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d****e 文档编号:159802020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BZ/T 300.172017 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 1 范围 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酸消解-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锰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

2、的测定方法 3 锰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锰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锰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化学物质 化学文摘号 (CAS号) 元素符号/ 分子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锰 (Manganese) 7439-96-5 Mn 54.94 二氧化锰 (Manganese dioxide) 1313-13-9 MnO2 86.94 4 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1 原理 空气中气溶胶态锰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消解后,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在279.5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4.2 仪器 4.2.1 微孔滤膜,孔径 0.8 m。 4

3、.2.2 大采样夹,滤料直径为 37 mm 或 40 mm。 GBZ/T 300.172017 2 4.2.3 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 25 mm。 4.2.4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 0 L/min2 L/min 和 0 L/min10 L/min。 4.2.5 烧杯,50 mL。 4.2.6 控温电热器。 4.2.7 具塞刻度试管,10 mL。 4.2.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锰空心阴极灯。 4.3 试剂 4.3.1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 4.3.2 消解液:1 体积高氯酸(201.67 g/mL)与 9 体积硝酸(201.42 g/mL)混合。 4.3

4、.3 盐酸溶液,0.12 mol/L。 4.3.4 标准溶液:用盐酸溶液稀释国家认可的锰标准溶液成 10.0 g/mL 锰标准应用液。 4.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4.4.1 现场采样按照 GBZ 159 执行。 4.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 品。 4.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 品。 4.4.4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 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

5、存。 4.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 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4.5 分析步骤 4.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微孔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 5 mL 消解液,盖好表面皿,在控温电热器上 200左右消解;消解液基本挥发干时,立即取下;稍冷后,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 刻度试管中,稀释至 10.0mL。样品溶液供测定。 4.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 5 支8 支 10 mL 容量瓶,分别加入 0.0 mL3.0 mL 锰标准应用液,用盐 酸溶液定容,配成 0.0 g/mL3.

6、0 g/mL 浓度范围的锰标准系列。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 测定状态,在 279.5 nm 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的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 对相应的锰浓度(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0.999。 4.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液,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 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锰浓度(g/mL)。若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盐酸溶液稀释 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4.6 计算 4.6.1 按 GBZ 159 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6.2 按式(1)计算空气中二氧

7、化锰的浓度: 0 010 V C C1.58 . (1) 式中: GBZ/T 300.172017 3 C 空气中二氧化锰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10 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0 测得的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1.58由锰换算成二氧化锰的系数; V0 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 4.6.3 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 GBZ 159 规定计算。 4.7 说明 4.7.1 本法按照 GBZ/T 210.4 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检出限为 0.03 g/mL,定量下限为 0.1 g/mL,定

8、量测定范围为 0.1 g/mL3 g/mL(按 Mn 计);以采集 75 L 空气样品计,最低检出浓度为 0.006 mg/m 3,最低定量浓度为 0.02 mg/m3(按 MnO 2计);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 2.5,平均采样效率 为 99.4。 4.7.2 样品消解溶液中含有 100 倍 Al 3+、Ca2+、Cd2+、Cr6+、Cu2+、Pb2+、Zn2+等不产生干扰,100 倍 Fe3+、 Fe 2+有轻度正干扰,Mo6+、Si4+有轻度负干扰,若有白色沉淀可离心除去。 4.7.3 样品也可采用微波消解法。 5 锰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5.1 原理 空气中气溶胶态锰及其

9、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消解后,在磷酸溶液中,锰离子被高碘酸钾氧化 成紫红色高锰酸盐;用分光光度计在53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5.2 仪器 5.2.1 微孔滤膜,孔径 0.8 m。 5.2.2 大采样夹,滤料直径为 37 mm 或 40 mm。 5.2.3 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 25 mm。 5.2.4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 0 L/min2 L/min 和 0 L/min10 L/min。 5.2.5 烧杯,50 mL。 5.2.6 控温电热器。 5.2.7 具塞比色管,25 mL。 5.2.8 分光光度计,具 1 cm 比色皿。 5.3 试剂 5.3.1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

10、水,用酸和试剂为优级纯。 5.3.2 消解液:1 体积高氯酸(201.67 g/mL)与 9 体积硝酸(201.42 g/mL)混合。 5.3.3 磷酸溶液,16%(体积分数)。 5.3.4 高碘酸钾。 5.3.5 标准溶液:用磷酸溶液稀释国家认可的锰标准溶液成 30.0 g/mL 锰标准应用液。 5.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5.4.1 现场采样按照 GBZ 159 执行。 5.4.2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GBZ/T 300.172017 4 5.4.3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

11、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 样品。 5.4.4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 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5.4.5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 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5.5 分析步骤 5.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微孔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 5 mL 消解液,盖好表面皿,在控温电热器上 200左右消解;消解液基本挥发干时,立即取下,稍冷后,用磷酸溶液溶解残渣,并定量转移入具塞 比色管中,稀

12、释至 25.0 mL;取 10.0 mL 样品溶液于另一具塞比色管中,供测定。 5.5.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 5 支8 支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 0.0 mL1.0 mL 锰标准应用液,各加磷 酸溶液至 10.0 mL,配成 0.0 g/mL3.0 g/mL 浓度范围的锰标准系列。向各标准管中加入 0.2 g 高 碘酸钾,于沸水浴中 20 min;取出冷却后,用分光光度计在 530 nm 波长下,分别测定标准系列各浓度 的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对相应的锰浓度(g/mL)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应 0.999。 5.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样品空白溶

13、液,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 曲线或回归方程得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g/mL)。若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磷酸溶液稀 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5.6 计算 5.6.1 按 GBZ 159 的方法和要求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5.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二氧化锰的浓度: 0 025 V C C1.58 . (2) 式中: C 空气中二氧化锰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3); 25 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0 测得的样品溶液中锰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1.58由锰换算成二氧化锰的系数; V0 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

14、L)。 5.6.3 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按 GBZ 159 规定计算。 5.7 说明 5.7.1 本法按照 GBZ/T 210.4 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研制。本法的定量下限为 0.3 g/mL,定量测定范围 为 0.3 g/mL3.0 g/mL(按 Mn 计);以采集 75 L 空气样品计,最低定量浓度为 0.16 mg/m 3(按 MnO 2 计);相对标准偏差为 1.36.7,平均采样效率为 97.5,平均回收率为 95.3。 5.7.2 显色完全后,颜色可稳定 2 h。样品中锰浓度过高时,用磷酸溶解时即可出现高锰酸盐的颜色, 不影响测定,测定时可减少样品的用量或稀释后测定。 5.7.3 铁不干扰本法;铬干扰测定时,可用过氧化氢使高锰酸盐的颜色褪去后,测量铬的吸光度,然 后从总吸光度减去铬的吸光度。 5.7.4 样品也可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