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分类标准》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59801080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2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分类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貌分类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分类标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山地,届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 海拔500米以上,相 对高差200米以上。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 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 低山。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米,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高原,是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 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 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

2、 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山原,指山脉和高原的分布交错在一起的地区。例如,在(海拔 4000-5500 米)宵藏高原上,还耸立着一些更高(海拔 6000 7000米)的山脉,所以,宵 藏局原就是山原。台地,指的是沿河谷两岸或海岸隆起的呈带状分布的阶梯状地貌。台地是一种凸起的面积较大且海拔较低的平面地形。台地中央的坡度平缓,四周较陡,直立于周围的低地丘陵。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但一般而言,海拔较低大片 平地称为平原,海拔较高的大片平地称为高原。台地则介于两者之间,海拔在一 白至几白米之间。台地是由平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盆地,主要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因盆状得名。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 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