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4689564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几个问题覃乃棋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主题鲜明的事件及行为的真实记录。每一个案例都是教育教学发展中的某部分的历史。二、教育教学案例的价值1. 教育教学案例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阶梯。由于案例真实地记录了先行者的教育教学思想与实践、失败与成功的典型过程。因此,它是后来者的文字老师。后来者可以在它所记录的成功基础上,有效地避开它所记录的失误,向人类更高的理想目标攀登。它是教师的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的案例得到启发、充实自我。2. 教育教学案例是教师事业成功的镜子。事业是要发展的,发展就要创新;创新的前面。没有可资借

2、鉴的东西,但是,在创新的后面,却会有很多典型事例可以作为进一步创新的助力。教育教学的典型事例整理出来就成为教育教学案例。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实际是在对走过的历程进行一次总结及反思,这种反思与总结,恰如一面镜子,它会客观地照出教师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得失,同时为之提醒未来,使之在新的一轮奋斗中,更加清醒、明智、科学。另外,别人参照了这些案例以后,也会从中获得许多借鉴,从中预见和防止可能在自身奋斗中出现的错误,进一步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去争取更大的进步。阶梯,可以使人们在向目标 攀登中避免无效的徘徊;镜子,可以使人们更加清醒、明智与客观;二者都是人们生活与事业中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案例

3、,对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三、教育教学案例的特点教育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真实性。就是案例所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客观的真实可信的,是实事求是的。(1)按实际记录,无掺假现象。(2)不作“合理构思”,不搞“文字游戏”,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变事实。(3)各项事件事例、数据的出处,均经过核对才进入文字。(4)在记录事件的同时不掺入自己的观点,不为事件、事例找理由,不进行评论或作出结论。(5)尽量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客观记录,不能写成总结材料,可以在案例后面写上案例解读,但不能掺杂其中,分不清那些解读领悟,那些是教育教学事实。2. 典型性。是指所记录的教育教学事实具有比较普遍

4、的参照意义,而不是不分主次的流水账。(1)所记录的事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具有较重要的参照价值,是某一阶段事业或工作发展的重点,能反映某一教师教育教学风格。(2)中心事件突出,主题鲜明,材料组织精练,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琐碎事情不列为记录内容。四、案例编写原则:1. 客观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对事例必须客观表述。2. 科学性原则。事实要有深度,要能通过事实反映规律,防止把表面假象当做事实。3. 先进性和价值性原则。撰写的目的在于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所选的教育教学事例的先进性与实用价值程度,与案例本身的实际意义成正比。所以,案例的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社会实际需要选择事例,当前我们应选择体现素

5、质教育,反映新一轮课改的教育教学事例。五、案例的应用案例的意义在于应用,只有应用案例,案例才有真实的意义,许多成功的教师都是始于应用他人的案例。青年教师的尽快成熟,更是如此。因此作为校长、主任应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成功案例,作为教师应不断地解读他人的成功案例,进而进行案例教学实践,用不了多久你必将成形教育教学的先行者。在使用案例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 通读,把握整体。2. 找出制约事情发生发展的关键点。3. 分析事情成败的原因,找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4. 对案例所展示的事例加以分析、评论,并努力把自己溶入事件之事,以新的教育理念、方针、原则、策略设计出可能取得更佳结果的方案。六、案例教学研

6、究把上述第五点加以延伸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案例教学研究。在解读他人或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的基础整合成功的教学经验,制定可能取得更佳结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反思实施方案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案例。这就是案例教学研究。我们去探讨吧!实践吧!我相信案例教学研究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七、优秀案例优秀案例并没有固定格式,也没有准确唯一的标准,但至少应有以下几点要求1. 可读性:通俗易懂,句句在理、文笔流畅,表达准确。2. 价值性:或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与理论角度的分析有机结合,或有对不足的及时总结与反思,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 前沿性: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的深入思考。主题

7、鲜明、典型突出,站在理论的前沿,高瞻远瞩地看问题。4. 真实客观。没有真实性就没有价值性可言,案例所写的内容必须是事实的记录,好比眼睛容不得一粒砂子。5. 个性化:无需人云亦云的叙述,所需的是对某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从中展现个人的想法,有自己独到的慧眼。八、教育教学案例示例(选自教学案例 第一期)教学案例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学生一般较难理解,为什么小草远远看去一片绿色,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呢?为借助生活积累帮助理解,教师这样引导:师:“草色遥看近却 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刚出来的小草在远处看碧绿一片,到近处却看不清楚了。师:这种现象,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学生:为什么绿色

