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规定》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59864137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规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级文件(依据 ISO/TS16949 : 2009 标准)批准审核编制修改栏贝俏版本/修改号修改日期修改内容修改人备注一、目的:规定测量系统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以及明确测量系统的接收准则,从而确保测量数据的有 效性。二、 范围:控制计划中规定使用的测量系统并且离最近一次MSA评价六个月以上者。三、职责:由质量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四、定义:4.1 MSA :测量系统分析;4.2 AV:再现性一评价人变差;4.3 GRR:重复性和再现性;4.4 PV : 零件变差;4.5 TV : 总变差;4.6 ndc:测量系统分辨率。五、作业内容:5.1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均值和极差法)5.1.1本工厂计量型

2、测量系统见“测量仪器总帐”;5.1.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本工厂采用均值和极差法;5.1.3具体操作步骤:5.1.3.1 测量系统的选定:质量部按“测量仪器年度校准计划表”及控制计划来选定。其最小读 数需为公差范围的1/10。5.1.3.2 评价人的选定:由质量部从日常操作该测量仪器的人员中挑选2 3人进行测量。另外,质量部负责MSA研究的人员进行记录和计算评价。5.1.3.3 测量参数的选定:由质量部选定,并填写在“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报告”的表格中。5.1.3.4 被测零件的选定:由质量部研究人员和评价人一起选取具有代表整个生产过程的10个零件(有时,每天取一个,连续 10天)。然后由研

3、究人员按 1到10给零件编号,在测量时 评价人看不到这些编号,可测量2-3次。5.1.3.5 让评价人员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10个零件,由研究人员填入“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数据收集表”的第一行,再让评价人B和C测量者10个零件并相互不看对方的数据,由研究人员记录于第6行和第11行。5.1.3.6 使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测量顺序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把数据填入第2、7和12行,如果需试验三次,则重复上述操作,记录于第3、8和13行中。5.1.3.7 如果评价人在不同的班次,可以使用一个替换的方法。让评价人A测量10个零件,并将度数记录于第一行,然后,让评价人A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测量,由研究人员将结果记录于

4、第2行和第3行,评价人B和C,也同样做。5.1.4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的计算按照其格式计算出相应数据,然后将R、又DIFF及Rp的数据填入“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报告”中。5.1.5 计算EM AV和GRR勺百分比数值。研究人员计算出EM AV和GRR勺百分比数值。5.1.6 GRR的接受准则5.1.6.1 %GRR V 10% 测量系统可接受;5.1.6.2 10盼 GR氐30%,要根据该测量设备的重要性和其成本以及维修费用,同时考虑有关顾 客抱怨等情况综合起来决定是否对该测量系统进行改进;5.1.6.3 %GRR 30% 该测量系统要改进;5.1.6.4 ndc 5。5.1.7原

5、因分析5.1.7.1如果重复性(EV比再现性(AV)大,原因可能是:(1) 仪器需要维护;(2) 量具应重新设计来提高精度;(3) 夹紧和检验点需要改进;(4) 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5.1.7.2如果再现性(AM比重复性(EV)大,原因可能是:(1) 评价人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仪器和读数;(2) 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楚;(3) 需要某种夹具帮助评价人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5.1.8若需对测量系统采取改进措施时,一定要先分析EWn %A巾,找出真正原因后方可采取措施,改进后的测量系统好需作MSA直到可接受。5.1.9若测量数据的变差很小,集中于某数据段,但再现性报告”计数公式中的 TV

6、%GR跟大时,可用公差T代替“量具重复性与5.1.10“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中第 5、10、15行的所有数值都不大能大于19行的R数值,若有数据大于R时,需重新测量,直到满足该条件,或删除这些数值,再由剩余数值进行计算。5.2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5.2.1本工厂的计数型测量系统见“测量仪器总帐”。5.2.2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本工厂采用小样法和风险分析法。5.2.3小样法具体操作步骤:5.2.3.1 测量系统的选定:由质量部按“测量仪器年度校准计划表”及控制计划中的规定来选 定。5.2.3.2 评价人的选定:由质量部从日常操作该测量系统的人员中挑选二名进行测量。由质量 部的研究人员

7、进行记录及评价。5.2.3.3 被测零件的选定:先用计量型测量系统测量20个零件,并确保这 20个零件里有4 6个不合格,由研究人员编号,一定要注意这4-6个不合格零件的编号不能让评价人知道。5.2.3.4 由二名评价人随机对零件进行测量,研究人员将结果记录于“计数型数据小样法分析 表”。5.2.3.5 接受准则及评价:如果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四次)一致,则接受该测量系统, 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该测量系统。若不能改进该测量系统,则不能被接受并且应找 到一个可接受的替代测量系统。5.2.4风险分析法5.2.4.1 测量系统的选定:由质量部按“测量仪器年度校准计划表”及控制计划中的规定来选 定

8、。5.2.4.2 评价人的选定:由质量部从日常操作该测量系统的人员中挑选三名进行测量。由质量 部的研究人员进行记录及评价。5.2.4.3 被测零件的选定:先用计量型测量系统测量50个零件,并确保这 50个零件里有一些不合格品,由研究人员编号,一定要注意这些不合格零件的编号不能让评价人知道。5.2.4.4 由三名评价人随机对50个零件进行3次测量,研究人员将结果记录于 “风险分析法数据记录表”。5.2.4.5 接受准则及评价:A. 计算3个评价人两两之间的一致性Kappa =(p0 - pe) /(1- pe)(p0 =对角线单元中观测值的总和,pe =对角线单元中期望值的总和);B. 再计算3

9、个评价人与基准之间的一致性Kappa = (p0 - pe) / (1- pe)(p0= 对角线单元中观测值的总和 pe =对角线单元中期望值的总和)。C. Kappa的接收准则是大于0.75表示好的一致性(Kappa最大为1);小于0.4表示一 致性差。D. 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及漏发和误发接收准则:判断测量系统有效性漏发警报的比例误发警报的比例评价人可接受芝90%2% 5%评价人可接受的边缘-可能需改进芝80%5%10%评价人/、可接受-需改进 5% 10%E.研究人员根据上述计算编制“风险分析法报告”六、相关文件:6.1外来文件-测量系统分析(MSA教材七、产生的相关记录: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风险分析法数据记录表风险分析法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