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历史纪年法 高考历史常识

乱石****奔波...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28.50KB
约24页
文档ID:153186796
国号、年号、庙号、谥号历史纪年法 高考历史常识_第1页
1/24

国号、年号、庙号、谥号 (附历史纪年法),一、国号(朝代名称) 国号即国家或朝代名号 每当改朝换代之际,新上台的统治者总要变更国号,这也是为了表示新朝的圣明 一般来说国号大致有以下几个来由: 由发迹地或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 如夏商周秦既是发迹地,又是部落名; 赵匡胤原为宋州节度使,“陈桥兵变”后,因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 根据发迹地的某种特产定国号: 如辽,“辽”的契丹语意为镔铁(精炼的铁),因耶律阿保机发迹地产镔铁,即用为国号 金朝亦如此,金史太祖纪载:“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于是国号大金以某种在社会上流行的口号来定国号: 朱元璋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曾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故又称“光明教”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 按音韵通假、同音相代为国号: 如清朝,满族原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即位后有入主中原之意,因金、汉是世仇,怕引起汉人反对,故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金音近相通二、年号 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是一种吉祥兴盛的象征,体现了在位帝王期盼江山永固、国泰民安和兴旺发达的心愿 帝王有年号始于汉武帝 年号一般用两字,如: 汉武帝建元,汉元帝竟宁,光武帝建武,汉献帝建安,魏文帝黄初,昭烈帝刘备章武,后主刘禅建兴,吴大帝孙权黄龙,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南朝梁武帝天监, 隋文帝开皇,隋炀帝大业,唐太宗贞观, 唐玄宗开元,宋太祖开宝,宋仁宗庆历,宋神宗元丰, 宋高宗绍兴, 元世祖至元,明太祖洪武等 但也有用四字、六字的,如王莽“始建国”,武则天“万岁通天”,宋太宗“太平兴国”,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等在封建时代,新皇帝登基一定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也可改元,如汉武帝曾改元达11次,武则天当政时改元达17次 相反,明清两朝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后人常用年号来称谓明清皇帝如: 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永乐帝(下同) 明惠帝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顺治帝(下同)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四、谥号 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以后,朝廷或其好友门生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他们的带有评判性质的一种名号,称为“谥”或“谥号”。

简单来说,就是XX王、XX公、XX帝(唐以前)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如:秦穆公、晋文公;也有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釐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谥号”容易使“子议父、臣议君”,故废除谥法与庙法 汉代恢复谥法,唐宋为谥法发展时期,并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旧例,发展为四字及以上,多的达二十几字如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23字 非帝王者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欧阳修)、忠烈公(史可法)等谥号大体可分为“美谥”、“恶谥”、“悯谥”三大类: “美谥”有“文”、“武、“景”、“明”等,如周文王、周武王,汉文帝、隋文帝,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汉景帝、汉明帝; “恶谥”有“灵”、“炀”、“厉”、“幽”等,如汉灵帝、隋炀帝、周厉王、周幽王; “悯谥(表同情)”有“哀”、“怀”、“愍”、“悼”等,如汉哀帝、晋怀帝、晋愍帝、晋悼公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魏文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 明清时期因一帝一元,故多称年号(明朝也常称庙号),如永乐帝(明成祖)、康熙帝、光绪帝。

庙号、谥号连称时,庙号在前,谥号在后,一同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一览表(部分),建元,年号,建武,黄龙,黄初,太康,永初,天监,贞观,永徽,开宝,太平兴国,庆历,绍兴,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魏文帝、晋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 明清时期则多称年号(明朝也常称庙号),如永乐帝(明成祖)、康熙帝、嘉庆帝、光绪帝由于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追尊的,所以皇帝在世时是没有庙号和谥号的电视剧中常常出现此类史实错误 年号虽然是皇帝在世时就有的,但人们也不直接以年号称呼当朝皇帝在明清影视剧里,我们常见到以年号称呼在位的皇帝,这是一种不恭敬的称呼,仅比直称皇帝名姓略强,只有对皇帝不恭之人私下里如此称呼 比如,我们称呼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呼爱新觉罗弘历为乾隆皇帝,都是皇帝死后人们对他的习惯称呼,皇帝在时,是没人敢如此称呼的但用皇帝年号纪年表示时间时除外) 既然如此,那么当时的古人是如何称呼在位皇帝的呢? 称呼在位皇帝,背后称呼一般为皇上、皇帝、天子、今上、主上、当今圣上、圣人、官家等,当面称呼则为皇上、陛下、万岁等。

