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4137240 上传时间:2020-12-04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复习word文档(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要求竖曲线外距为E,则竖曲线半径R=_。 2.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折减后,如小于4%,则仍用 _。3.做为公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分为三类,即_。4.二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_年。5.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_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1.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 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2.一条较长的公路可适当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等级和标准,但分段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段

2、长度( )。 A.不小于10km B.不小于15km C.不小于20km D.不小于25km3.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 A.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滑移现象 B.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倾覆现象 C.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生 D.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生的次序无法确定4.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 A.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 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 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保证的行车视距为(

3、 )。 A.超车视距 B.停车视距 C.会车视距 D.错车视距6.设计车速为120km/h的高速公路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 )。 A.200m B.100m C.50m D.150m7.在长路堑、低填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防止水分渗入路基,最小纵坡i应满足的条件是( )。 A.i0.05% B.i0.1% C.i0.2% D.i0.3%8.对于二、三、四级公路的越岭路线,任一连续3公里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 A.8% B.6.5% C.5.5% D.7%9.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 B.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

4、径的平曲线 C.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D.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10.计价土石方数量计算公式是( )。 A.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B.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C.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 D.计价土石方数量=借方数量11.关于平原区路线布设,正确的说法是( )。 A.路线原则上宜穿过城镇内部,为地方交通服务 B.路线以弯曲为主 C.路线不必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问题 D.线形尽可能采用较高标准12.已知竖曲线半径为R,切线长为T,则外距E为( )。 A.E= B.E= C.E=2RT2 D.E=2TR213.高原纵坡折减的海拔条件是

5、( )。 A.海拔1500m以上 B.海拔2000m以上 C.海拔2500m以上 D.海拔3000m以上14.关于沿溪线,正确的是( )。 A.沿溪线距城镇居民点较远,不利发挥公路的效益 B.和山区其他线型相比较,沿溪线的平、纵线形是最好的,常成为山区选线中优先考虑的方案 C.沿溪线筑路材料缺乏 D.沿溪线不便于施工、养护15.设竖曲线半径为R,竖曲线上任意一点P距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P点距竖曲线切线的纵距y为( )。 A.y=2R+x B.y= C.y= D.y=16.在直线与半径为200m的圆曲线之间设置长度为50m的回旋曲线,则该回旋曲线参数为( )。 A.250m B.2

6、00m C.150m D.100m17.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为( )。 A.CAD B.DAC C.ACD D.ADC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7、设计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A 平面线形B 纵面线形C横面线形D几何线形8、越岭线中,垭口越低,()。A 里程越短B 里程越长C 平均坡度越小D 填方通过垭口9、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行驶的时间不能太短,通常控制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行驶时间不得小于()。A 2秒 B 3秒 C 4秒 D 5秒10、路基填方采用纵向调运或就近借土的分界距离是()。A 免费运距B平均运距C 经济运距D超运运距11、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A公路等级 B设计速度 C排水要求 D自然因素1.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正确的说法有( )。 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 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 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 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2.设竖曲线半径、长度和切线长分别为R、L和T,转坡点处坡度角为,则竖曲要素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 A.L=R/ B.L=R C.L=R+ D.T=12L E.T=L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正确的有( )。 A.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挖方 B.横向

8、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 C.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填方=借方 D.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E.挖方+填方=借方+弃方4.关于越岭线,正确的有( )。 A.相对高差200500m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5%为宜 B.相对高差在500m以上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为宜 C.越岭线路线布局以平面设计为主 D.越岭线按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 E.越岭线应走在直连线与匀坡线之间5.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 )。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 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 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

9、 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6.平面设计时,关于直线的最小长度,正确的有( )。 A.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 B.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6倍为宜 C.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 D.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 E.当设计车速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1.在某一排档,关于汽车的临界速度Vk,正确的是( )

10、。 A.汽车行驶速度大于Vk时,称为稳定行驶 B.汽车行驶速度大于Vk时,称为不稳定行驶 C.汽车行驶速度小于Vk时,称为稳定行驶 D.汽车行驶速度小于Vk时,称为不稳定行驶 E.Vk是汽车稳定行驶的极限速度2.确定回旋曲线最小参数A值的条件有( )。 A.离心加速度变化率 B.行驶时间 C.超高渐变率 D.视觉条件 E.以上都正确3.关于路拱,正确的有( )。 A.路拱有直线形、曲线形等多种形式 B.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拱坡度可为1%2% C.路拱坡度与路面种类无关 D.路拱坡度与路面种类有关 E.路拱坡度与当地自然条件无关4.关于山脊线,正确的有( )。 A.水源和建筑材料充足 B.山脊线是

11、一种大体沿山脊布设的路线 C.土石方工程量大 D.水文地质条件一般较好 E.桥涵构造物一般较少5.关于定线,正确的有( )。 A.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公路的中心线 B.定线可采用实地定线方法 C.定线可采用图上定线方法 D.定线就是选定路线的基本走向 E.定线除受地形、地质和地物等有形的制约外,还受技术标准、国家政策、社会影响、美学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6.属于公路栽植功能的有( )。 A.安全运输功能 B.景观调整功能 C.景观派生功能 D.防止灾害功能 E.协调环境功能1.纸上定线2.行车视距3.越岭线4平均坡度5超运距6.展线7.定线8.平均纵坡9.设计车速10.纸上移线11、

12、基本通行能力12、沿溪线13.匝道14.冲突点15.反向曲线16.会车视距17.停车视距18.设计速度19.干道网密度1.为什么要限制最短坡长?2.土石方调配的目的是什么?3.什么是实地定线和图上定线?1.公路按其任务、性质和交通量分为_个等级。2.汽车行驶阻力有_。3.平面交叉口为了消灭冲突点应采用_交叉。4.设置凹形竖曲线的目的是为了_。5.高速公路的路肩包括土路肩和_。6.山岭区选线的线形有沿溪线、越岭线和_。7.在现场定线时,个别路线线位定得不当或平面、纵面线形不够理想,此时可在测出的平、纵、横图纸资料上进行_。8、公路的平面线形要素由直线、圆曲线和 三部分组成。9、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以及 等五大运输方式组成。10、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即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1、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分为 、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2、道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 、错车视距、超车视距。1.高速公路应满足的视距要求是( )。 A.超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停车视距 D.错车视距2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决定主要考虑( )。 A.凸形竖曲线是考虑缓冲要求 B.凹形竖曲线是考虑视距要求C.凸形竖曲线是考虑视距要求 D.凸形竖曲线是考虑夜间行车要求3.路线方案选择与比较是通过( )。 A.详细测量 B.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