8、的小草在远处看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呢?生:如果绿色在远处能看到,到近处看不是更清楚吗?我认为,应该是“草色遥看近更绿”。师:有道理。对他的疑问谁有办法帮助解决吗?(生摇头)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境呢?(生一个个进入思考,片刻便人举手)生:那天我去上学,街上逢集,离集市还有好远,我远远看去,集市上人山人海,没有一点空隙,我真担心,这么多人,要从集市上走过去怎么可以。可是当我走到近处一看,人虽然多,但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还有很多,我不费力气就走过了集市。生:由这一句诗,我想起了这么一个画面。去年冬天的一天,我去外婆家所在的镇上在搞水利建设。老远一看,水利工地除了人外,还有就是旗

9、多,简直就是旗帜的海洋。我想怎么有这么多的旗帜?但当我走到近处一看,旗帜虽多,但并不像在远处看到的那么多,那么密。生:我想起了去年在家和爸爸一块抛秧的情境。在抛秧以后,我发现整个田里秧苗稀稀疏疏,零零星星,可当我们远离秧田再回头一看,那秧田一片绿色,几乎看不见水。(其他学生发言略)师:你们看,这么一联系,对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就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了,可见这首诗的作者一定是在认真观察了早春景色的基础上才写出这首诗的。案例解读:读了上面的案例,谁也不会怀疑,学生对诗句意境的感悟是具体的、形象的、真切的。此时,诗句在学生眼前已经不是抽象的语言文字,而是具体的形象画面。这样的画面,是任何诗句意义的抽象演

10、绎难以比拟的。为什么一句较难理解的诗句,学生能较好地感悟其意境呢?其重要原因在于,教者善于根据诗句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地把生活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凭借生活中的相似情境来感悟诗句意境。研究表明,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产生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个人生活经历丰富,在语言阅读中,一旦遇到与生活有关的语言,就能在与生活的联系中加深感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根据阅读与生活间的联系,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以帮助学生构建现实生活与语言听读的联系,让他们凭借生活基础去感悟语言。小语课文中不乏语义丰富而深刻的句段,其语

11、义的领悟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凭借,以学生的人生体验为依托的。仅教师讲解,学生虽得到理性的理解,却难得到感性的领悟。只有把语言画面与生活画面结合起来,带学生走出语言画面,走进生活画面,以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画面,依靠自我体验,语言情理才能化作学生生活的真切感悟。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学生一般缺乏直接的形象支撑,仅靠诗义的简单讲解,他们对诗句意境的感情怎么也不会真切。然而,学生丰富的生活中,类似的画面、相近的意境却司空见惯。这些画面,这些意境,沉睡在学生心中,只要去激活,去运用,就能成 解化和接 句意境的同化点。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独立地 活生活 存、服 于 的能力,就能促 生活 累、 言 累

12、,在 言与精神同构中增 。正是在学生 以准确 悟 句意境之 ,教者以“在我 的生活中有没有 似的情境呢”,使学生一个个 入思考,陷入沉思,从而 醒了心中沉睡的生活,使学生通 相似 系,由“草色遥看近却无”,想到了“集市的人流”、“工地的 旗”、“水中的秧苗” 一切与 句的意境何等相似,依据 一个个生活画面, 身的 奠基, 句的理解就不再是枯燥的意 ,而是丰富的形象, 句的情境就不 是作者的体 ,同 也是学生自我的感受, ,学生不 深切 悟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丰富意境,而且具体感受到了 句 一情境描述的准确性。“ 渠哪得清如 , 有源 活水来。” 想如果孩子没有上述生活,没有自我感受, 句 的

13、意境再怎么 也不能收到如此效果。 言是生活的 ,生活是感悟的基 ,孩子 有了丰富的生活底 ,在相关 言的 中,就能在心灵与生活的碰撞中,迸 出熠熠生 的言 之光。因此, 了保 学生在 言文字的解 中能 利用合适的生活原型作 解 文内涵的重要基 ,必 想方 法丰富学生生活,增 学生的生活底 , 要引 学生做生活的人心人,要求学生向生活投射去灵 的眼睛,善于到生活中 找思 的源 活水,以充 内心的生活 累,以便他 在 文的解读中,有足够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生活库存调遣。当然,如果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我们不去激活,生活积累就难以与课文语言发生联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根据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引导,适时点拨,以激活生活积累,唤起生活体验,使其成为语言解读的重要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