学以致用】 1、【2007年全国卷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浙江温州四校2011届高三测试,5)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皇帝地位的独尊 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3、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靖康”是指( ) A、河南开封 B、宋钦宗年号 C、宋徽宗庙号 D、宋徽宗谥号,【学以致用】 4、请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史实错误: 司马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孝武皇帝者, 孝景中子也 5、店小二的话中有一处存在明显史实错误,请指出: 老版西游记第四集“困囚五行山”:唐太宗在化生寺听玄奘法师讲法长安街上一茶馆中有人问化生寺为何如此热闹,店小二告知众人:“我大唐太宗皇帝之命,举办水陆法会,特请天下的大禅陈玄奘法师在此开坛讲经 ”,一、帝王纪年(帝号或年号纪年) 教材在叙述中国历史时,常常用象“汉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和“贞观时期”,这样的方法来表示时间概念,这种用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的纪年方法,就是帝王纪年法。

西周至秦朝时期,采用帝号纪年,如周宣王二年,鲁隐公元年、秦二世元年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有年号,采用年号纪年如开皇元年,贞观十三年,庆历四年,顺治五年,乾隆三十年附:历史上几种常用纪年法,二、 干支纪年法 干支,天干地支的简称,其字如下: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时,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互相配合,以每二个字成为一个数,即以天干首字甲,地支首字子合为“甲子”的称第一年,依次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直到最后癸亥为第六十年其六十年一个循环 干支还可以用来纪月纪日纪时 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干支纪年: 甲午战争(1894年),戊戌变法(1898年),辛酉政变(1861年,同治帝),辛丑条约(1901年),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三、年号干支兼用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乾隆辰州府志序:乙酉为干支纪年四、民国纪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建立,同时决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由此历史上又出现了所谓的民国纪年这种纪年方法,月日同公历一样,不必换算 中华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年 如1937年是民国多少年,只要减去1911年,就可算出是民国26年反之,知道民国多少年,要换算公历,加上1911年,便可得出答案五、黄帝纪年 是以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但黄帝是哪一年降生的,在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采用黄帝纪元,各省政府也跟着使用 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8年,六、公元纪年 1、公元纪年的由来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纪年起算点(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年,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年,或直接称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年)我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2、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按习惯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一世纪只有99年,变成公元1年 99年,以后的每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 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 299年,。

公元前一世纪为公元前99年公元前1年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 如果年份是两位数,即199年,则为一世纪; 如果年份是三位数,即100999年,则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1,就可得这一年所在世纪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故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 如果年份是四位数,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1如1840年,前两位数为18,18+1=19,所以这一年在公元19世纪内 公元前也一样注意公元前的表示方法) 2、早中晚期、、前期后期、初期末期 公历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中期(中叶)、晚期,或前半期(前期、上半叶)、后半期(后期、下半叶),初期、末期等 早期,即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即中间50年;晚期,则是最后20年; 前半期,即一个世纪的前50年;后半期,则是后50年 初期,即一个世纪的前20年;后期,则是最后20年3、年代 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年代,而是笼统称之为某世纪初,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

如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等都是在20世纪初,1921年中共成立是在20世纪20年代,19371945年全面抗战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年代也有初期末期之分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以致用】 1(2009海南)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2(2008宁夏)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 B.癸丑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3(2009福建)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 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学以致用】 4、(湖北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湖南省2011届十大名校 第六次联考)国学大师陈寅恪出生于庚寅年,其祖父陈宝箴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