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6592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学案 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化学学案 14 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2 会判断某装置是否能形成原电池学习重难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学习过程导入 实物展示:干电池、手机电池等。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电池做为能源的一种,它利用了什么原理?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互动】请大家阅读课本 39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如 、 、 、 等。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 如 、 等。 001 年我国发电总量表明,火电比率仍占首位。燃煤发电是一个由 转

2、化为 的过程。量是怎样进行转换的?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 一.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问题探讨】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由于转换环节多,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极度浪费。那么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问题 1: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问题 2: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那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同时形成电流?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问题 3: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如何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实验探究 1】组成课题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

3、流,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交流讨论】 1、 原电池概念:原电池是把 转变为 的装置。2、 以 电池为例,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电极 : ( 反应 ) 铜电极: ( 反应 ) )负极_电子,化合价_,发生_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 _电子,化合价_,发生_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2) 一般活泼的金属为 _,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 。实验探究 2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对比实验 1:电解质溶液均为稀硫酸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问题探讨 结论或解释(1)将 插 入 稀 液锌片上为何有气泡?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2) 将 插 入 稀 液 中 。铜片上为何无气泡?( 3) 将 一 个

4、,平 行 插 入 稀 液 中 ,用 导 线 相 连 。两者用导线相连后为何铜片上有气泡?铜片上的电子是从哪里来的?(4)将 ( 3) 的 导 线 间 连 一电 流 计 。导线中有无电流?如何知道导线中有电流?(接入电流计)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 :电解质溶液均为稀硫酸 : 2 固 体讨论总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思考:若对比实验 3 中的 体换成 液会出现什么现象?【知识巩固】分别判断下列装置是否组成了原电池? C 乙醇|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设计实验: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实验用品:铝片、铜片、西红柿、纸、灵敏电流表、导线、烧杯等。请利用上述仪器和用品亲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课堂小结:1 原电池的定义: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 解质溶液的 ) B 先变大后变小 C 逐渐变大 a、b 、c、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 a、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电子由 c 到 d;a、c 相连时,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 相连时,b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a b c d Ba c d b C c a b d Db d c a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