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4641730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零一八年三月目 录目 录- 1 -引言- 4 -第一章 现状与展望- 6 -(一)气候变化现状及影响- 6 -(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成效- 8 -(三)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 10 -(四)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 11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三)主要目标- 14 -第三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7 -(一)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7 -(二)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24 -(三)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30 -(四)控制重点领域排放- 32 -(五)加强碳汇建设- 3

2、9 -(六)倡导低碳生活- 43 -第四章 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44 -(一)提高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44 -(二)增强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46 -(三)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48 -(四)提高人群健康领域适应能力- 50 -(五)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50 -(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报评估能力- 51 -第五章 实施重点示范工程- 54 -(一)节能减碳重点工程- 54 -(二)清洁能源重点工程- 55 -(三)碳汇建设工程- 56 -(四)低碳示范重点工程- 56 -(五)适应气候变化重点工程- 57 -第六章 保障措施- 58 -(一)加强组织领导- 58 -(二)落实目标

3、职责- 58 -(三)加强能力建设- 59 -(四)加大政策扶持- 61 -(五)强化科技支撑- 62 -(六)引导全面参与- 62 -附表1 邯郸市“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重点工程表- 64 -引言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维护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应对气候变化主要

4、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减缓气候变化,是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能增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适应气候变化,是指在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存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应对措施,增强适应(防御和恢复)能力,降低城市脆弱性,进而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按照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并结合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编制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邯郸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

5、障措施。本规划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邯郸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第一章 现状与展望一、气候变化现状及影响以全球性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根据最新科学研究报告,在1880年至2012年期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导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剧,水资源分布失衡,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海岸带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一些海岛和沿海低洼地区甚至面临被淹没的

6、风险;气候变化还对农、林、牧、渔等经济活动和城镇运行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河北省近50年来气候变化明显,全省平均气温升高近1.2(每10年升高0.24,是全球平均温度升高速率的2倍),年平均降雨量减少约45毫米,平均每10年减少9毫米,干旱面积呈扩大趋势,年平均风力减小,高温、雾霾日数明显增多,强降水、暴雪、冰冻等极端气候现象频频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邯郸市素有“煤都”之称,且是老工业基地,钢铁、煤炭、电力、建材产业是全市的工业支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邯郸市气候变化明显,总体表现异常。一是年平均气温升高,近50年来

7、,邯郸市年平均气温上升0.5,近20年升温较快,升高约1,其中,2015年邯郸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4,比常年值偏高0.9,属温度偏高年份。二是降水量持续减少,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13.0毫米,与多年平均值(510.5毫米)相比偏少19.0%,且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地域分布不均,其中大名县最少,涉县最多。气候变化对邯郸市农业、林业、水资源、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农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的适应性下降,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农作物产量将下降;气候变化使农作物病源增加,导致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极端天气对农

8、业基础设施也造成严重破坏。林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林地生产力下降,森林蓄积量增长放缓,局部区域的森林面积有所下降,高等级的火险天气增多。水资源方面,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减少,导致多地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气候变暖也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全市水资源矛盾。基础设施方面,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日益严重,现阶段基础设施设计标准和投入能力不能满足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人居和人体健康方面,气候变化使城市中心去热岛效应,高温热浪、灰霾等现象加剧。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成效“十二五”期间,邯郸市认真落实国家和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针对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全市能耗总量大、煤炭占比

9、高的实际出发,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紧密结合,取得了积极成效。(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13.0:54.2:32.8优化为2015年的12.8:47.7:39.5。2015年轻工业比重较2010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得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机制,着力化解过剩产能、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十二五”期间累计压减生铁产能795万吨、粗钢产能542万吨,焦炭产能280万吨,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比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13.1%

10、和10.8%,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和发展的新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39.5%,较2010年提升6.7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加速发展,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6.2%。(二)节能降碳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煤炭消费量为4664万吨,2012年至2015年累计削减煤炭567.4万吨,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完成既定目标。天然气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2015年基本实现县县通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工业、建筑、交通运输、

11、商业、农业及废弃物等重点领域节能效果显著,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三)碳汇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累计完成造林191.5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7.82万亩,封山育林63.72万亩,新增重点公益林27万亩,2015年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有效实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等生态工程,累计完成林业重点工程40.49万亩,其中太行山绿化工程27.7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2.8万亩,完成通道绿化3158公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武安青崖寨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年洼、峰峰滏阳河和涉县清漳河被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12、,涉县青塔湖、磁县溢泉湖被列为省级湿地公园。(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所增强一是实施低碳生态农业建设。农业节水、良种推广、农机深松、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二是加强水环境建设。“十二五”期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全面展开,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2.75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8平方公里。三是提升气象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市公众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水平有新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有力推进。三、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减缓和

13、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仍需调整。我市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从产业结构上看,仍属于工业主导型经济,从工业结构上看,仍属于典型的重型化结构,且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钢铁、煤化等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能源结构亟待优化。我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资源利用程度较小,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偏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仍需拓宽。三是能力建设尚不完善。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标准规范还不健全,财税、投资、价格、金融等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市场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强

14、化,统计核算等能力建设亟需加强,气候友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水平亟待提高。四、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国际形势看,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国际社会已就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达成共识,绿色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各国都在加快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从国家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

15、平仍显偏高,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所面临形势日趋严峻。从省内形势看,我省是重化工业大省、能耗大省、温室气体排放大省,节能减排降碳、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必须按照绿色低碳发展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工作,努力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从邯郸市发展形势看,我市仍处于“爬陡坡、过深坎”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异常复杂,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境污染等个性问题,同时,钢铁、煤化等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对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坚持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汇、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打造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助力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建设。二、基本原则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并进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