更多仅是为了达到志愿时长完成目标,缺少实践精神和情怀。缺乏服务社会、扎根社会精神。3)实践内容缺乏创新性,缺乏与现实联系虽然社会实践有主题,但学生更多是为了应付,缺乏认真思考。例如调研类实践报告也常存在数据单薄,没有扎根基层深入了解调研。学生疲于应付,往往只是做了表面工作,没有发挥所长或者联系专业知识。2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策略1)增加比

4、重,完善实践认定机制对于社会实践等类似的第二课堂课程的教育比重应当有所提升,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实践课程内容的同时,学校也能够有效量化考核,使学生明确,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着重改善学生对于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将被动转化为主动,积极探索完成实践内容。考核方式也应及时顺应时代发展形式,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自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开始,学生可利用易班平台,将社会实践日记及时上传,达到定期打卡目的,最终将社会实践报告进行上传,教师通过线上查阅打分,极大优化过程,减少过程考核环节。2)结合专业,增强实践落地成效不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有所差异,大类专业学生实践方向更是差异极大,各有短板但

5、也各有所长,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完成社会实践项目,能够让学生发挥专业长处,拍摄视频交给摄影专业学生,数据分析交给理工科学生等等,使作品完成效果更佳。同时,以专业为依托设置实践内容,能够最大化让学生发挥自己所长,充分落地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支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实践的信心和兴趣,学生也能更主动地思考实践的实施过程,由实践过程引发对专业内容思考,深刻感受专业实操性,不再是纸上谈兵;。3)打磨润色,实现实践成果转化目前的互联网+;挑战杯;等系列科技创新型赛事或其他专业型赛事上更需要学生的作品能够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立足社会发展,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

6、的四化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实践项目,将优秀实践成果进行打磨包装,通过科创赛事平台树模推优,榜样先行,使学生双向受益,激发学生主动性。3结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高校学生,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社会实践的目的,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当下社会特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专业和兴趣切实感知实践成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也达到思想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思想受洗礼,能力得锻炼的教育目的。参考文献1颜彬.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261-262.2李晔.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3杨馥彤.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J.才智,2018(18):4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